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贻铃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岩石力学参数特征被引量:20
- 2001年
- 应用三维加压岩心实验室测试方法和长源距声波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研究了三肇地区扶杨油层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特征 ,建立了动、静态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油田中应用的主要是静态力学参数 ,但静态参数的测定费用较大 ,因此 ,在长源距声波测井资料解释处理获得动态参数以后 ,运用所建立的岩石动、静态力学参数关系式 ,就可以求得三肇凹陷的岩石静态力学参数。
- 孙贻铃王秀娟周永炳
- 关键词:岩石力学参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水力压裂
- 大庆长垣西部低渗透储层裂缝、地应力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采用岩心描述、样品测试、地球物理方法解释等多种手段、技术系统研究了大庆长垣西部萨葡高油层天然裂缝及现代地应力场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了研究区套管损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控制适当压裂规模、保持合理注水压力,才能有效预防套管损坏,实现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经济、有效和可持续开发。
- 王秀娟赵永胜杨学保孙贻铃迟博
- 关键词:套管损坏低渗透储层低渗透油田地球物理方法
-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凝析气藏及成因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根据葡西油田开发试验区的钻井、生产动态和实验分析资料,探讨了葡西油田产凝析油的问题,通过解剖葡西试验区单砂体分布,在搞清油气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PVT实验资料进一步分析认为葡西试验区局部存在的小气顶为凝析气藏,且以产气为主,仅产极少量凝析油。挥发性黑油类型的存在说明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油藏和凝析气藏是同源的,凝析气藏为原生油藏压力下降至饱和压力脱出溶解气后再次运移、集聚而成。葡西油田葡萄花油藏类型以油水同层油藏为主,局部存在凝析气藏。
- 牛彦良周永炳刘国志陈国勋孙贻铃
- 关键词:葡西油田凝析气藏凝析油
- 大庆外围低渗透储层裂缝与地应力研究被引量:65
- 2004年
- 采用野外露头、岩心描述、裂缝磁定向等方法研究低渗透油田不同类型裂缝的发育程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储层的渗流响应。综合应用差应变、波速各向异性岩心应力测试技术和测井解释技术 ,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和现场微地震监测等手段对地应力分布进行描述 ,并对大庆油田地应力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同时 ,在地应力及裂缝对油田注水开发中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 王秀娟杨学保迟博孙贻铃刘卫丽
- 关键词:地应力井网部署应力敏感
-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油田储层裂缝及地应力特征被引量:20
- 1999年
- 在大量裂缝发育特征的观察和统计工作基础上,结合油田开发动态和古构造发育史分析等,应用岩芯古地磁定向、差应变和波速各向异性等研究方法,结果认为三肇地区扶杨油层发育的裂缝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多具高倾角,并可构成规模较大的主裂缝,其在油田注水开发中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分析表明,裂缝发育的密度与砂层的厚度成反比,与构造曲率成正比。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为北西西向,近东西向裂缝为油田最有效裂缝组系。
- 王秀娟孙贻铃迟博周淑华
- 关键词:扶杨油层地应力大庆油田储层油田
- 海拉尔盆地潜山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
- 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气藏,由于其缝、洞储层的复杂性,造成油藏开发难度大,油藏开发状态不均衡、产油含水变化规律复杂等问题制约了油田开发效果。为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开展了潜山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本文...
- 孙贻铃韩令春陈淑利韩德金杜朋举徐磊张荻楠
- 关键词:潜山油藏水平井海拉尔盆地
- 浅析裂缝对潜山油藏油水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以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为例,通过裂缝平面分布特征、裂缝孔渗特征、开发井初期产能等方面分析,对苏德尔特潜山油藏裂缝发育特征与油水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缝发育程度与潜山油藏储层含油性具有正相关性,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原油在圈闭内的运移与聚集,裂缝性储层纵向发育的非均质性决定了同一断块内不同井区油水界面的差异分布,裂缝在空间的不连通性造成断块内孤立分布的裂缝性储层发育区保存原有的地层水状态。分析裂缝对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油藏油水分布的作用,对于类似地质条件基岩潜山油藏评价及开发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苏向光孙贻铃
-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油水分布
- 海塔盆地W次凹砂砾岩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成因
- 2024年
- 在海塔盆地W次凹铜钵庙组砂砾岩储层发现了多口高产井,但井间试油产量差异大,试验区开发效果较差。为明确砂砾岩储层主控因素,预测优质储层展布,通过对比开发效果较好的T凹陷铜钵庙组砂砾岩储层岩石类型、孔隙发育特征的差异,明确了次生孔隙发育程度是影响两个油田生产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厘清了影响物性的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沉积类型、岩石特征、成岩阶段、酸碱性流体以及不整合淋滤是控制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铜钵庙组砂砾岩储层次生溶蚀经历不整合淋滤、有机酸溶蚀、碱性地层水等多轮次的成因模式。明确了在铜钵庙时期满盆含砂背景下砂砾岩储集空间的演化历程,落实了在剥蚀不整合之下、环洼槽近源背景的近断裂带及斜坡隆起区为次生孔隙发育带。
- 南金浩刘少然孙贻铃孔凡顺于东旭林彤
- 关键词:砂砾岩储层次生孔隙
- 三肇地区扶、杨油层裂缝和地应力分布特征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0年
- 应用岩心裂缝古地磁定向、X射线反射法、差应变、井壁崩落等方法对大庆外围油田扶、杨油层天然裂缝及古今地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指出裂缝、地应力发育特征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影响。
- 王秀娟孙贻铃庞彦明
- 关键词:地应力油气富集
- 海拉尔盆地乌南地区南一段地层断裂系统与油气成藏
- 乌南次凹是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的三级构造单元,具有断层复杂、油水关系变化快、油藏类型多样等特点。本文在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从古构造演化与断裂期次分析入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断裂对油气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
- 高锋孙贻铃高兴友袁勇
- 关键词:古构造演化油气成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