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韶彬

作品数:43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艾滋病
  • 8篇病毒
  • 7篇性行为
  • 7篇自愿咨询
  • 7篇自愿咨询检测
  • 7篇男男性行为
  • 6篇美沙酮
  • 6篇美沙酮维持
  • 6篇美沙酮维持治...
  • 6篇男男性行为人...
  • 6篇疾病控制
  • 4篇阳性
  • 4篇影响因素
  • 4篇人类免疫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 4篇人类免疫缺陷...
  • 4篇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
  • 4篇免疫缺陷病
  • 4篇免疫缺陷病毒

机构

  • 36篇福建省疾病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宜昌市疾病预...
  • 1篇武汉市妇女儿...

作者

  • 43篇吴韶彬
  • 23篇陈亮
  • 22篇林丽
  • 21篇潘蕴蛟
  • 13篇张明雅
  • 10篇杨莹
  • 10篇郑武雄
  • 6篇杜玉开
  • 6篇陈舸
  • 5篇谢剑锋
  • 4篇孟利平
  • 3篇林永添
  • 2篇林勋
  • 2篇屈慧敏
  • 2篇张连生
  • 2篇杨蓉
  • 2篇郭勇
  • 2篇高晓晖
  • 1篇吴宇
  • 1篇王友洁

传媒

  • 14篇海峡预防医学...
  • 7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预防医学论坛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中国社会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省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单阳家庭离异或分居状况和配偶阳转调查
2023年
自2005年起,本研究建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HIV感染者/AIDS患者)单阳家庭动态队列,每年随访1次,进行面访问卷调查和配偶HIV检测,观察截至2021年12月31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单阳家庭确诊1年内离异或分居的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本研究共调查4400个单阳家庭,在确诊1年内离异或分居875例(19.89%),不同年份间确诊1年内离异或分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45,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0,95%CI:1.12~2.02,P=0.01)、病程(OR=1.35,95%CI:1.16~1.57,P<0.01)、感染途径(OR=1.53,95%CI:1.25~1.88,P<0.01)、样本来源(OR=1.54,95%CI:1.11~2.12,P=0.01)、治疗情况(OR=3.06,95%CI:2.09~4.48,P<0.01)和职业(OR=1.18,95%CI:1.00~1.40,P=0.05)是单阳家庭确诊1年内离异或分居的影响因素。累计观察11440.36人年。其中阳转66例,抗体阳转率0.58/100人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性别(OR=2.64,95%CI:1.47~4.75,P<0.01)和治疗情况(OR=0.27,95%CI:0.11~0.65,P<0.01)是单阳家庭配偶阳转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辖区内与配偶离异或分居可能性较高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从而降低其发生婚外性行为的风险,同时推动单阳家庭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病毒转介治疗,加强单阳家庭女性感染者的随访干预,从而减少配偶间传播。
连巧龄张明雅吴韶彬谢剑锋陈亮潘蕴蛟
2015-2020年福建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了解2015—2020年国家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在福建省的实施情况,为促进福建省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下载2015—2020年福建省基金项目相关数据。对项目经费分布、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0年福建省共有11个社会组织,实施基金项目42个,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高危行为人群干预项目共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1 125例,转介治疗779人,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干预项目阳性检出率最高;HIV感染者和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随访和关怀救助项目共随访管理4 009人,单阳家庭配偶完成HIV检测比例93.58%(598/639),年均治疗成功率97.59%(2 506/2 568)。结论社会组织在高危行为人群干预、检测和PLWH随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数量少,分布局限,需加强政策倡导工作,提高项目申报的积极性。
林丽吴韶彬潘蕴蛟刘美增陈亮
关键词:社会组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高危行为随访管理
福建省部分地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相关行为状况,为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建省15个县区的部分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6.59%,最后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2.01%,18.16%曾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接受预防艾滋病相关服务以宣传教育为主。结论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暗娼人群的干预方法,提高其各知识点的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同时应保持干预措施的稳定性和恒定性,进一步扩大暗娼人群的干预覆盖面和检测率。
吴韶彬陈舸潘蕴蛟林永添郑武雄林丽杨莹
关键词:暗娼艾滋病
福建省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省5个地市6家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开展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受治者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510名MMT受治者,32.2%受治者存在焦虑,44.7%受治者存在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的影响因素有:有不良反应(OR=4.340,95%CI:2.437~7.729),治疗后与吸毒朋友交往(OR=4.031,95%CI:2.561~6.345),与家人关系一般/较差(OR=1.792,95%CI:1.133~2.834),自我感觉美沙酮效果一般/较差(OR=1.716,95%CI:1.090~2.701);抑郁的影响因素有:有不良反应(OR=2.392,95%CI:1.514~3.779),治疗后与吸毒朋友交往(OR=2.242,95%CI:1.442~3.489),与家人关系一般/较差(OR=2.315,95%CI:1.491~3.593),无信心通过MMT戒掉海洛因(OR=2.812,95%CI:1.413~5.595),最近一次吗啡尿检阳性(OR=2.830,95%CI:1.632~4.906)。结论福建省MMT受治者中存在焦虑、抑郁,应加强宣传教育,使受治者正确认识MMT的知识及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采用各种方法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加强受治者治疗的信心。帮助受治者加强与家人的沟通,改善他们的关系,远离吸毒朋友;加强吗啡尿检,及时发现尿检阳性者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张明雅吴韶彬陈亮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焦虑抑郁
福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治疗前药物滥用及戒毒治疗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治疗前药物滥用及戒毒治疗情况,为维持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福州市MMT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CV抗体检测。结果 266例调查对象多药滥用比例为43.98%。滥用药物原因主要是出于好奇(53.01%)和受同伴朋友影响(52.26%)。73.68%患者有过自愿或强制戒毒史,前次戒毒后分别有35.71%和28.06%的患者在1个月内和1~3个月内复吸;复吸的原因主要是朋友引诱(43.37%)、吸毒环境影响(41.33%)和对药物渴求(39.80%)。87.97%的患者认为MMT门诊最适合戒毒治疗;在戒毒治疗时间上,有44.40%的患者认为1~3个月较为合适。HIV、HCV感染率分别为2.78%和53.17%。结论 MMT门诊患者治疗前多药滥用现象较为普遍,传统的自愿戒毒和强制戒毒效果不理想。
