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云 作品数:86 被引量:806 H指数:16 供职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脂肪酶固定化工艺 被引量:2 1999年 研究了以纸纤维素为载体,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为活化剂共价偶联法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醚化反应最适pH为10.0,偶联最适条件为pH8.0,酶量控制在800μmol/(min·g),所获得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和酶回收率,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半衰期为375h. 应国清 周晓云关键词:脂肪酶 固定化 从大麦中提取β-葡聚糖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该论文是关于从大麦中提取 β -葡聚糖的一种新工艺的研究 ,该法能提取大麦中33%~ 75 %的 β -葡聚糖 ,并对提取粗成品中的还原糖和 β -葡聚糖进行了分析 ,还原糖含量几乎为零 ,β -葡聚糖纯度可达 80 %~ 92 %不等。 王蓓 周晓云关键词:大麦 Β-葡聚糖 两种类型元胡的同功酶分析 1995年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两种类型的元胡的块茎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可溶性蛋白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者都能分离出清晰的酶带,但酶带的强弱和位置却不相同。 王慧中 周晓云关键词:电泳 元胡 同工酶 可溶性蛋白 药用植物 影响籼稻愈伤组织分化频率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10 2000年 以籼稻品种密阳 46的幼胚作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植物激素、蔗糖质量分数、琼脂质量分数、pH值以及继代培养等因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MS +KT 3mg/L +NAA 0 .5mg/L是较为合适的分化培养基 ,蔗糖 2 %、琼脂 1%、pH值 6.0以及减少继代培养次数均有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 王慧中 周晓云 赵培洁 钟国庆关键词:籼稻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分化 生物加工改进羽毛角蛋白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6年 羽毛角蛋白是一类有待开发的非常规蛋白质资源。文章从降解角蛋白的微生物种类,降解机制,角蛋白酶的性质,羽毛的生物加工途径以及生物加工在改进羽毛角蛋白营养价值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陈振明 张朝晖 周晓云 刘建新关键词:营养价值 响应面法优化解酯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产脂肪酶发酵条件 被引量:14 2008年 用响应面法对Candida lipolytica液体发酵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快速优化。首先运用逐因子试验确定Candida lipolytica产脂肪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此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其产酶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三个因素:蛋白胨,KH2PO4,初始pH。在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以上三个因子的最大响应区域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其最优发酵条件:葡萄糖0.250%,蛋白胨0.600%,KH2PO40.603%,KH2PO40.100%,MgSO4·7H2O0.050%,橄榄油0.500%,吐温-800.500%,初始pH值为7.85,转速为180r/min,28℃培养48h。最终优化后的酶活达到208.9U/ml,比初始酶活91.3U/ml提高了129%。 岳珂 陈振明 开雷 陈春云 周晓云关键词:CANDIDA 脂肪酶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乳铁蛋白的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2005年 讨论了从牛初乳中分离乳铁蛋白的工艺。结果表明,牛初乳经过离心脱脂得到脱脂乳,加入带羧甲基的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CM-Sepharose Fast Flow在4℃下进行动态吸附,用去离子水将没有吸附上的杂蛋白冲洗掉,然后使用质量分数为1.5%和5%的NaCl溶液进行阶跃洗脱;经过两步阶跃洗脱得到的乳铁蛋白纯度可达95%以上。 吕立获 周晓云 姚婷婷 芦国营 吴绵斌关键词:牛初乳 乳铁蛋白 离子交换层析 新型鱼饲料添加剂——核苷酸的研究 2005年 沈佳佳 周晓云关键词:鱼饲料添加剂 核苷酸 生理功能 营养物质 水产养殖 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玉米芯酶解液生产木糖醇 被引量:2 2008年 用木聚糖酶对玉米芯的自水解液进行酶解以获得可发酵的木糖溶液。该法与直接用酶对玉米芯水解相比,水解速度快,木糖得率较高。所得酶解液发酵木糖醇的性能虽不如纯木糖,但明显优于玉米芯酸水解液。海藻酸钙/壳聚糖(ACA)微胶囊的最佳成膜时间和液化时间分别是18 min和20 min,微胶囊使用的环境pH范围是3~6。用微胶囊固定化细胞发酵玉米芯酶解液,重复培养了8批,平均木糖醇得率为61.4%。 张朝晖 董丽辉 周晓云关键词:木聚糖酶 玉米芯 酶解液 固定化细胞 木糖醇 搅拌型酸奶黏度特性的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解决搅拌型酸奶黏度问题,本文研究了凝固型和搅拌型酸奶黏度特性的差别。结果表明,在提高酸奶的黏度和稳定性方面,添加复合稳定剂比单一稳定剂效果好;其中0.50%果胶与0.25%明胶的复合稳定剂效果最好。 郑春翠 周晓云关键词:凝固型酸奶 搅拌型酸奶 稳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