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远 作品数:11 被引量:79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吉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气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一种微机用全数字移相触发器 被引量:2 2001年 提出了一种由微机数据总线直接控制的全数字化移相触发电路 ,并阐述了其电路原理及微机接口设计。实验证明该触发器具有移相范围宽、线路简单、控制方便。 张春雨 孙鹏远 孙淼关键词:微机 数字移相 数字触发 数字接口 步进电动机的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6 2000年 介绍了一种步进电动机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方案 ,设计了步进电动机非线性自适应位置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所得闭环系统对电动机运行参数的变化和负载干扰有良好自适应性 ,而且调节精度高 ,动态响应快 ,无超调。 段英宏 孙慎言 孙鹏远关键词:步进电动机 非线性控制 自适应控制 位置控制 基于观测器的直流伺服电机速度控制 被引量:6 2004年 针对直流伺服电机速度控制中经常出现的电机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现象,将外来的扰动转矩和由电机参数变化产生的扰动转矩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等效外来扰动转矩观测器,并基于此观测方法,进而采用电流反馈控制消除观测误差。给出了该速度控制方法的详细推导过程。仿真数据验证了其切实有效性。 康健 孙鹏远 解小华 赵连友关键词:观测器 直流伺服电机 速度控制 电流反馈 汽车主动悬架的约束预测控制 被引量:12 2002年 约束预测控制的最大优点之一是能优化被控系统的性能指标 ,并显式地处理被控系统的约束条件 ,使之动态满足。以某二自由度四分之一车为例 ,讨论了汽车主动悬架的约束预测控制 (CMPC)问题 :依次给出了状态反馈方法和输出反馈方法 ,并基于预测控制的滚动实施策略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约束预测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 ,CMPC主动悬架能在确保操纵稳定性和保持较小作动力的情况下 ,满足悬架系统的输出约束 ,同时控制输出得以优化 。 孙鹏远 陈虹 康健 郭孔辉关键词:主动悬架 约束预测控制 自适应 基于RS-485总线的高压设备智能试验台 被引量:1 2003年 阐述了一种以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LC为控制核心实现远程控制,以及基于RS-485总线进行数据采 集的图形控制高压设备试验台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结果表明,该套设备使用简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 宋大维 崔友 孙鹏远 孙慎言关键词:工业控制计算机 PLC RS-485 VC++6.0 主动悬架系统的鲁棒干扰抑制:一种多目标控制方法 本文以汽车主动悬架控制为例提出了约束系统的鲁棒干扰抑制问题,并利用概率分布将其描述为一个多RMS增益目标的控制问题.在多目标控制和LMI理论框架下,给出该问题的一个最优状态反馈解.最后,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解决汽车主动悬架... 马彦 赵桂军 孙鹏远 郭孔辉关键词:多目标控制 主动悬架 文献传递 网络资源链接 缸内直喷汽油机共轨系统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降低缸内直喷汽油(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发动机共轨系统的轨压波动,同时减少共轨系统结构参数实验标定的工作量,提出了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共轨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GT-suite搭建了GDI共轨系统模型,该模型主要由高压泵模型、共轨管模型、喷油器模型及低压泵模型组成;其次,通过动力学特性分析了共轨管体积、阻尼孔直径对共轨压力波动及上升时间的影响,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然后设计了基于前馈和反馈相结合的共轨压力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以共轨压力波动及上升时间为目标函数,以阻尼孔直径和共轨管体积为优化变量,提出了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共轨系统多结构参数优化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胡云峰 王长勇 于树友 孙鹏远 陈虹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 结构参数优化 闭环控制 遗传算法 基于LMI优化的主动悬架多目标控制 被引量:14 2006年 首先将汽车主动悬架的控制问题归结为有时域硬约束的鲁棒干扰抑制问题.在多目标控制框架下,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H_2/广义H_2混合控制策略:利用广义H_2范数描述系统的时域硬约束,同时选择H_2范数最小化系统的性能输出,最终将系统的控制律归结为求解具有LMI约束的半定规划问题.以半车模型为例设计了主动悬架控制器,并给出了较全面的分析和仿真结论.最后利用快速原型(RCP)和硬件在回路仿真(HILS)一体化技术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陈虹 马苗苗 孙鹏远关键词:主动悬架 时域硬约束 硬件在回路仿真 基于RS-485总线的配电变压器智能试验台 被引量:1 2004年 概述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配电变压器智能试验台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该试验台软件的编制,并给出了测试结果的对比实例。 宋大维 孙鹏远 李延彬关键词:变压器 工业控制计算机 H_2和H_∞主动悬架统一的理论框架与比较 被引量:22 2003年 以 2自由度 1/ 4车模型为例在鲁棒控制理论的统一框架下讨论H2 和H∞ 主动悬架的设计 ,并采用结构奇异值法和加权最坏RMS增益法对其鲁棒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陈虹 赵桂军 孙鹏远 郭孔辉关键词:主动悬架 H∞控制 鲁棒性能 H2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