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柏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和络舒肝胶囊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S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通路中ERK、JNK的活化情况,并探讨和络舒肝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SD大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药物组大鼠以每天1g/kg的和络舒肝胶囊,分两次灌胃;对照组大鼠灌以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0天后,下腔静脉取血离心并分离血清。采用盲法,用上述10%药物血清培养活化的HSCs24小时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HSCs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肝纤维化大鼠经和络舒肝胶囊药物血清干预后(D组),P-ERK、P-JNK蛋白表达水平较肝纤维化模型组(C组)显著降低(P<0.05);正常大鼠经和络舒肝胶囊药物血清干预后(B组)P-ERK、J-JNK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大鼠对照组(A组)相比也显著减少(P<0.05)。结论:和络舒肝胶囊通过对活化的HSCsP-ERK和P-JNK表达的影响,阻断MAPK信号通路,抑制HSC分裂和增殖,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 童巧霞周柏华喻佛定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IMA、p-set和hs-CRP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IMA、p-set及hs-CRP对早期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价值。方法:选择因5h以上急性胸痛就诊的100例病例为病例组,并选取50例身体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IMA、p-set及hs-CRP,并将检测所得的结果与最终诊断UA所得的结果对比。结果:UA组患者检测所得的血清IMA、p-set及hs-CRP的浓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p-set及hs-CRP三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诊断UA的敏感性比单独检测IMA、p-set及hs-CRP某项指标敏感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MA、p-set及hs-CRP联合检测UA可以有效提高UA诊断敏感性,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周柏华
- 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
- 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与溶栓治疗的效果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与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摸球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病死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比较上,对照组一般出血、致命性大出血的发生率与研究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静脉溶栓治疗方法相比,介入治疗有利于显著提高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积极推广。
- 周柏华唐小勇黄海燕
- 关键词:溶栓治疗介入治疗高龄ST段抬高型
- 和络舒肝胶囊对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影响
- 目的:研究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通路中ERK、JNK的活化情况,并探讨和络...
- 周柏华
- 关键词:和络舒肝胶囊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治疗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重组葡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重组葡激酶(r-Sak)与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AM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UK组和r-Sak组,各100例。r-Sak组给予0.9%生理盐水100 mL+r-Sak 10 mg,UK组给予UK 1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判断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r-Sak组胸痛症状缓解率、再通率、总有效率均高于U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Sak组死亡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U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Sak治疗AMI的效果优于UK,再开通率高,复合临床事件发生率低,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 周柏华童巧霞
- 关键词:重组葡激酶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0年
- 周柏华童巧霞张守印
- 关键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兽共患吞噬细胞埃立克体末梢血
- 16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2009年3—5月收治了16例初诊为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经医院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会诊诊断为人类粒细胞无形体病(HGA)。现将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 周柏华童巧霞张守印罗端德
- 关键词:人粒细胞疑似病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