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鹏
-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CE(I/D)、AT1R(rs5186)和ACE2(rs2285666)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合并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探索ACE(I/D),AT1R(rs5186),ACE2(rs2285666)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提取4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A组为282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B组为182例糖尿病非血...
- 唐志鹏宗彦红谭鹤赵晓云
- 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及HPV感染亚型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特征以及HPV亚型分布情况,探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的应用评估。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22年5至8月期间纳入河北省人民医院434例女性(年龄范围17~74岁,就诊者260例、查体者174例)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进行HPV分型检测。以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作为参考,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的诊断效果,Kappa值分析其一致性。结果总HPV感染率为45.85%(199/434),其中高危型HPV(HR-HPV)阳性率为35.48%(154/434)、低危型HPV(LR-HPV)3.92%(17/434)、HR-HPV和LR-HPV混合感染6.45%(28/434)、单一型别感染率27.88%(121/434)和多型别17.97%(78/434)。HPV52(9.68%,42/434)、HPV16(6.91%,30/434)、HPV58(6.91%,30/434)为常见HPV亚型。查体者阳性率为45.40%(79/174),接近于就诊者阳性率为54.76%(12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17~3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56.32%(46/84),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23,P>0.05)。以多重荧光定量PCR为参考,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2.96%和94.04%,Kappa值为0.870。结论HPV感染可能呈现年轻化,HR-HPV感染阳性率最高,以HPV52、16、58为主要感染亚型。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与多重荧光定量PCR相比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适合HPV DNA分型检测。
- 高源江越帖彦清余丁赵梦川谭鹤谭鹤张文超唐志鹏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疾病
- ACE(I/D)、AT1R(rs5186)和ACE2(rs2285666)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合并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 <正>目的:探索ACE(I/D),AT1R(rs5186),ACE2(rs2285666)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提取4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A组为282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B组为182例糖尿...
- 唐志鹏宗彦红谭鹤赵晓云
- 文献传递
- 肝癌中m7G甲基化相关lncRNAs预后模型和动态列线图的开发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探究m7G甲基化相关的长非编码RNAs(lncRNAs)在肝癌中的预后价值并开发动态列线图。方法应用TCGA数据库来检索临床和转录组数据。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m7G甲基化相关lncRNAs,最后构建预后模型和动态列线图。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4个m7G甲基化相关的lncRNAs(AL031985.3、AL365203.2、AC009403.1和AC015908.3)。构建了预后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评估了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免疫功能、免疫检查点后,发现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开发了有效的在线版动态列线图。结论基于m7G甲基化相关的lncRNAs的肝癌预后模型和动态列线图可以更准确预测肝癌患者的预后,并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了更大的方便性。
- 彭克楠宁静源孙克然范小晴宗彦红唐志鹏帖彦清
-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模型列线图
- 综合性分析miR-224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miR-224在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体外实验分析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大样本数据分析miR-224在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qPCR法检测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80例临床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iR-224的表达水平,检测miR-224在30例肝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miR-224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miR-224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向肝癌HepG2细胞转染miR-224 inhibitor,采用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qPCR和WB法分别检测敲低miR-224表达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能力以及EMT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GEO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miR-22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临床标本验证结果表明,miR-224在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和健康人血浆(均P<0.01)。miR-224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和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0.05或P<0.01)。ROC分析发现,miR-224在肝癌诊断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且miR-224的表达水平升高与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功能富集分析发现,miR-224主要参与mTOR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以及p53信号通路等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敲低miR-224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和侵袭,影响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miR-224在肝癌组织和血浆中显著高表达,且与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敲低miR-224表�
