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锐
- 作品数:32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SPOC教学模式在《留学生外科手术学基础》中的教学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教学模式在留学生《外科手术学基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7级和2018级进入《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188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8级学习该课程的98名留学生作为观察组,2017级的90名留学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SPOC教学模式,包括“课前自习”“课堂教学”和“课后扩展”3个模块;对照组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完成教学。比较两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教学模式评价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时成绩[(27.44±1.65)分vs.(24.58±2.49)分]、期末成绩[(63.83±4.06)分vs.(57.05±6.41)分]、总成绩[(91.26±4.05)分vs.(81.63±6.96)分]、学习能力的8个方面及对SPOC教学模式认可度更高(82.7%vs.51.1%),愿意继续推广SPOC教学模式的比例更高(77.6%vs.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OC教学模式在留学生医学教学中的效果较传统教学方式更好。
- 张华吴忠均廖锐
- 关键词:外科基础手术留学生
- 赤门思忖:记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肝胆胰外科访学被引量:1
- 2023年
-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简称东大病院)作为日本的顶级医疗中心之一,享誉世界。在东大病院的诸多科室中,肝胆胰外科/人工脏器移植外科是其代表性的优势学科,诊断与治疗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笔者于2022年前往该科室参观学习,在东大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将其与国内医疗机构及西方国家的肝胆胰外科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和思考,旨在与国内外科同道分享交流,抛砖引玉,为国内外科医师专业精进带来助益或启迪。
- 麻勇陈祖舜廖锐储开建常仁安张彤
- 关键词:肝肿瘤胆道肿瘤肝胆胰外科
- 案例教学联合研讨会在医学影像学整合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为提高医学本科生对影像图像的分析能力及临床运用能力,本研究采取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研讨会(seminar)用于医学影像学整合课程,探讨联合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4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医院内进行课堂教学。对照组20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20名,采用联合教学模式。以肝脏疾病影像为教学内容;以理论考核成绩、阅片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分析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总成绩为(76.35±8.63)分、阅片总成绩为(79.80±10.60)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组学生理论分析及综合运用成绩分别为(22.85±3.63)分和(22.15±2.9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图像分析成绩为(48.55±6.81)分,报告书写成绩为(31.25±4.1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阅片考试中,试验组难度适中型题得分为(24.85±3.12)分,难题得分为(22.50±2.9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阅片成绩及格率为100.00%,优秀率为5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课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课程在提高主动学习意愿、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拓展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及图像分析能力方面,试验组自我评估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BL联合研讨会在医学影像学整合课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考核、阅片考核学业成绩,提升其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临床影像分析能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 李茂萍廖锐庞华吕发金黄晓玲肖楚凡
- 关键词:整合课程医学影像学案例教学
- 合并微血管侵犯的HC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现状与前景
- 2024年
-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微血管侵犯(MVI)作为其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着手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本文介绍了术后MVI阳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目前常用于预防术后复发,改善肝切除患者生存情况的一系列辅助治疗方法,包括放射疗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靶向疗法、免疫疗法、抗病毒及营养支持疗法,评述了各类疗法对MVI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作者认为,大多数治疗均展现了相应的应用前景,但疗效和适用人群有待进一步探索,而联合治疗可能是未来术后辅助治疗前进的方向。
- 黄俊杰黄平廖锐孙锐睿曹洪祥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复发术后辅助治疗
- 胆道系统肿瘤的免疫治疗
- 2021年
- 胆道系统肿瘤(biliary tract carcinoma,BTC)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约占所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预后差,少数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复发率仍较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情况下患者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即使采用吉西他滨、顺铂等一线标准治疗的晚期BTC患者,其中位生存期为6~8个月,5年生存率仅10%[1]。BTC按解剖结构可分为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及胆囊癌,其中胆囊癌预后最差[2-3]。
- 刘磊杜成友魏续福张密廖锐
- 关键词:胆管肿瘤胆囊肿瘤免疫治疗癌症疫苗