郑武雄陈亮杨莹吴韶彬潘蕴蛟林丽刘美增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药物滥用戒毒治疗
福建省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面对面进行保密性访谈。结果低文化程度或高文化程度、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3种是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低收入(<1000元/月)、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数量≤3种是最近半年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开展综合性的艾滋病干预措施,可促进该人群危险行为的改变。
潘蕴蛟陈舸林丽吴韶彬郑武雄杨莹
关键词:安全套艾滋病疾病控制
福建省2015—2018年新报告HIV/AIDS患者配偶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2015-2018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配偶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面访问卷调查福建省2015-2018年每年11月30日前新报告的存活、婚姻状况为已婚有配偶的确诊HIV/AIDS患者,收集人口学信息和疾病相关信息。对配偶检测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 937例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报告当年配偶检测率89.9%(2 641/2 937),其中配偶检测阳性率20.5%(541/2 641),不同年份间配偶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96,P <0.001),而配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0,P=0.62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为省外(OR=1.435,95%CI=1.050~1.960)在报告当年进行配偶检测的比例较低,进行CD4检测(OR=0.102,95%CI=0.072~0.144)、在当年进行治疗者(OR=0.488,95%CI=0.361~0.662)在报告当年进行配偶检测的比例较高,女性(OR=3.903,95%CI=3.095~4.922)、年龄≥60岁(OR=2.349,95%CI=1.493~3.693)、病程为AIDS患者(OR=1.750,95%CI=1.415~2.164)、样本来源为重点人群(OR=1.945,95%CI=1.093~3.462)在报告当年配偶检测阳性的比例较高,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0.418,95%CI=0.300~0.582)、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OR=0.348,95%CI=0.139~0.868)在报告当年配偶检测阳性的比例较低。结论应加强对辖区内户籍为省外流动人员的配偶检测动员工作,同时与推动HIV/AIDS病例CD4检测与抗病毒治疗转介工作相结合,以完善新报告病例的随访管理工作;不同特征的病例在报告当年配偶检测阳性的比例不同,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配偶间传播,促进病例的早检测与早发现。
连巧龄张明雅刘美增吴韶彬陈亮
关键词:HIV/AIDS影响因素
福建省1987—2017年HIV/AIDS诊断病例生存时间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病例生存状况的分布特征,探讨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987年1月1日—2 017年12月31日符合条件的福建省HIV/AIDS诊断病例共计12 079例纳入研究队列,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HIV/AIDS病例生存状况的相关信息,计算病例的全死因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通过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计算病例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福建省HIV/AIDS病例的全死因死亡率为5.37/100人.年(95%CI=5.10~5.64),标化全死因死亡率7.99/100人.年(95%CI=7.40~8.58)。HIV/AIDS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7.0年(95%CI=16.1~17.9),1、5、10和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82%、73%和68%。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婚姻状况为已婚有配偶、离异或丧偶和不详的HIV/AIDS病例的死亡风险分别是未婚的1.248倍、1.481倍和1.914倍,确诊时年龄≥50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例的死亡风险分别是15~49岁年龄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2.466倍、0.501倍、0.357倍和0.146倍。结论近年来,福建省HIV/AIDS病例的全死因死亡率进一步降低,未婚、15~49岁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200个/mm3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病例的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陈亮连巧龄张明雅潘蕴蛟吴韶彬刘美增林丽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者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2008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者基本情况及检测结果,为进一步提升VCT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面对面保密咨询,用统一的《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收集资料,SPSS 11.5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946名求询者中,男752人,女194人;求询者类型中性接触占77.3%。有833人接受HIV检测,新发现HIV感染25例,其中22例为性接触传播。[结论]扩大宣传并结合外展服务,提高VCT覆盖面,加强早期检测及经性传播干预力度对艾滋病防控能起重要作用。
潘蕴蛟陈舸郑健吴韶彬林永添郑武雄林丽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疾病控制
2012~2013年福州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男男性行为人群HIV和梅毒检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人口学特征和HIV、梅毒感染的情况,为制定MSM人群的艾滋病、梅毒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3年到福建省疾控中心VCT门诊接受自愿咨询检测、与同性发生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的男性相关信息及检测结果纳入分析。结果 305名求询者年龄为16~55岁,以20~29岁最多,占52.46%(160/305);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82.62%(252/305);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67.54%(206/305);HIV抗体阳性率为19.66%(58/295),梅毒抗体阳性率为6.25%(16/256);其中首次检测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21.05%(20/95),既往检测阴性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9.63%(18/187)(P〈0.01)。结论福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
林丽陈亮郑武雄潘蕴蛟吴韶彬刘美增杨莹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梅毒感染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