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肾移植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术后
  • 2篇血脂
  • 2篇移植受者
  • 2篇肾移植受者
  • 2篇肾移植术
  • 2篇肾移植术后
  • 2篇受者
  • 2篇洗液
  • 2篇免疫抑制剂
  • 2篇耐药
  • 2篇克雷伯菌
  • 2篇供者
  • 2篇灌洗
  • 2篇灌洗液
  • 2篇肺炎克雷伯
  • 2篇肺炎克雷伯菌
  • 1篇蛋白尿

机构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应亮
  • 10篇邱丰
  • 5篇张明
  • 4篇周智华
  • 4篇刘炜
  • 4篇李大伟
  • 3篇凌建煜
  • 3篇王亚伟
  • 2篇武昊宇
  • 1篇倪兆慧
  • 1篇陆任华
  • 1篇张建军
  • 1篇陈小松
  • 1篇李鹤
  • 1篇董莉
  • 1篇黄佳颖
  • 1篇吴连明
  • 1篇姚秋英
  • 1篇俞超芹
  • 1篇张婷婷

传媒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肝脏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eneXpert联合灌洗液培养在肾移植供者来源CRKP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器官捐献供者来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的1120例器官捐献供肾临床标本的鉴定及培养结果。1120例供肾行灌洗液培养(无菌管送检);451例供肾行灌洗液培养(无菌管+双血培养瓶送检);729例除灌洗液培养外,术前加做灌洗液GeneXpert快速细菌耐药酶检测。结果:经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综合判定,供肾携带CRKP共21例(21/1120,1.88%)。GeneXpert检测729例标本中KPC阳性9例,实际携带CRKP为16例,敏感度56.3%,特异度100%,假阳性0,假阴性43.7%,ROC-AUC为0.781。GeneXpert单次耗时50~60 min。灌洗液培养(无菌管)检出CRKP阳性11例,敏感度52.3%,特异度100%,假阳性0,假阴性47.6%,ROC-AUC为0.762。灌洗液培养(厌氧瓶)检出CRKP 15例,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假阳性和假阴性均为0,ROC-AUC为1。灌洗液培养(需氧瓶)敏感度60%,特异度100%,假阳性0,假阴性40%,ROC-AUC为0.80。结论:Genexpert可以进行快速的CRKP筛查,耗时短,特异度高。可以作为CRKP快速筛查的重要手段。使用血培养技术(厌氧瓶)进行灌洗液CRKP检测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两种技术相结合既保证了CRKP检测的时效性,又能保证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李大伟高芳陈若洋吴佳晋应亮钟晨邱丰袁晓东张明
关键词:肾移植肺炎克雷伯菌灌洗液
拉米夫定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肾移植受者肝衰竭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肝衰竭的病因,观察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阳性者肾移植后肝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分析未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21例HBV感染肾移植受者和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18例HBV感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肝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对照组21例,经保肝及降低基础免疫抑制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1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者5例。治疗组18例,应用拉米夫定后16例肝功能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结论肝炎病毒感染与肾移植后肝衰竭密切相关,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肾移植后肝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陈小松邱丰张明刘炜应亮周智华夏强张建军凌建煜
关键词:肾移植肝衰竭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
卵巢癌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2024年
腹水是腹膜腔内的过量积液,主要由原发或转移性肿瘤表面裸露的毛细血管渗出导致。恶性肿瘤相关腹水占所有腹水类型的10%,其中又以卵巢癌最为常见。卵巢癌的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三位,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1]。绝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初诊时已出现广泛腹腔转移,大量腹水增加腹腔压力,引起不同程度恶心、呕吐、纳差、腹部胀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控制可进一步诱发心肺功能不全,危及生命。
李鹤张旭应亮茹丹丁忱欢俞超芹张婷婷徐莲薇董莉
关键词:卵巢癌腹水中西医结合
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和雷帕霉素及吗替麦考酚酯对肾移植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使用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288例首次尸体。肾移植且存活5年以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使用药物不同分为吗替麦考酚酯组(189例)、硫唑嘌呤组(79例)和雷帕霉素组(20例)。3组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第1、2天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之后改用口服泼尼松,若术后Scr降至200μmol/L以下始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组加用吗替麦考酚酯,体重50kg以下为1.0-1.5g/d,50-60kg或60岁以上为1.5g/d,70kg以上为2.0g/d;硫唑嘌呤组患者加用硫唑嘌呤2mg/(kg·d),术后6-12个月为1.5mg/(kg·d);雷帕霉素组加用雷帕霉素初次负荷剂量6mg,以后2mg/d。结果术后1个月时雷帕霉素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硫唑嘌呤组[100.0%(20/20)比81.0%(6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组与吗替麦考酚酯组[91.0%(172/189)]以及硫唑嘌呤组与吗替麦考酚酯组间高脂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替麦考酚酯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TC分别为(4.7±1.2)、(6.5±1.3)mmol/L;雷帕霉素组分别为(4.7±1.4)、(7.3±1.7)mmol/L;硫唑嘌呤组分别为(4.7±1.4)(6.4±1.4)mmol/L。吗替麦考酚酯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TG分别为(1.3±0.9)、(1.8±0.8)mmol/L;雷帕霉素组分别为(1.3±0.8)、(3.0±1.2)mmol/L;硫唑嘌呤组分别为(1.3±1.0)、(2.0±0.8)mmol/L。3组术后1个月TC和T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3组问TC和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高脂血症肾移植患者的治疗除降脂治疗和控制、调节�
