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维春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人参、西洋参花药超低温保存对花粉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3年
- 超低温保存是花粉长期保存的理想途径,迄今已有多种植物的花粉在液氮中保存成功。本文以珍贵濒危药用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和西洋参(P.quinquefolium)为材料,探讨了这两种植物的花粉在液氮中超低温保存后的效果。
- 张连学常维春魏云洁柳丽王英平钱树文
- 关键词:人参西洋参花粉花药超低温保存
- 农田土壤与高产人参腐殖土壤的理化性状对比研究被引量:22
- 1990年
- 为了改变伐林栽参的生产方式,实行“参农轮作”,以促进山区、半山区和平原地区农村参业生产的发展,并保护林业资源和生态平衡。我们通过农田土壤与高产人参腐殖土壤理化性状对比研究,找出两者的差异,以便用人工手段,将农田调控到高产人参所需的立地条件,并进行田间试验,为农田栽参提供科学依据。
- 于德荣赵寿经曹秀英常维春金虎山赵立波尤伟
- 关键词:农田土壤理化性状
- 缺锌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被引量:8
- 1991年
- 人参缺锌后,叶片严重失绿,光合速率下降,干物质积累减少,植株弱小,产量可降低40%以上,优质率降低17%以上。人参缺锌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有效锌供应不足。叶面喷施0.2%和0.5%的硫酸锌可有效防治人参缺锌症,喷施时期以展叶后至绿果期为宜。
- 张连学常维春赵立波曹秀英孔祥义王雁春
- 关键词:人参缺锌症
- 平贝母栽培技术(2)
- 1999年
- 2形态特征平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为须根,一般30~50条,长4~6cm,粗0.03~0.1cm,茎分为地下鳞茎和地上茎两部分,地下鳞茎扁圆盘状,由2~3个鳞瓣抱合而成,成龄平贝母的鳞茎(5年生)直径一般约1.5~3.5cm,鲜重3~6...
- 刘兴权常维春
- 关键词:平贝母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 平贝母栽培技术(4)被引量:2
- 1999年
- 刘兴权常维春刘鹏举
- 关键词:平贝母栽培技术选地施肥
- 伊贝母加工技术
- 1990年
- 伊贝母主产新疆,具有适应性强,产量和药效成分高等优点。近10年来,河北、陕弭、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分别引种栽培成功。伊贝母由于鳞茎较大,加工费时费工,加工程序亦较复杂,加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容易出现油粒、皱粒、黄皮等现象,严重影响质量、折干率及有效成分含量,因此研究掌握伊贝母加工技术十分重要。现将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 刘兴权常维春
- 关键词:贝母伊贝母中药材
- 平贝母栽培技术(5)
- 2000年
- 刘兴权常维春刘鹏举
- 关键词:平贝母药用作物栽培技术播种移栽
- 伊贝母灰霉病防治试验初报被引量:2
- 1989年
- 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优良品种,以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功能。主产新疆伊犁、塔城等地区,近年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省已引种成功。伊贝母灰霉病为地上茎主要病害之一,感病后使伊贝母地上茎早期枯萎,造成减产。伊贝母灰霉病属于半知菌,为一种真菌性病害,分生孢子梗直立,长0.2~1.0mm宽0.011~0.013mm,淡褐色至褐色,具隔膜,顶部树枝状分枝;
- 刘兴权常维春高显忠刘鹏举朱桂香钱素文
- 关键词:伊贝母FRITILLARIA贝母属清热润肺LILIACEAE
- 人参生理性病害——花叶病的研究(Ⅰ)被引量:4
- 1994年
- 人参花叶病是近些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病害。随着人参生产面积和栽参区域的不断扩大,人参花叶病的发展有加重趋势。目前各人参产区均有发生,严重者达80%以上,现已成为影响某些地区人参生产发展的限制性因子,是参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参花叶病迄今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我国以往的史料中亦未见记载,近年国内虽有少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病因探讨方面,缺少依据和系统性。为此我们对人参花叶病的病因、发病规律及其对人参生长发育及体内代谢的影响、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人参花叶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调查 明确人参花叶病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典型症状及发病规律是探讨人参花叶病致病原因和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重要前题。为此,我们首先对人参花叶病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田间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 (一)
- 常维春赵立波张连学
- 关键词:生理性病害营养诊断
- 伊贝母引种栽培技术被引量:7
- 1991年
- 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 flora Sohrek)以鳞茎入药,是治疗气管炎、肺气肿等病的常用药。由于其适应性强,个体发育快,产量高,质量好,是国产28种贝母中深受人们欢迎的一种。
- 常维春刘兴权刘鹏举高显忠钱素文
- 关键词:伊贝母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