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1篇旋切
  • 1篇旋切系统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良性肿块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块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肿瘤
  • 1篇前哨
  • 1篇前哨淋巴结
  • 1篇前哨淋巴结活...
  • 1篇前哨淋巴结活...
  • 1篇肿块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转移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微转移
  • 1篇微创

机构

  • 3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3篇吴楚成
  • 3篇廖瑜玲
  • 3篇翁清江
  • 3篇李红星
  • 3篇彭伟强
  • 2篇黄宇康
  • 1篇翁剑华
  • 1篇杨捷生
  • 1篇李慧诚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二零零六年广...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Cytokeratin 20(CK20)mRNA是否可以作为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方法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贲门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58例贲门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率为36.2%。接受切除术的52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阳性率分别为30.8%、42.3%、13.5%。术前组与术中组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与术后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组与术后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20mRNA作为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吴楚成彭伟强杨捷生李红星翁清江李慧诚黄宇康廖瑜玲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转移聚合酶链反应CYTOKERATIN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40例患者60个乳腺良性肿块施行微创旋切术。结果所有肿块均被准确、完全切除。每个肿块的切除时间平均为25 min,旋切次数15次,皮肤切口0.3~0.5 cm,1例有局部轻度皮下瘀血,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操作简易、准确、安全、创伤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吴楚成彭伟强黄宇康李红星廖瑜玲翁剑华翁清江
关键词:麦默通超声乳腺肿块微创
染料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24例I-Ⅱ期乳腺癌患者在术中应用美兰2-4毫升于乳晕皮下分4-5点注射行淋巴示踪,8-10分钟后在腋前线第三肋间作SLNB,随后行包括腋窝LN清扫(ALI...
彭伟强李红星翁清江廖瑜玲吴楚成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