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月鹏

作品数:104 被引量:340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8篇银屑
  • 58篇银屑病
  • 33篇蜈蚣
  • 32篇蜈蚣败毒饮
  • 19篇中医
  • 14篇中药
  • 12篇细胞
  • 9篇通路
  • 9篇皮损
  • 8篇寻常型
  • 8篇治疗银屑病
  • 8篇疗效
  • 7篇寻常型银屑病
  • 6篇皮炎
  • 5篇信号
  • 5篇信号通路
  • 5篇银屑病患者
  • 5篇疗效观察
  • 5篇滤泡辅助性T...
  • 5篇模型鼠

机构

  • 98篇黑龙江中医药...
  • 66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黑龙江省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北海市皮肤病...

作者

  • 101篇安月鹏
  • 75篇杨素清
  • 19篇王姗姗
  • 15篇张晴
  • 12篇刘畅
  • 10篇袁锐
  • 10篇闫景东
  • 5篇张艳红
  • 5篇张海龙
  • 4篇石光煜
  • 4篇周妍妍
  • 3篇王俊志
  • 3篇王松岩
  • 3篇周兢兢
  • 2篇张莹莹
  • 2篇贾丽丹
  • 2篇王宇
  • 2篇王宇
  • 2篇王玉玺
  • 2篇张杨

传媒

  • 8篇中国中医药信...
  • 8篇辽宁中医药大...
  • 6篇中医药学报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环球中医药
  • 4篇中医药导报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四川中医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成才之路
  • 2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中医药信息

