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评估量规的编制及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量规本质上是一套标准或准则,它包含了评价准则、等级标准和具体说明三个基本要素,旨在创设一个连续体来说明特定主题在不同层次上的知识和技能状况。教育心理学研究与课程改革研究专家均极力倡导采用不同的量规编制方式。通过确定难度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一般性量规和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改写量规的三个步骤,可以编制出一个严格的量规来弥补百分制分数体系在评价中的弊端。此外,教师不仅可以借助量规来设计各种评估并进行评分,并将各种评估转化成量规形式加以解释,还可以从量规的角度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进展图,促进他们的学习。
- 唐玉霞马兰
- 关键词:量规
- 《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概览——政策框架、能力标准模块和执行指南被引量:22
- 2009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为培养和发展全体教师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能力提供了准则,制订了指导方针。该项目通过三个文件为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提供了完整的框架:(1)阐释基本的"政策框架";(2)在分析影响教育改革因素的同时,根据政策框架和教育改革的因素,提出"教师能力标准模块";(3)详细说明在每一个能力模块中教师所需掌握的具体技能。该项目的总体目标不仅在于改进教师的专业实践,同时还开辟了优质高效教育制度的途径,以培养睿智明理的公民和素质优异的劳动者,最终实现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 马兰唐玉霞
-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改革
- 论“教学相长”之源起与拓展被引量:3
- 2010年
- "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和"学"两种活动相互促进,使学问得以长进。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其涵义发生了改变和拓展,"教"和"学"的主体超越教师,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所以对应涵义也变成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教学相长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演变,发展到当今,无论是"长"的内容,还是"长"的方法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 唐玉霞
- 关键词:教学相长
- 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被引量:2
- 2009年
-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校组织文化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文化情境之一,但并不是什么学校组织文化都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高层次的需求、体现人本特色的制度设计、发挥教师的群体效能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的三个特征,而适当赋权、立足校本、提倡反思和对话、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则构成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的机制。
- 唐玉霞
- 关键词:组织文化
- 论儿童文化安全及其保障机制
- 2010年
- 儿童文化与儿童观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大国的"软权力"入侵和传媒资讯的日益发达,冲击并威胁着我国的儿童文化,另外国内社会现实的挑战以及成人文化的压制也危及着儿童文化。为了保障儿童文化的安全,我们应着手培养儿童的文化修养,切实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并努力建构儿童文化的生态环境。
- 唐玉霞
- 关键词:儿童文化文化安全
- 量规:一种有效的评价工具被引量:4
- 2010年
- 目前为止,分数仍然是教学评价结果最重要、最常用的表示方法。不可否认,用分数表示评价结果,操作起来既简单又方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然而,分数体系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
- 唐玉霞
- 关键词:教学评价
- 教学评估量规的编制及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量规本质上是一套标准或准则,它包含了评价准则、等级标准和具体说明三个基本要素,旨在创设一个连续体来说明特定主题在不同层次上的知识和技能状况。教育心理学研究与课程改革研究专家均极力倡导采用不同的量规编制方式。通过确定难度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一般性量规和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改写量规的三个步骤,可以编制出一个严格的量规来弥补百分制分数体系在评价中的弊端。此外,教师不仅可以借助量规来设计各种评估并进行评分,并将各种评估转化成量规形式加以解释,还可以从量规的角度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进展图,促进他们的学习。
- 唐玉霞马兰
- 马扎诺教学设计思想述评
- 罗伯特·马扎诺(Robert J. Marzano)是美国著名的课程改革专家,也是美国中部北美大陆教育学习研究所(McREL)的高级学者。他崇尚务实,长期致力于将教学理论与研究转化为有效的课堂实践,目前已经建立自己的教育...
- 唐玉霞
-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评估
- 文献传递
- 教师行为:促成有效师生关系的关键被引量:1
- 2011年
- 教师行为是师生关系的语言,对促成有效的师生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美国著名的课程改革专家马扎诺看来,有效的师生关系包括两个相互补充的动态因素:使学生明白师生是一个共谋福利的团体;使学生理解教师对他们的学习和行为所进行的指导和控制。基于此观点,教师行为要促成有效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必须尽显关注,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来说明师生之间的福利是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必须体现支配,通过明确指导学生学习、合理控制学生行为,并表现出情感和情绪的客观性,让学生理解、认同教师的支配。
- 唐玉霞
- 关键词:教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