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感器
  • 7篇传感
  • 7篇传感器
  • 5篇电化学
  • 3篇电流
  • 3篇氧传感器
  • 3篇纳米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剂
  • 3篇电流型
  • 2篇氧气传感器
  • 2篇透气
  • 2篇炼胶
  • 2篇炼胶机
  • 2篇硫酸
  • 2篇硫酸钠
  • 2篇开放式炼胶机
  • 2篇过滤膜
  • 2篇防水透气
  • 2篇铂纳米颗粒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9篇孙庚志
  • 8篇华凯峰
  • 8篇王玉江
  • 7篇吕翔宇
  • 5篇徐建波
  • 3篇刘世伟
  • 2篇李翠玲
  • 1篇吴旭云
  • 1篇周永清
  • 1篇张丽英
  • 1篇李杰
  • 1篇聂春燕
  • 1篇李海富
  • 1篇王丽荣
  • 1篇马亚杰

传媒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计测技术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型氧传感器及测氧仪的研究和开发
华凯峰张丽英吕翔宇王玉江王丽荣李杰吴旭云聂春燕李海富孙庚志刘世伟
该研究组开展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有近二十年历史,在基础理论、技术和应用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承担国家攻关、军工和省科委重点项目。迄今为止已研制出CO、H_2S、SO_2、NO、NO_2、偏二甲肼...
关键词:
关键词:氧传感器测氧仪
控制电位电解型氯气传感器的研究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加,对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对大气污染、工业废气的监控以及对人居住环境质量的检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人们对气体检测手段中,电流型气体传感器既能满足一般检测中对灵敏度和准确性的需要,又具有体...
孙庚志
关键词:碳纳米管催化剂气体检测
电流型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气体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将气体浓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直观显示出来,在大气污染防治、生产生活环境检测、医疗卫生等部门广泛应用。文中重点对各类电流型气体传感器的检测机理、结构、材料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检测该类气体传感器重要性能、指标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一些新型材料在电流型气体传感器的应用以及该类气体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徐建波周永清孙庚志马亚杰华凯峰王玉江
低浓度电流型氧传感器的研究
合成了纳米级铂催化剂,同时利用AFM,XRD和SEM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氧气电化学还原的研究.在极限电流控制范围内,氧气浓度为7×10-6~5010×10-6时,传感器的灵敏度为381nA/10-6,O2气体浓度与响...
孙庚志华凯峰吕翔宇徐建波王玉江
关键词:铂纳米颗粒氧气传感器铂催化剂电化学还原
文献传递
电化学CO传感器防水透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CO传感器过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质量浓度为60%四氟乳液为成膜材料;采用氧化锌,氧化镁或氧化铝;硫酸钠或硫酸镁;活性炭;无水乙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器械选用开放式炼胶机;经过预处理,成膜过程,后处理和功能...
王玉江刘世伟李翠玲孙庚志华凯峰吕翔宇
文献传递
低浓度电流型氧传感器的研究
2006年
合成了纳米级铂催化剂,同时利用AFM,XRD和SEM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氧气电化学还原的研究。在极限电流控制范围内,氧气浓度为7×10-6-5010×10-6时,传感器的灵敏度为381nA/10-6,O2气体浓度与响应信号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孙庚志华凯峰吕翔宇徐建波王玉江
关键词:铂纳米颗粒电流型低浓度氧气传感器
电化学CO传感器防水透气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CO传感器过滤膜的制备方法。采用质量浓度为60%四氟乳液为成膜材料;采用氧化锌,氧化镁或氧化铝;硫酸钠或硫酸镁;活性炭;无水乙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器械选用开放式炼胶机;经过预处理,成膜过程,后处理和功能...
王玉江刘世伟李翠玲孙庚志华凯峰吕翔宇
文献传递
甲醛气传感器Pt-Fe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甲醛气传感器Pt-Fe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配制氯铂酸与氯化铁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的二甲基甲酰胺,用硼氢化钠溶液还原得沉淀物洗涤,在真空烘箱内干燥即可制成甲醛气传感器Pt-Fe复合催化剂。用此方法制...
王玉江徐建波吕翔宇华凯峰孙庚志
文献传递
电化学毒气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毒气传感器。它包括:传感器电极引线(5);气体扩散孔(6);气体分压孔(7);注液渗液孔(8);工作电极(9);参比电极(10);辅助电极(11);贮液槽(12);传感器下保护盖(16);还包括如下结...
华凯峰孙庚志王玉江吕翔宇徐建波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