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璐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高位胆管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对高位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高位胆管癌随机分成三组,A组27例(PTCD)、B组39例(125I粒子)及C组12例(PTCD+125I粒子),通过观察术前术后总胆红素的改变、肿瘤大小的变化及患者的生存率,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胆管癌的疗效。结果术后半月A,B,C三组总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81.5%(22/27),66.7%(26/39),83.3%(10/12),A,B两组及B,C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一年三组(CR+PR)分别为29.6%(8/27),74.4%(29/39),75.0%(9/12),A,B两组及A,C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B组为89.7%,82.1%,C组为91.7%,83.3%,明显高于A组的59.3%,33.3%(P<0.05)。结论对高位胆管癌,125I放射性粒子有治疗作用,PTCD术为姑息性治疗,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PTCD术可取得更佳效果。
- 曹贵文崔新江宁厚法孙莉宁孙璐杨莉莉
- 关键词:PTCD高位胆管癌
- KMG在介入洽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KMG)应用于介入治疗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8例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部用海藻酸钠微球(KMG)加化疗药物行化疗栓塞术。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其手术切除率。结果:18例病人中介...
- 王秀春曹贵文孙顺吉孙业全宁厚法孙璐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治疗化疗栓塞术
- 文献传递
-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27例、B组(125I粒子)39例及C组(PTCD+125I粒子)12例,通过观察术前术后总胆红素的改变、肿瘤大小的变化及患者的生存率,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胆管癌的疗效。结果术后半个月,A,B,C 3组总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81.5%(22/27),66.7%(26/39),83.3%(10/12),A,B两组及B,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1年3组(CR+PR)分别为29.6%(8/27),74.4%(29/39),75.0%(9/12),A,B两组及A,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B组为89.7%,82.1%,C组为91.7%,83.3%,明显高于A组的59.3%,33.3%(P<0.05)。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125I放射性粒子有治疗作用,PTCD术为姑息性治疗,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PTCD术可取得更佳效果。
- 崔新江曹贵文宁厚发王秀春孙顺吉孙莉宁孙璐
- 关键词:PTCD肝门部胆管癌
-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经CT或DSA证实为肝癌,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125I粒子和TACE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TACE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观察分析肿块大小、AFP指标变化及患者的生存时间,分析单纯应用TACE术和联合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内照射治疗肝癌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计算两组的有效率百分比及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查,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E术与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使肿瘤体积缩小,AFP降低,患者生存时间延长,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 孙璐曹贵文宁厚法王秀春孙顺吉
-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原发性肝癌TACE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