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塔金璐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3篇岩石
  • 2篇岩石地球
  • 2篇岩石地球化学
  • 2篇石地
  • 2篇沉积环境
  • 1篇地球化学记录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幔
  • 1篇岩石圈
  • 1篇岩石圈减薄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杂岩
  • 1篇粘土
  • 1篇深源
  • 1篇释读
  • 1篇侵入杂岩
  • 1篇中酸性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塔金璐
  • 4篇韩宗珠
  • 2篇张贺
  • 2篇刘明
  • 2篇张玉祥
  • 2篇葛建刚
  • 1篇丁蒙蒙
  • 1篇徐翠玲
  • 1篇王传
  • 1篇钟伟
  • 1篇孙宇菲
  • 1篇赵利

传媒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渤黄海粘土粒级沉积物地球化学记录对物源和沉积环境的释读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地球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的发展全球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我们人类更好的生存,环境问题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海洋是地球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环境气候起着决定性作用,是...
塔金璐
关键词:地球化学沉积环境
文献传递
青岛崂山劈石口深源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青岛劈石口含地幔橄榄岩包体的超基性煌斑岩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矿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劈石口煌斑岩贫硅(SiO2=33.72%~36.70%),富碱,富TiO2(2.08%~2.57%),Mg#=25.23~37.32,SI=21.53~30.14,FL=30.25~40.64,DI=16.4~31.1,均显示煌斑岩岩浆演化程度不高,与玄武安山岩类相当;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和比值指示煌斑岩与OIB相似,具有明显的Cr、Ni负异常而Eu负异常不明显,Nb*值大于1,Nb/U=30.32~41.04,说明煌斑岩具有富集地幔源区特征,岩浆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明显的陆壳物质的混染,主要进行了以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劈石口煌斑岩富集地幔源区的形成可能与中生代中国东部软流圈的上涌有关,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拉张减薄,形成造山后期拉张环境是引起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和煌斑岩岩浆侵位的原因。
韩宗珠塔金璐张玉祥刘明葛建刚
关键词:富集地幔岩石圈减薄
南黄海北部B03孔黏土矿物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通过对南黄海北部B03孔沉积物黏土矿物组成、黏土粒级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及沉积速率研究,探讨其物质来源及其环境变化记录。研究认为,B03孔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分以伊利石为主,同时含有较多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判别图解表明该岩芯源区主要来自黄河沉积物;B03孔黏土粒级沉积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显示,90cm以上的黏土粒级沉积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与黄河沉积物的较为接近,表明其与黄河沉积物的亲缘性较大。结合B03孔的210Pb测年结果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测1855年黄河改道对山东半岛东部陆架海的物源影响是造成该岩芯以90cm为界分为上下两段沉积的主要原因。
韩宗珠孙宇菲塔金璐王传赵利
关键词:南黄海黏土矿物稀土元素沉积环境
山东栖霞桃村地区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2013年
山东栖霞桃村地区出露中生代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对采自桃村地区青山组下段的中酸性火山-侵入岩以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桃村地区的中酸性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高钾低钠,高铝低镁;Cr,Co,Ni含量较低,Sr/Y及(La/Yb)N比值很高;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不相容元素K,Rb,Ba和Th,以及不相容元素Ce,Hf和Ti,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以及P;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高,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的性质。综合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青山组下段中酸性杂岩为增厚的下地壳熔融,这种地壳的增厚作用可能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引起,而在俯冲作用过程中青山组中酸性杂岩的源岩被俯冲沉积物混染。
韩宗珠张贺丁蒙蒙塔金璐徐翠玲刘明
关键词:埃达克岩
山东荣成马草夼大理岩中的榴辉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2014年
山东荣成马草夼榴辉岩呈条带状或透镜状产出于大理岩中,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其原岩可能为辉石质岩石,且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分异作用,暗色矿物发生堆晶作用,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Th明显的亏损,U强烈富集,Ce也呈微弱程度亏损,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配分模式图中,呈左倾分布模式。岩石的原岩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其接近板内构造环境,其原岩可能为结晶分异之后矿物堆晶作用形成的辉石质岩石。
韩宗珠塔金璐张贺钟伟葛建刚张玉祥
关键词:榴辉岩大理岩地球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