年份

  • 5篇2025
  • 14篇2024
  • 16篇2023
  • 19篇2022
  • 1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风热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风热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银屑病风热证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95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蜈蚣败毒饮治疗,方药组成:蜈蚣3 g,乌梢蛇20 g,紫草30 g,鬼箭羽30 g,土茯苓30 g,防风10 g,甘草10 g。对照组口服消银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56 d。观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抑郁、焦虑、病耻感、心理弹性自评量表判定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对照组治疗前(16.81±8.51)分,治疗后(5.35±2.07)分;治疗组治疗前(15.35±7.79)分,治疗后(9.69±4.59)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20.25±6.71)分,治疗后(5.31±3.96)分;对照组组治疗前(19.83±7.53)分,治疗后(9.78±6.6)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58.71±16.35)分,治疗后(25.72±10.73)分;对照组治疗前(55.39±14.91)分,治疗后(37.72±12.68)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被歧视感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3.25±2.71)分,治疗后(0.98±0.52)分;对照组治疗前(3.94±2.86)分,治疗后(2.56±1.60)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羞愧感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4.85±2.14)分,治疗后(1.73±0.97)分;对照组治疗前(4.29±2.78)分,治疗后(2.56±1.53)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27.85±9.53)分,治疗后(59.35±23.30)分;对照组治疗前(29.34±8.81)分,治疗后(40.69±17.32)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和消银胶囊均可降低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病耻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
杨素清周兢兢张晴安月鹏
关键词:银屑病蜈蚣败毒饮消银胶囊病耻感
司库奇尤单抗跟踪治疗SAPHO综合征1例
2025年
患者女,34岁,因病毒感染后出现掌跖及全身泛发脓疱疹,伴胸骨、上臂等多关节疼痛半年。患者先后被误诊为手癣、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等,分别经抗真菌药、维A酸类药、米诺环素、洛索洛芬钠、夫西地酸等药物干预,脓疱样皮疹及关节痛虽可暂时缓解,但皮疹无法完全消退;以胸骨疼痛为主的全身多发性、持续性关节疼痛,累及关节不断增多。修正诊断为SAPHO综合征,给予司库奇尤单抗300 mg皮下注射进行密集期治疗后疾病好转,但停药2个月后病情仍复发,患者除以往的脓疱、关节痛外,出现毛囊炎性丘疹,重新启用司库奇尤单抗控制病情,达到临床治愈后以150 mg的剂量每月1次皮下注射,维持治疗,经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刘晓宇安月鹏张晴杨素清
关键词:SAPHO综合征脓疱胸骨复发
杨素清教授运用角药治疗掌跖脓疱病经验被引量:3
2021年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结合其病因病机和组方用药特点,基于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苍术、薏苡仁,蜈蚣、紫草、鬼箭羽,土茯苓、菝葜、乌梅,茯苓皮、陈皮、桑白皮五组角药,从外感六淫之“湿”、脏腑之“脾”、传承经验之“毒、瘀”、中药研究之“现代药理”、取类比象之“以皮达皮”等不同治疗思路阐述,总结杨素清教授运用角药治疗掌跖脓疱病临床经验,分析杨素清教授治疗掌跖脓疱病的辨治理论和用药风格,进而挖掘其以角药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独特经验思想和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掌跖脓疱病填补一隅。
张艳红安月鹏石光煜
关键词:角药掌跖脓疱病用药特点取类比象
中药有效成分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具有维持皮肤平衡的功能。在银屑病中,细胞凋亡障碍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传统中药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具有调控作用,以抑制银屑病表皮过度增殖、促进表皮正常分化、维护表皮稳态,且具有不良反应少、作用靶点多的优势。因此,该文对中药中多种有效成分通过干预相关因子、信号通路等以诱导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中药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
曹爽安月鹏刘树民杨素清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凋亡银屑病中药有效成分
Th22细胞分化机制、表型特点及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和相关中药组分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银屑病是免疫相关性和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红斑、鳞屑等皮损为主要临床特征。免疫失衡状态下,T细胞经促炎因子激活后释放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循环,最终形成正反馈炎症通路,被认为是导致炎症性皮损发生的重要机制。Th22细胞是一类新被鉴定的辅助性CD4+T细胞亚群,以核内芳香烃受体转录依赖、高表达趋化因子受体、特征性分泌白细胞介素22为主要特征。Th22细胞作为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相关的T细胞免疫网络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自身及其所介导的免疫通路上的各项因子的表达异常均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密切联系。中药治疗银屑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黄芩苷、丹酚酸、雷公藤红素等中药组分,通过调节和干预Th22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通路内相关因子,协同多种机制抑制皮肤组织内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炎症因子过表达,达到对银屑病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林立王姗姗安月鹏刘畅杨素清
关键词:TH22细胞银屑病丹酚酸
蜈蚣败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蜈蚣败毒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寻常型银屑病(风热证)患者143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蜈蚣败毒饮,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分值及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PASI分值在疗后28天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疗后5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症候分值在疗后56天改善明显。结论:蜈蚣败毒饮可降低银屑病患者的PASI分值,改善临床症状。
杨素清周兢兢安月鹏
关键词:银屑病蜈蚣败毒饮PASI评分中医症候
金蝉止痒胶囊对胆碱能性荨麻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影响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观察金蝉止痒胶囊对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近远期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改善情况以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2019年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和对照组3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模拟剂),治疗期1个月,观察随访期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随访1个月时记录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以及症状评分[包括临床症状评分和荨麻疹活动性评分法(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评分]。结果:最后完成试验并纳入统计的受试者为57例,其中试验组29例(脱落1例)、对照组28例(脱落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和随访1个月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1个月和随访1个月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显著降低,症状评分显著减少,且分别与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和随访1个月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以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和随访1个月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降低、症状评分减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得出金蝉止痒胶囊能显著降低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并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李怀军张雪冰袁星星安月鹏刘成祥
关键词:胆碱能性荨麻疹近远期疗效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银屑病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2年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诱发因素多与环境、遗传、免疫、代谢等相关。近年来,银屑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因其难愈性、复发性已成为医学界的关注焦点。临床应重视银屑病共病的影响,突破对皮肤、指甲、关节炎等受损部位的局限性研究。银屑病与抑郁症有共同的发病因素、机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缓解精神紧张、情绪焦虑症状,故可改善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未来,银屑病与抑郁症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方向。
杨素清邢国庆安月鹏
关键词:银屑病抑郁症发病因素
从肝脾肾三脏论治银屑病被引量:3
2023年
银屑病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多病因的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疾病。近年来银屑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中医基于藏象学说,从脏腑辨治的角度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肝主情志”“脾为后天之本”“久病及肾”等中医理论在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治疗上以疏肝、健脾、补肾为基本方法,同时灵活搭配凉血、化湿、祛瘀等药物,常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从肝、脾、肾三脏讨论银屑病的论治,旨在阐明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为银屑病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和选择。
孙一平杨素清安月鹏王宇
关键词:银屑病
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损伤蛋白质组学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与分析蜈蚣败毒饮干预转基因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损伤的差异蛋白。方法转基因银屑病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蜈蚣败毒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进行药物灌胃、皮肤损伤取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FASP酶解、TMT标记、质谱分析、GO功能注释、KEGG通路注释、富集分析、蛋白质聚类分析等对各组样本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通过综合蛋白质定性、定量结果及蛋白质聚类分析,提取蜈蚣败毒饮干预后特异性交叉蛋白。结果共筛选出蛋白质总数6092个,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上调蛋白456个,下调蛋白172个,最终综合分析出特异性交叉蛋白4个。结论重组人蝶呤甲醇胺脱水酶1(登录号P61458)、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34(登录号Q99N91)、锌指蛋白488(登录号Q5HZG9)和N-乙酰基化α-酸性二肽酶(登录号G3UWC2)4个蛋白可能通过调控相关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微血管功能,在蜈蚣败毒饮干预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安月鹏郑楠杨素清
关键词:蜈蚣败毒饮银屑病转基因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