- 宗彦红于芳刘义龙霍丽静唐志鹏谭鹤帖彦清
- 关键词:肝癌预后生物信息学EMT
- 河北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参考区间调查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河北地区健康成人血清中胱抑素C(CysC)的参考区间。方法应用H-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613例健康成人进行CysC检测,其中男性305例,女性308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18~〈30)岁、B组(30~〈40)岁、C组(40~〈50)岁、D组(50~〈60)岁、E组(60岁以上)。试剂采用科华CysC定量测定试剂盒、配套校准品和质控品,分别按年龄和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血清中CysC参考区间的变化。结果全部样本血清中CysC的参考区间为0.28~0.80mg/L,与试剂盒提供的参考区间0.40~1.1mg/L相比偏低。其中成年男性血清CysC水平为0.40~0.84mg/L,成年女性为0.26~0.76mg/L。A组血清中CysC水平为0.33~0.69mg/L,B组血清中CysC水平为0.28~0.72mg/L,C组血清中CysC水平为0.31~0.71mg/L,D组血清中CysC水平为0.31~0.91mg/L,E组血清中CysC水平为0.34~1.1mg/L。血清中CysC水平5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结论河北地区健康成人血清CysC水平与试剂盒所提供的参考区间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因此建议各地实验室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参考区间,以便于更好的用作肾功能指标的监控,为肾移植患者的术后检测和透析患者肾功能检测提供参考。
- 赵海利杨朝菊李新新唐志鹏赵晓云
-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参考值年龄组
- CysC、α1-MG和β2-MG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多指标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DM)患者188例和健康对照者90例,检测各组血CysC、α1-MG、β2-MG、BUN和Cr的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单纯DM组血清CysC、α1-M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β2-MG、BUN和Cr水平无明显差异;早期DN组血清CysC、α1-MG和β2-MG水平较单纯DM组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血清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188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α1-MG和β2-MG均与BUN、Cr水平呈正相关;早期DN组中3个指标的异常率较单纯DM组显著升高;3个指标联合检测早期肾损伤的异常率较单指标检测明显升高;用ROC曲线进行诊断效能评价,以CysC最优。结论血清CysC、α1-MG和β2-MG联合检测可发现糖尿病病程中的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朝菊赵海利谭鹤唐志鹏赵晓云
- 关键词:糖尿病Α1微球蛋白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棕榈酸水平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的中长链游离脂肪酸(FFAs)水平,为NAFLD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至5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高甘油三酯(TG)患者125例,依据肝脏B超诊断分为伴NAFLD者64例(HF组)和不伴NAFLD者61例(H组);另选择邯郸中心医院同期查体健康人员63名为健康对照组(N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长链FFAs。比较3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腹围、血压、空腹血糖(FBG)及血脂水平,包括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H组与N组比较,BMI[(25.24±1.41)kg/m2比(24.32±1.12)kg/m2,P=0.004]、腹围[(84.72±1.34)cm比(77.33±0.89)cm,P=0.010]和舒张压[(77.35±1.21)mmHg比(75.21±1.61)mmHg,P=0.014]显著升高,血清TG[(2.86±0.55)mmol/L比(0.93±0.27)mmol/L,P=0.000]和TC水平[(4.56±0.66)mmol/L比(4.36±0.47)mmol/L,P=0.000]也显著升高;血清中肉豆蔻酸(C14:0)[(0.49±0.04)%比(0.36±0.01)%,P=0.011]、棕榈酸(C16:0)[(18.36±0.47)%比(15.97±0.30)%,P=0.000]、棕榈油酸(C16:1)[(1.00±0.12)%比(0.58±0.02)%,P=0.001]及油酸(C18:1)水平[(18.20±0.70)%比(12.23±0.37)%,P=0.000]均显著增高,而硬脂酸(C18:0)[(7.52±0.22)%比(8.15±0.28)%,P=0.012]、二十碳二烯酸(C20:2)[(0.61±0.07)%比(1.03±0.17)%,P=0.000]、二十碳三烯酸(C20:3)[(1.77±0.15)%与(2.49±0.18)%,P=0.002]及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水平[(1.44±0.08)%比(1.67±0.09)%,P=0.014]均显著降低。HF组与H组比较,体重[(85.76±3.10)kg比(71.45±2.88)kg,P=0.003]、腹围[(96.3
- 彭克楠唐志鹏刘波赵海利柴国静赵晓云
- 关键词: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游离脂肪酸气相色谱
- 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VEGF、IL-8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点滴,1次/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CNDS)及临床总有效率,并采集血清样本,化验治疗前后VEGF、IL-8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CND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时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血清VEGF水平均较前升高,治疗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8水平均较前降低,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IL-8的介质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元功能及意识障碍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尹楠唐志鹏徐国栋邱志宏孔令雄
-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白细胞介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