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凤霞

作品数:18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超声
  • 10篇心动图
  • 10篇三维超声
  • 10篇三维超声心动...
  • 10篇实时三维超声
  • 10篇实时三维超声...
  • 10篇超声心动图
  • 9篇心室
  • 8篇心肌
  • 8篇心肌病
  • 8篇型心
  • 8篇左室
  • 8篇扩张型
  • 8篇扩张型心肌
  • 8篇扩张型心肌病
  • 8篇扩张型心肌病...
  • 8篇肌病
  • 8篇病患
  • 7篇左心
  • 7篇左心室

机构

  • 1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7篇姜凤霞
  • 17篇郭瑞强
  • 17篇陈金玲
  • 5篇鲁力
  • 5篇曹省
  • 4篇郝力丹
  • 3篇李丽
  • 2篇周青
  • 2篇王潇
  • 2篇宋宏宁
  • 1篇初洪钢
  • 1篇初洪刚
  • 1篇刘一

传媒

  • 4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会超...

年份

  • 3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左室重构与功能关系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扭转运动变化对左室重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DCM组:我院心内科住院DCM患者39例,平均年龄52±6岁,所有入选患者临床均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
陈金玲郭瑞强姜凤霞
文献传递
超声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治疗术后舒张功能改善的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方法CHF患者31例,以CRT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容积降低≥10%为标准分为CRT有反应组(16例)和CRT无反应组(13例)。所有患者均于CRT术前1~3d、术后6个月接受超声检查。彩色M型超声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播散速度(Vp),计算E/Vp;TDI测量二尖瓣环四个位点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计算E/e;测量左室12节段心肌收缩期达峰时间(Ts—SD)、12节段Ts最大差值(Ts—Dif)。结果与CRT术前比较,CRT有反应组12节段Ts—SD、Ts—Dif均显著缩短,Vp显著增高,二尖瓣环各位点及4个位点平均E/e、E/Vp显著降低,而CRT无反应组上述参数均无显著差异;CRT有反应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平均E/e、E/Vp与左室12节段Ts—S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RT治疗有反应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也得到改善,其机制可能与左室充盈压降低及左室松弛改善有关。
陈金玲郭瑞强姜凤霞曹省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力衰竭充血性再同步化治疗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同步性
目的扩张型心肌病(DCM)病程晚期多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此类患者大部分存在心脏机械运动不同步。本研究旨在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DCM患者左室机械运动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8例DCM患者(DCM组...
姜凤霞郭瑞强陈金玲周青郝力丹初洪钢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扩张型心肌病
文献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同步性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节段与整体运动同步性。方法 22例正常人(对照组)和2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DCM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介于30%~45%之间。采集三维...
姜凤霞郭瑞强陈金玲鲁力李丽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扩张型心肌病
文献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同步性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节段及整体运动同步性。方法对27例DCM患者(DCM组)及22名正常人(对照组)行RT-3DE检查,采集三维图像,分析整体与各节段时间-容积曲...
姜凤霞郭瑞强陈金玲鲁力李丽
文献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同步性
姜凤霞郭瑞强陈金玲鲁力李丽
超声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舒张功能及其与同步性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左室同步性及舒张功能变化,以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CHF组患者44例,均于CRT术前1~3d、术后6个月接受超声检查。常规超声测量参数: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TDI测量参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左室12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左室12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dif);计算CRT术前后二尖瓣环平均E/e变化率(ΔE/e%)和Ts-SD变化率(ΔTs-SD%)。结果最终纳入研究41例,根据CRT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降低≥10%的标准将其分为CRT有反应组24例和CRT无反应组17例。与CRT术后比较,CRT有反应组患者CRT术后6个月LVEDd、LVEDV、LVESV显著减小,LVEF、E/A显著增加,E/e显著降低,Ts-SD、Ts-dif显著缩短;而CRT无反应组患者上述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RT有反应组患者CRT术前后ΔE/e%与ΔTs-SD%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 CRT术后有反应患者的左室同步性及舒张功能均得到改善,其左室舒张功能改善的机制可能与同步性改善后降低的左室充盈压有关。
陈金玲姜凤霞曹省宋宏宁郭瑞强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舒张功能
CHF患者CRT术后左室舒张功能变化及其与左室同步性关系的超声评价
陈金玲郭瑞强姜凤霞曹省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探讨CRT治疗对CHF患者右室功能的影响。方法CHF组患者46例,根据CRT术后6个月左室收缩末容积降低≥10%的标准将CRT患者分为CRT有反应组(26例)和CRT无反应组(16例)。所有患者均于CRT术前1~3d、术后6个月接受超声检查。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测量左室12节段心肌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心尖四腔观测量右室基底部横径(D1)、右室中部横径(D2)、右室长径(D3);2D-STI技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2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结果与CRT术前比较,CRT有反应组CRT术后6个月LVEDd、LVEDV、LVESV显著减小,LvEF显著增加,左室12节段Ts—SD显著减小,而CRT无反应组CRT术后6个月上述参数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与CRT无反应组比较,CRT有反应组CRT术前右室径线D1、D2、D3无显著差别,而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则显著较高;CRT有反应组术后6个月与CRT术前比较,右室径线D1、D2、D3显著减小,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显著增高,而CRT无反应组CRT术前后上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T有反应组CRT术前后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应变及应变率均与左室12节段Ts—S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RT治疗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右室重构及收缩功能,CRT术前将CHF患者右室功能指标纳入遴选标准可能有助于提高CRT治疗的有效性。
陈金玲姜凤霞曹省宋宏宁郭瑞强
关键词:心室功能再同步化治疗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房功能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RT-3DE分别测量28例CHF患者和31例正常人的左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
刘一郭瑞强陈金玲曹省姜凤霞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