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防晒
  • 3篇小学生
  • 3篇免疫
  • 2篇皮肤
  • 2篇曲霉
  • 2篇曲霉菌
  • 2篇自身免疫
  • 2篇综合征
  • 2篇霉菌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自身免...
  • 2篇斑秃
  • 2篇鼻窦
  • 2篇鼻窦炎
  • 2篇ENVISI...
  • 2篇成年人
  • 1篇眼睑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照射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周晓谦
  • 14篇杨秀敏
  • 10篇李娅娣
  • 8篇杨竹生
  • 6篇王毓新
  • 6篇耿素英
  • 4篇于惠泽
  • 4篇丁建英
  • 4篇杨凤英
  • 4篇田晶
  • 3篇金星姬
  • 3篇刘惠茹
  • 2篇刘红刚
  • 2篇刘文斌
  • 2篇杨庆文
  • 2篇庄逢康
  • 1篇魏仁静
  • 1篇李亚娣
  • 1篇董云秋

传媒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2012北京...
  • 1篇2013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对曲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研究
[背景]曲霉是霉菌性鼻窦炎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长期应用激素、滥用抗生素、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下降、患有严重的消耗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患者的逐渐增多,它引起的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曲霉菌性鼻窦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其常用的...
周晓谦
关键词:曲霉菌鼻窦炎
文献传递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诊断曲霉菌性鼻窦炎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索免疫组化方法在诊断曲霉菌性鼻窦炎中的应用,观察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怀疑曲霉菌性鼻窦炎的标本和对照标本染色,并与真菌学检查和HE、PAS染色进行对比。结果:40例中真菌培养19例为曲霉,4例污染菌,常规HE和PAS染色均可见菌丝或孢子,但不能确定种属,免疫组化染色耗时5~24h,示40例阳性,染色背景清晰,对比度强。4例对照标本免疫组化染色阴性。结论:此方法可敏感、特异地检出组织中的曲霉菌,为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诊断曲霉菌性鼻窦炎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研究。
周晓谦杨秀敏王毓新庄逢康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ENVISION
155例眼睑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明确眼睑皮炎的常见变应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皮肤科2018年155例眼睑皮炎患者斑贴试验资料。结果:155例眼睑皮炎患者中85例斑贴试验阳性,总阳性率为54.8%。其中对1项过敏原反应阳性者27例(31.8%),2项过敏原阳性者19例(22.4%),3项过敏原阳性者14例(16.5%),4项及以上过敏原阳性者25例(29.4%)。阳性率较高的前3位过敏原依次是:硫酸镍(24例,9.4%),甲基异噻唑啉酮(24例,9.4%),纺织染料混合物(14例,5.5%)。<20岁,20~39,40~59,≥60岁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7.5%,54.2%,65.0%,18.2%,不同年龄组阳性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83,P<0.05)。结论:甲基异噻唑啉酮、硫酸镍、纺织染料混合物是眼睑皮炎患者最常见的变应原,变应原阳性率的高低与患者的年龄有一定关联。
周晓谦王幼学尼建义杨竹生杨秀敏
北京地区部分中小学生日晒防护认知和防晒行为调查
目的调查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对有关日晒防护的认知及其防晒措施。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学生对有关日晒引起皮肤危害、采取的防晒措施以及获得紫外线危害和防护知识的渠道。结果共有1084人完成问卷,日晒可以引起皮...
杨竹生杨秀敏田晶丁建英杨凤英耿素英周晓谦李娅娣于惠泽刘惠茹王毓新
文献传递
成年人斑秃的甲状腺自身免疫
杨竹生杨秀敏金星姬李娅娣刘文斌周晓谦
Laugier-Hunziker综合征1例
报告1例Laugier-Hunziker综合征,患者女,57岁,口唇黑色斑疹14年,明显增多3年,无明显自觉症状。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无异常。查体见口唇褐黑色斑疹,界清,各约直径0.5-1cm,以下嘴唇多见。舌...
刘文斌杨秀敏李娅娣周晓谦常建民
文献传递
北京市小学生日晒危害的认知和防晒行为调查
杨竹生刘惠茹王毓新杨秀敏田晶丁建英耿素英杨凤英周晓谦李娅娣于惠泽
文献传递
国内首例报告由冠状耳霉引起的虫霉病
患者,男,36岁。因鼻塞10个月,鼻背部红肿7个月,自觉瘙痒于2005年9月就诊于我科。体检:皮肤科前额中间约1/3宽至全鼻部、内颊部、上唇严重弥漫肿胀变形,鼻根部凹窝消失。表面光滑,色暗红,边缘尚清,压痛不明显,质硬。...
杨秀敏王毓新耿素英李娅娣周晓谦刘红刚杨庆文
文献传递
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检测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感染的细菌种类,并对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取材后立即接种于血平皿、巧克力平皿及麦康凯平皿进行普通培养和二氧化碳培养,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结果细菌培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75.4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4.7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4株(39.33%),培养的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阿奇霉素和大观霉素的敏感率均低。结论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应做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尽量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由致病菌引起的尿道炎,按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治疗效果好,而条件致病菌效果差。
杨秀敏董云秋李亚娣周晓谦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抗菌素
外生殖器白塞氏病误诊10例分析
2004年
杨秀敏庄逢康周晓谦李娅娣
关键词:误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