应亮刘炜周智华王亚伟邱丰
关键词:肾移植高脂血症降脂治疗
肾移植术后供肾来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九例诊疗经验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供肾来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9例肾移植术后发生供肾来源CRKP感染供、受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526例受者中,共9例受者术后经细菌培养或肺炎克雷伯杆菌碳青霉烯酶(KPC)基因检测确诊为供者来源CRKP感染,感染率为1.71%。其中1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替加环素为主的治疗方案,受者死亡,其余8例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方案,8例受者均存活,1例行移植肾切除。8例联合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病例中,5例使用标准剂量(3.75 g/d),3例使用高剂量(7.5 g/d)。标准剂量组中1例受者因移植肾动脉吻合口破裂出血而切除,切除后改用高剂量方案继续治疗,受者长期存活;高剂量组3例受者移植物均正常存活。结论KPC酶基因检测联合灌洗液入血培养瓶培养是快速准确诊断CRKP感染的有效手段,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移植术后供肾来源CRKP感染的效果确切,增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剂量可提高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吴佳晋李大伟张明应亮钟晨陈若洋邱丰庄少勇武昊宇袁晓东
关键词:肾移植耐药菌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螺内酯在肾移植后蛋白尿中的应用
邱丰王亚伟刘炜应亮周智华凌建煜倪兆慧
心血管事件对心功能及心肌铁含量的影响——心脏磁共振在规律透析人群中的应用
目的心血管事件(CVD)是规律透析人群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主要1)探讨心血管事件对透析患者心脏结构、代谢及功能的影响;2)评估心脏磁共振(CMR)在透析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
韦月韩周航金海姣安东敖蕾陆任华应亮姚秋英黄佳颖吴连明牟姗
免疫抑制剂对移植术后血脂异常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心脑血管合并症是导致长期存活器官移植患者移植器官功能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导致心脑动脉硬化的诸多因素中,高脂血症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文章详细地论述了不同免疫抑制剂对血脂的影响,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环孢霉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等,最终发现吗替麦考酚酯是对血脂影响最小的药物之一。
应亮邱丰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血脂异常
尿流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前列腺增生所致的下尿路症候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Life-Tech尿流动力学检查仪常规行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及尿道测压,并测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及残余尿量;记录膀胱逼尿肌情况,膀胱顺应性和尿道外括约肌协调情况,应用A-G图、p-Q图及DS诊断BOO(膀胱出口梗阻)。结果本组患者427例,348例诊断为BOO,73例可疑,6例无BOO。其中伴膀胱低顺应性162例,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117例,尿道外括约肌功能失调148例,不稳定膀胱164例。随着BOO程度加重pdet-Qmax、popen、DS、IPSS积分及前列腺体积呈升高趋势,膀胱顺应性、Qmax呈下降趋势。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诊断评估中极其重要。BOO程度与pdet-Qmax、popen、DS、IPSS积分及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与膀胱顺应性、Qmax呈负相关。
周智华王亚伟应亮罗明邱丰
关键词:膀胱出口梗阻尿流动力学前列腺增生症
基于Eplet及EMS配型预测新生DSA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风险的研究
2020年
目的比较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错配数及不同类型错配评分预测肾移植术后发生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风险的效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74例肾移植受者及其供者的HLA高分辨配型错配数、Eplet错配评分及EMS错配评分。174例受者中,13例术后发生新生DSA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受者作为研究组,161例肾移植术后新生DSA阴性受者作为对照组。结合临床数据,分别评估三种方案预测肾移植术后发生新生DSA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风险的效力。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HLA配型错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0和6.65,P=0.5824);Total Eplet错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78和36.47,P=0.0876),Abver Eplet错配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3.33和17.07,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针对HLA-A的EMS评分(15.06和9.73,P=0.0425)、HLA-B的EMS评分(16.53和8.06,P=0.0468)、HLA-DQ的EMS评分(22.30和17.96,P=0.0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HLA-DR的EMS评分(23.99和13.85,P=0.13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ver Eplet错配评分及针对单个HLA位点的EMS错配评分能更好的预测肾移植术后发生新生DSA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风险。
吴佳晋张明李大伟应亮袁晓东邱丰瞿俊文陈若洋孙楠钟晨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急性排斥反应抗原表位供者特异性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