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敢军

作品数:78 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食管
  • 19篇手术
  • 17篇食管癌
  • 15篇外科
  • 11篇术后
  • 10篇切除
  • 9篇细胞
  • 9篇消化道
  • 9篇结肠
  • 9篇化道
  • 8篇代食管
  • 8篇外科治疗
  • 7篇动脉
  • 7篇肿瘤
  • 6篇心脏
  • 6篇主动脉
  • 6篇结肠代食管
  • 6篇并发
  • 6篇并发症
  • 5篇心肌

机构

  • 78篇武汉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8篇康敢军
  • 63篇黄杰
  • 36篇程邦昌
  • 31篇毛志福
  • 31篇谢颂平
  • 14篇林慧庆
  • 13篇江文洋
  • 13篇范国华
  • 12篇王志维
  • 11篇王土生
  • 10篇林道明
  • 10篇高尚志
  • 8篇夏军
  • 8篇耿庆
  • 8篇董平
  • 8篇胡浩
  • 7篇付印
  • 7篇肖永光
  • 7篇梁健
  • 6篇左涛

传媒

  • 10篇临床外科杂志
  • 6篇中国胸心血管...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首届全国食管...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度肺功能减退的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改善及手术并发症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重度肺功能减退患者肺叶切除手术前肺功能改善情况,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8年收治的35例重度肺功能减退患者术前处理后,肺功能指标FEV1和PaO2改善情况,并与同时期54例轻度或正常肺功能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重度肺功能减退组FEV1和PaO2分别从入院的(0.72±0.14)L、(64.28±6.93)mmHg增加为处理后的(1.06±0.20)L、(74.2±7.04)mmHg,P<0.001;两组患者总住院天数分别为(25.32±2.31)d和(18.74±1.76)d,P<0.001;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8.81±3.6)h和(3.05±0.90)h,P<0.001;低氧血症、心律失常、肺部感染、住院期间死亡率和总并发症率分别为48.1%、29.6%、33.3%、14.8%、59.3%和18.5%、11.1%、18.5%、0、31.1%,P值分别为0.005、0.038、0.138、0.04和0.016。结论:对重度肺功能减退的肺癌患者术前积极改善肺功,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但对肺功能严重减低的患者施行肺叶切除时,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的机率明显增加,术后死亡率较高。
廖志敏黄杰康敢军窦连峰刘华
关键词:肺癌肺叶切除肺功能并发症
食管癌手术中胃网膜右血管损伤的处理及预防
2018年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胃是食管癌外科治疗中消化道重建的首选替代器官。随着直线切割缝合器的应用普及,以胃网膜右血管供血的管状胃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游离或制作管状胃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偶有胃网膜右血管医源性损伤情况的发生而影响管状胃的血供。
康敢军谢颂平黄杰刘高利梁健付印
关键词:食管癌
miR-155和循环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4年
microRNA是一类近年来研究热门的微小RNA分子,在人类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家族成员miR-155和循环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日益深入而广泛,本文就miR-155和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多方面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江文洋康敢军谢颂平黄杰付向宁
关键词:MICRORNAMIRNAMIR疾病
创伤性膈疝41例诊治体会
2012年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分析41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受伤的原因、主要症状、体征、合并伤、辅助检查手段及手术情况。其中钝性伤30例,锐器伤11例。左侧膈疝31例,右侧膈疝10例。经腹手术3例,经胸手术38例。【结果】41例患者术后均痊愈,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胸腹部创伤后的患者应注意是否存在膈肌损伤,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
曹宇潘杰谢颂平左涛黄杰康敢军董平
非胸伤纵隔气肿的病因及治疗
2008年
目的探讨非胸部创伤及非胸部手术所致纵隔气肿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56例非胸伤性纵隔气肿按其发病原因分为特发性37例(66.1%),下行性11例(19.6%),上迁性8例(14.3%)3类。根据原发病变(口咽颈、肺支气管、结肠)采取针对病因治疗及纵隔切开引流等减状治疗。结果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5例(80.4%),部分缓解5例(8.9%),死亡6例(10.7%)。死因为肺部重度感染、呼吸衰竭2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结肠穿孔并脓毒症1例。结论非胸部创伤性纵隔气肿多为继发性,其产生机制为肺间质径路(特发性)、口咽及颈部间隙径路(下行性)、腹膜外间隙径路(上迁性),其治疗重点是处理原发疾病并行纵隔切开引流等减状治疗。
余振程邦昌邵康黄杰昌盛康敢军
关键词:纵隔气肿
颈胸交界处肿瘤的个性化外科治疗被引量:8
2019年
颈胸交界处肿瘤是指胸腔纵隔肿瘤向上扩展或颈根部肿瘤向下生长,超越第1 肋骨、7 颈椎、锁骨和胸骨上切迹等颈胸解剖分界线的肿瘤,也被称为胸顶部肿瘤,包括Pancoast 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各种软组织肿瘤及转移瘤等。颈胸交界处有较多重要的血管、神经、食管和气管穿过,但颈胸交界处胸骨、锁骨和椎体等骨性结构环绕形成狭小腔隙,故这些重要的组织结构常受到肿瘤的挤压或较早的侵袭,造成手术显露困难,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视为外科手术禁区。但颈胸交界处肿瘤即便是恶性,主要表现为局部进展和复发倾向,出现转移的时间相对较晚,肿瘤的完整切除则成为治愈的最大希望[1]。合理的手术入路选择则是肿瘤能否完整切除的首要条件。
康敢军黄杰
关键词:症状适应证手术入路
肺移植术后皮疽诺卡菌感染1例被引量:1
2022年
诺卡菌是常见于土壤、植被、水源等环境中的病原体,可通过伤口、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最常感染肺部。肺移植术后皮疽诺卡菌感染罕见,国内尚无报道。我们报道1例肺移植患者术后皮疽诺卡菌感染从出现到诊治转归的全过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9年,进行性加重9个月”入院,既往从事煤炭工人工作,有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初步诊断:尘肺,高血压。
江文洋王博汪巍朱铁源康敢军耿庆林慧庆
关键词:进行性加重肺移植诺卡菌高血压
颈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机械因素
本文探讨食管癌食管次全切除、颈食管胃吻合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机械性梗阻因素和处理。颈食管-胃吻合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较为多见,仅极个别病例因隔肌食管裂孔解剖个体差异,或手术技术不到位,术后发生机械性压迫。
程邦昌康敢军邓宏平涂仲凡毛志福黄杰王志维王土生胡浩夏军吴晓建
关键词:并发症防治胃排空障碍机械性梗阻
文献传递
降主动脉“Y”形血管桥在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降主动脉“Y”形血管桥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对 16例升主动脉增宽、钙化的冠心患者在胸腔镜下游离乳内动脉,小切口左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51~75岁,平均(60.5±10.5)岁。均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术中应用“Y”形血管桥与降主动脉端侧吻合。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机械辅助呼吸平均(8.7±6.5)h。ICU叫滞留时间平均(3.1±0.5)d。全组病例均未输血。术后随访1~17个月。所有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活动量增加。结论采用降主动脉“Y”形血管桥供血可避免升主动脉壁损伤是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微创化的一种新术式。早期结果令人满意。
王志维程邦昌吴智勇康敢军毛志福涂仲凡高尚志
关键词:降主动脉
microRNA和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microRNA是一类非蛋白编码的微小RNA分子,在人类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和食管癌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就mi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对食管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对食管癌治疗、预后的价值及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江文洋任杰范国华康敢军陈蕾
关键词:食管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