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盛
- 作品数:6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潜山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孤西潜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埋藏深,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准确成像困难。采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孤西潜山带的连片常规三维地震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对各区块数据在频率、相位、信噪比和覆盖次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归一化、匹配滤波和剩余能量补偿等处理;基于叠前时间偏移进行了速度分析,参考井速度和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初始速度模型;对偏移参数进行了测试和选取,采用Kirchhoff积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偏移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深度偏移提高了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成像质量,断层和潜山内幕反射清晰,层位深度与钻井深度吻合较好,发现了新的有利构造。
- 谌艳春姚盛李守济王立歆
- 关键词:叠前深度偏移
- 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在四扣地区的应用被引量:7
- 2005年
- 四扣地区地下构造复杂,义东大断裂斜穿整个工区,以往的资料虽然较好地反映了该地区的整体面貌,但对义东大断裂的成像效果不是很好,为此,在该区开展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研究。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基础资料的准备工作,讨论了主要的偏移参数的测试和选取方法,给出了实际生产中的处理流程。处理结果表明, 利用高精度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改善了成像质量,分辨率和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 谌艳春李守济姚盛王棣王立歆
- 关键词:预处理叠前时间偏移
- 东营凹陷牛38井沙三段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自然伽玛测井资料取自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的牛38井。该井的沙河街组划分为四个段,其中沙三段依据含艾氏鱼群组合的鲱科化石和沉积物旋回堆积速率(AR)等研究,可与北美始新统绿河组进行对比。根据上世纪90年代沙三段古地磁研究结果,井深3263m处C18n.1n/C18n.1r界线调整为38.975MaBP。通过频谱分析和数字滤波计算,得出了沙三段几个界线的年龄值,其中,在沙三下、中亚段界线算出的36.9MaBP,岁差旋回幅度有明显变化,这一变化与Palike(Palikeetal.,2001)在ODP71线1052孔中发现的类似图像(36.7Ma)可比较。
- 姚益民徐道一李保利张海峰张守鹏姚盛
- 关键词:旋回地层自然伽玛测井始新世东营凹陷
- 陆上地震采集技术新进展被引量:11
- 2011年
- 近年来,陆上地震采集技术出现了以可控震源采集、同时多源地震、无线采集系统、高密度地震、随机稀疏采样等为标志的技术新进步,提高了地震采集的施工效率和采集质量,保证了资料和后续处理能达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可控震源技术、无线采集系统、同时多震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没有详细介绍目前已普遍使用的一些方法技术,如采集前的模拟技术(局部照明分析、振幅分析等),激发接收条件的分析与改进,地震采集脚印的模拟与采集效应的消除,山前带、沙漠、滩海等特殊环境的采集等。一些新的技术,如稀疏采样(随机采样、压缩采样等在空间、时间域中突破采样定理要求的采集)、光纤传输、OBC、OBN等,也没有涉及。
- 姚盛
- 关键词:地震采集可控震源
- 新疆吐哈盆地侏罗系旋回地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 2003年
- 应用新疆吐哈盆地侏罗系 4口井 7个组的伽玛测井资料 ,进行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的研究。结果表明 :依据412 .9ka的偏心率旋回 ,7个组旋回堆积速率 ( AR)的平均值为 0 .15 2 9m/ka,它与北美东部上三叠统 4个组合的Mc L aughlin旋回 AR平均值 0 .16 39m/ka相接近。本区与准噶尔盆地郝家沟八道湾组的野外剖面旋回地层对比 ,两者的优势旋回量度时间大体一致。吐哈盆地侏罗纪地层中在大约 3~ 10 m厚度、相当 2 0~ 6 0 ka时间的范围内有小规模的气候变化 ;而在 5 0~ 75 m厚度、约相当 10 0和 42 0 ka的时间中 ,又会出现较大的气候变化。
- 姚益民付国斌徐道一秦俭姚盛
- 关键词:吐哈盆地侏罗系旋回地层气候变化
- 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01年
- 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油气层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重点介绍了常规油藏、稠油油藏和低渗透油藏及水平井等在钻井、完井、采油作业和增产措施实施过程中 。
- 蔡进功吴锦莲苏海芳姚盛
- 关键词:油层保护钻井液稠油油藏低渗透油藏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