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松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血清癌抗原125和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观察血清CA125及HE4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表达状况,探讨CA125和HE4联合检测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4例子宫腺肌症(研究组)、129例子宫肌瘤(对照组1)及53例子宫内膜癌(对照组2),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E4,比较CA125和HE4在3组间的表达差异并计算各组的表达阳性率。结果子宫腺肌症组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和子宫内膜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39,P=0.000<0.05;Z=-3.591,P=0.000<0.05)。子宫腺肌症组和子宫肌瘤组的血清HE4水平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癌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5.196,P=0.000<0.05;Z=-8.366,P=0.000<0.05)。3组患者中血清CA125的阳性率以子宫腺肌症组为最高,为71.93%(82/114),χ2检验表明,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236,P=0.000<0.05;χ2=30.667,P=0.000<0.05;χ2=7.936,P=0.005<0.05)。血清HE4在子宫腺肌症组和子宫肌瘤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5%(11/114)、7.57%(10/129),2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0.276,P=0.599>0.05),但2组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的58.49%(3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47,P=0.000<0.05;χ2=55.413,P=0.000<0.05)。结论血清CA125在子宫腺肌症中高表达且阳性率较高,而HE4在子宫腺肌症中低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对子宫腺肌症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 潘姿女叶柳青丁金旺王增周建松樊璠金元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癌抗原125
- 耻骨上膀胱造瘘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路感染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耻骨上膀胱造瘘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504例,根据术后留置尿管方法的不同分为膀胱造瘘组和留置尿管组,观察两组术后尿路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7天膀胱造瘘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5.13%,明显低于留置导尿组33.62%(χ^2=46.89,P〈0.01);术后第14天膀胱造瘘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9.62%,明显低于留置导尿组52.30%(χ^2=82.42,P〈0.01)。结论耻骨上膀胱造瘘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路感染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陈仲波朱笕青周建松汪军坚程峰
- 关键词:膀胱造瘘宫颈癌泌尿道感染
- 3种同步化疗方案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比较3种同步化疗方案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5例IIB-IIIB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DDP组、FP组、TP组,每组各35例,均行根治性放疗,DDP组放疗期间给予顺铂单药周疗,共4~5程,FP组给予氟尿嘧啶及顺铂联合化疗,间隔3周疗法,共2程,TP组给予紫杉醇及顺铂联合化疗,间隔3周疗法,共2程,对3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别进行记录。结果根治性放疗结束1月后3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 rate,CR)分别为88.6%,82.9%,82.9%,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 rate,PR)分别11.4%,17.1%,11.4%;治疗结束3月后3组患者的CR率分别为97.1%,97.1%,94.3%,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1%,85.7%,91.4%,2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9%,85.7%,8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近期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TP组3~4度白细胞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最显著,FD组3~4度恶心、呕吐、腹泻及肠梗阻的发生率最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3组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3种同步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相似,2年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无差异,紫杉醇联合顺铂组的骨髓抑制最严重,氟尿嘧啶联合顺铂组的胃肠道反应最严重。
- 闫鼎鼎周建松徐小仙殷卓敏刘南芳袁淑慧倪镌李莉楼寒梅
- 关键词: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氟尿嘧啶
-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联合检测血清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及糖类抗原19-9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HE)4、糖类抗原(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组)及118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E4水平,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及CA19-9水平,比较各组血清HE4、CA125及CA19-9的阳性率,并比较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E4、CA125及CA19-9水平的变化.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及CA19-9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76.57(56.92~ 104.60) pmol/L比56.75(48.33~68.91) pmol/L、13.26(6.07 ~ 25.90) kU/L比7.64(3.76 ~ 16.45) 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血清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和HE4+ CA125+ CA19-9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CA125、CA19-9、CA125+ CA19-9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CA19-9、HE4+CA125、HE4+ CA19-9、HE4+ CA125+ CA19-9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血清HE4、CA125及CA19-9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E4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优于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阳性率,血清HE4、CA125及CA19-9亦有助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评价.
- 潘姿女丁金旺樊璠王增叶柳青周建松
- 关键词:CA-125抗原CA-19-9抗原
- 术前血清人附睾蛋白4、CA125及CA19-9水平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 2014年
- 回顾分析249例子宫内膜癌及99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链蛋白 (CA) 125和CA19-9的水平子宫内膜癌术前血清HE4、CA125及CA19-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HE4、CA125和CA19-9单独检测的受试者工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615、0.661,三项联合的AUC为0.774,显著高于任一指标.在特异度为90%时,血清HE4、CA125和CA190的灵敏度分别为55.0%、26.9%、30.1%,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56.2% 血清HE4是子宫内膜癌的理想标记物,联合CA125和CA19-9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水平.
- 叶柳青丁金旺周建松樊璠金元陈文虎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肿瘤指标
- 211例宫颈腺癌治疗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宫颈腺癌治疗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宫颈腺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2013年6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211例宫颈腺癌患者,根据病例资料和随访情况,估计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11例宫颈腺癌治疗患者随访10~81个月,中位数为49个月。43例患者因宫颈腺癌死亡,占20.38%。宫颈腺癌1年生存率为96.2%,3年生存率为88.6%,5年生存率为74.7%。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RR=4.940,95%CI:1.925~12.678)、盆腔淋巴结转移(RR=2.391,95%CI:1.311~4.360)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RR=6.344,95%CI:1.007~39.990)、FIGO分期(与I期相比,Ⅲ期:RR=5.315,95%CI:2.760~12.203;Ⅳ期:RR=9.932,95%CI:2.905~18.846)是宫颈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腺癌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腺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 徐小仙张筱婧周建松楼寒梅
- 关键词:宫颈癌腺癌生存率预后因素
- 334例早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分析研究334例ⅠB~ⅡA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3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4例宫颈癌患者中,27例(8.08%)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分期、术前SCC水平、肌层浸润深度、颈管受侵、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宫体受侵、髂总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关,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宫体受侵、髂总淋巴结转移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体受侵、髂总淋巴结转移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是ⅠB~ⅡA期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评估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疾病预后,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闫鼎鼎周建松楼寒梅
- 关键词: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 卵巢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卵巢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473例,所有患者均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并检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 473例行卵巢癌手术患者中,25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为Ⅲ或Ⅳ期、糖尿病和异体输血是卵巢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共分离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占43.75%,革兰阴性菌18株占56.25%,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00%)和大肠埃希菌(28.1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环丙沙星和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结论 FIGO分期为Ⅲ或Ⅳ期、糖尿病和异体输血是卵巢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较高。
- 陈仲波余红萍朱笕青周建松郑智国
- 关键词:卵巢癌切口感染病原学
- 温灸包穴位热敷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评价温灸包穴位热敷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的宫颈癌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每天温灸包热敷天枢穴。观察、评定2组处理前后的效果及对肿瘤放射治疗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为76.19%(32/42),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5);试验组中断放疗5例,中断天数(2.20±1.09)d,对照组中断放疗9例,中断天数(6.11±1.96)d,2组中断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6,P<0.05)。结论温灸包穴位热敷结合保留灌肠法治疗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的保留灌肠法。
- 吴雪萍吴红娟姚建青李家翰张小翠周建松
- 关键词:宫颈肿瘤天枢穴放射性直肠炎
- 不同盆腔外放疗技术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急性放射性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
- 倪镌殷卓敏袁淑慧刘南芳李莉徐小仙周建松楼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