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光
- 作品数:61 被引量:165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明儒洪觉山宗族思想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洪觉山是明代中后期徽州知名的士大夫学者、新安理学代表人物之一。其宗族思想受到家学传统、阅历学识及徽州社会的影响,注重传统宗法、道德教化和宗族祭祀,主张辨别姓原,关注宗族传承,修撰谱牒则要"通谱主宽,家谱主严"。洪觉山的宗族思想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徽州士大夫的时代忧思,亦是新安理学家致力于宗族活动的体现。
- 江一方周晓光
- 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被引量:3
- 2005年
- 12世纪中叶,徽州学术文化区形成,出现了统一的学术文化理念,从南宋至明前期,一统于朱子学。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得到广泛传播,呈现朱子学与心学杂存的特色。清初,徽州学术文化理念回归朱子学。乾、嘉、道三朝,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由朱子学而至徽派朴学。
- 周晓光
- 评《徽州文书》的整理与出版被引量:5
- 2006年
- 周晓光
- 关键词:徽州文书徽州文化
- 多铎简论
- 1992年
- 爱新觉罗·多铎是清太祖努儿哈赤第十五子,满洲正白旗主旗贝勒。皇太极时代,因与皇太极不和并卷入满洲贵族内部权力斗争的旋涡,政治上并不得意。皇太极去世后,多铎与多尔衮因血缘、实力相互依托以及内政外交思想基本一致而结成政治联盟,取得了顺治初年权为斗争的胜利。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制定了先平西安、后定东南的统一全国的战略方案。该方案包含三个阶段的部署,特点是虚中有实、真假并存,多铎是实际执行人。攻克南京,多铎采取建立新的统治秩序、肃清江南弘光政权的残余势力、收拢江南汉族士民人心、血腥的武力镇压等四方面措施,将平定江南由单纯的军事行动转为长久的政治统治。这些措施包含了积极和消极的二个方面。
- 周晓光
- 关键词:多尔衮统治秩序政治统治权力斗争
- 论新安理学家赵■的《春秋》学说被引量:1
- 1998年
- 赵是元末明初新安理学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的最大特色是“和会朱陆”,而学术研究的重心则在《春秋》的探讨。赵深研《春秋》的原因,一是新安理学重视《春秋》研究传统的影响,二是基于自身对《春秋》重要性及其研究价值的认识,三是因资中学者黄泽的引导。在对历史上研究《春秋》诸家中肯评判的基础上,赵提出了求索《春秋》“笔削之旨”的根本方法是“属辞比事法”,并指出具体研究途径是先考鲁史之法,再求圣人之法。坚持“三传”并重的原则、据传求经,由考证而索经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研究与著述并举乃是赵《春秋》
- 吴晓萍周晓光
- 关键词:新安理学春秋三传
-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播及其特点
- 2006年
-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传播分徽州区域内传播和区域外传播两类。前者导致徽州区域内学术文化的整合,徽州学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一体化现象;后者是徽州学术文化向其它区域的扩张,并由此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风貌。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空间传播具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传播空间的不平衡性、传播强弱程度的时段性等特点。
- 周晓光
- 明代军解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明代的军解是承担徭役的特殊人群。为解决贯穿王朝始终的军士逃亡问题,明廷主要采取"实行伍"的"清勾"与增加兵户数量的"充军"两种办法,而军解就是承担军丁解送工作的人户。军解主要由民户担任,在解送正军的同时也要佥解军妻,基本原则是一军配备两名军解。虽然军解是按照户等进行佥派的,但没有统一机构负责,采取的是军卫和有司分别管理的方法。作为清勾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军解受其影响而存在着远调之苦、吏弊之害、重勾之累和制度之扰四大弊端。虽然有识之士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一些因应之策,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弊端。
- 周晓光刘永晋
- 关键词:明代
- 徽州:12-18世纪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典范之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刍议被引量:5
- 2006年
- 徽州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典范之区。关于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的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学术史的研究。其区别主要体现在关注问题的角度不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差异,两者也因此体现了不同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从空间角度讨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主要关注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形成与变迁、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徽州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徽州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及其影响、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景观等内容。开展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的研究,应注意学术文化地理与学术史的区别、时空范围、传统学术文化的界定以及文献资料和文书资料的结合等问题。
- 周晓光唐丽丽
- 关键词:新安理学
- 论明代中后期徽州一条鞭法的实施——以《新安蠹状》为中心被引量:2
- 2015年
- 明代中后期,一条鞭法在全国范围内相继推行。由于各地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其在各地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差异。根据明朝万历年间徽州知府古之贤在任期间施政措施的档案汇编《新安蠹状》,结合有关徽州文书,对明代中后期徽州粮长制、钱粮征收、里役变迁、军屯税粮征收以及机户生存状况等相关问题进行剖析,以揭示明代中后期一条鞭法在中央规定与地方执行之间出现的制度变异,有助于把握地方基层社会经济运行轨迹和社会变迁实态。
- 周晓光王灿
- 关键词:一条鞭法
- 《家礼》与明清徽州男子伦理生活定位
- 2014年
- 《家礼》是南宋朱熹撰写的一部礼学专著,分通礼、冠礼、昏礼、丧礼、祭礼5个部分将古代礼义充分糅合于其所制定的礼仪规范中,对南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地方伦理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以明清时期的徽州为典型区域,以徽州男子为特定人群对《家礼》的实践理路加以探究,认为:一方面,明清时期徽州男子伦理生活的定位,以朱熹《家礼》为旨归,其孝行、悌友、义举等伦理生活,与《家礼》中的孝道、悌友观以及义利观等一一对应;另一方面,《家礼》对古代地方伦理生活的影响展示在礼义和礼仪两个层面,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于生活中的推广也颇具参考价值。
- 周晓光周慧珺
- 关键词: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