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术后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胆管
  • 4篇手术
  • 4篇内镜
  • 3篇胆管造影
  • 3篇胆总管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造影
  • 3篇引流
  • 3篇造影
  • 3篇逆行
  • 3篇结石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管造影术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机构

  • 6篇百色市人民医...
  • 4篇中山市人民医...
  • 2篇广东省中山市...
  • 2篇广西百色市人...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15篇岑川
  • 6篇阮巍山
  • 5篇刘烨琳
  • 3篇翟刚
  • 3篇林宏凯
  • 3篇王运成
  • 2篇高燕萍
  • 1篇陈萍
  • 1篇黄聪武
  • 1篇刘倩怡
  • 1篇邓修民
  • 1篇潘正故
  • 1篇王运成
  • 1篇王运成
  • 1篇翟刚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广州医药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穿刺胆道造瘘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研究
王运成潘正故岑川黄显壮陈萍翟刚卢民泽莫佩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PCR项目来源:百色市科技局项目(编号:百科20184413)。项目背景:肝内外胆管结石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手段仍以手术为主。传统手术方式:1、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2、胆肠吻合术。3、...
关键词: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腹腔镜
自制平台腔镜下经肛辅助入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自制操作平台腔镜下经肛辅助入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腹腔镜TME,观察组使用自制平台腔镜下经肛入路与经腹结合TME。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切除直肠标本病理学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相关费用;随访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复发和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直肠长度、肿瘤远端切缘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直肠系膜完整度及切缘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费用、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各失访2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且随访期间两组无复发和死亡情况发生。结论自制平台腔镜下经肛辅助入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与腹腔镜TME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直肠情况相当,但前者具有术中失血量小、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等多种优点,值得推广。
王运成翟刚岑川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
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乳头乳晕对术后疗效、上肢功能及外观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乳头乳晕对术后疗效、上肢功能及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8年5月40例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的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情况,采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 scale,DASH)评估。比较两组术后乳房外观满意度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及活动受限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缺血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效果好、与传统根治术相比,对上肢功能损伤较小、美容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黄毅敏向炳辉王小锋岑川邓永康
关键词:保留乳头乳晕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RCP联合LC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手术成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4.00%,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76.00%,均高于对照组(80.00%、54.00%),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8.00%,较对照组(24.00%)低,P<0.05。结论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更好,结石清除率高、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阮巍山岑川林宏凯刘烨琳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改良双通道吻合法在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改良双通道吻合法(DTR)在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96例近端胃癌患者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观察组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改良DTR。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分析数据。围手术期指标、营养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4%s.27.1%,P<0.05)。结论改良DTR在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与腹腔镜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对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
翟刚邓修民岑川黄锋黄显壮王运成
关键词:胃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营养状况
双管引流在直肠癌Dixon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Dixon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或称经腹直肠癌切除术)中采用双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2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ixon手术,根据术中放置引流管不同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双管引流(经肛门放置肛管引流、经左下腹壁于盆腔骶前放置引流管),对照组给予单管引流(经左下腹壁于盆腔骶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及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直肠癌Dixon术中采用双管引流,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岑川
关键词:直肠癌DIXON手术双管引流
透明帽辅助胃镜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透明帽辅助胃镜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透明帽辅助胃镜ERCP,插管成功者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或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经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内引流术(EMBE)、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ERBD)等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插管造影全部成功,成功率100.00%,14例患者行EST术,4例行EPBD术,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净,取净率为100.00%;1例胆管癌行EMRE术,1例胆道术后胆管狭窄行ERBD术,发生1例高淀粉酶血症,未出现消化道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在接受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时,透明帽辅助胃镜有利于提供良好的术野,便于空肠袢内进镜,提高胆管插管成功率,利于结石清除,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保障手术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阮巍山岑川刘烨琳高燕萍
关键词:胃切除术胆管疾病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是指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餐后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等临床症状,是十二指肠雍积症最常见的病因。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导致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变小。X线钡餐造影和腹部彩色超声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内科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失败者可首选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或屈氏韧带松解下移术。此文主要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SMAS作一综述。
岑川黄聪武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超声内镜联合ERCP对胆总管疾病的诊疗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胆总管疾病超声内镜联合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胆总管疾病患者50例,均接受超声内镜、ERCP、手术病理,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超声内镜、ERCP单独、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内镜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88.5%(23/26),特异度为91.7%(22/24),准确度为90.0%(45/50),阳性预测值为92.0%(23/25),阴性预测值为88.0%(22/25)。ERCP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80.8%(21/26),特异度为95.8%(23/24),准确度为88.0%(44/50),阳性预测值为95.5%(21/22),阴性预测值为82.1%(23/28)。超声内镜联合ERCP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96.2%(25/26),特异度为91.7%(22/24),准确度为94.0%(47/50),阳性预测值为92.6%(25/27),阴性预测值为95.7%(22/23)。超声内镜、ERCP联合检查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胆总管疾病超声内镜联合ERCP检查的诊疗价值较单独检查高。
刘倩怡阮巍山岑川
关键词:胆总管疾病超声内镜ERCP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被引量:8
2017年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烧伤整形、普外科及骨科等多个临床学科领域,适用于各类慢性溃疡、急性软组织缺损及外科手术切口裂开或感染等,并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对于创面封闭负压引流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岑川王运成
关键词:伤口愈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