-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手术难度评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建立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并初步应用。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3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时间及是否中转开腹将患者分成简单组和困难组,对引起手术困难的因素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方程的系数建立预测手术难度的评分系统。对83例病例进行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评分系统评价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灶的直径、病灶的性质、病灶距下腔静脉的距离、病灶是否位于左外叶在简单组和困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直径(OR=7.034,P=0.043),病灶与下腔静脉的距离(OR=12.881,P=0.001),病灶是否位于左外叶(OR=26.774,P=0.001)为手术难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评分系统,效能检验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0.826~0.968),截断值为4,患者评分≥4为手术困难。结论: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对预测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难度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手术医生可以根据术前难度评分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
- 郭杨廖锐罗放
-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统计学
- LETM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亮氨酸拉链EF-hand结构域跨膜蛋白1(leucine bnzipper/EF-hand-containing transmembrane protein1,LET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通过RNAi技术靶向LETM1基因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 blot检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共6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中LETM1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 G2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中的LETM1蛋白表达情况。将LETM1 siRNA经Lipofectamine 2000TM脂质体转染SMMC-7721(实验组为si-LETM1、对照组为si-NC),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ETM1转染后肝癌SMMC-7721细胞株中LETM1 mRNA及蛋白的表达。CKK-8及流式细胞术检测LETM1低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ETM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44/6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28.33%(17/60,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ETM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量(2.335±0.221)较癌旁组织(1.386±0.081)明显增高(P<0.01)。2LETM1蛋白表达与肝癌肿瘤直径及门静脉侵犯有关(P<0.05),而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甲胎蛋白、HBs Ag、Edmondson分级及TNM分期无关(P>0.05)。3LETM1蛋白在SMMC-7721及Hep G2中的表达相对量[(分别为(1.447±0.149)、(1.190±0.113)]均明显高于LO2[(0.918±0.027),P<0.05]。4si-LETM1组与si-NC组和空白组比较,si-LETM1组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P<0.01),尤以72 h及96 h最为显著;si-LETM1早期细胞凋亡数(14.6±2.3)%与si-NC早期细胞的凋亡数(6.3±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LETM1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基因沉默LETM1后的肝癌细胞其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凋亡能力明显增强。
- 周宝勇蒋宁廖锐郑军杜成友
- 关键词:肝细胞癌RNA干扰细胞增殖凋亡
- 敲低B7-H4/VTCN1通过抑制JNK磷酸化促进Huh7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B7同源蛋白4/含V-SET域T细胞激活抑制因子1(B7-H4/VTCN1)对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采用小干扰RNA技术敲低Huh7细胞B7-H4,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caspase-3)、B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瘤分子2(Bcl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磷酸化的JNK(p-JNK)蛋白水平;单丹磺酰尸胺(MDC)法检测自噬体。结果敲低Huh7细胞B7-H4后,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增加,细胞增殖降低;c-caspase-3、LC3Ⅱ蛋白增加,Bcl2、P62蛋白降低;JNK的磷酸化被抑制,可见自噬体形成。结论敲低B7-H4促进Huh7细胞凋亡和自噬,可能与抑制JNK的磷酸化有关。
- 郝团团雷登亮胡刚理廖锐罗放
- 关键词:凋亡自噬肝癌
- 肝细胞癌异质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肝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同时肝癌展示出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本文就肝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异质性与肿瘤异质性,从肝细胞癌异质性特点、异质性产生机制以及肝细胞癌异质性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 段雨昕吴忠均廖锐
-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微环境肿瘤异质性肿瘤进展
- 癌旁肝星状细胞和γδT淋巴细胞比值与肝细胞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患者癌旁组织肝星状细胞与γδT淋巴细胞比值与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接受根治性肝切除的320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73例,女性47例,年龄17-80岁,中位年龄53岁。癌旁肝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肝星状细胞与HT淋巴细胞比值。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肿瘤多发(HR=1.895,95%CZ:1.155~3.108)、微血管侵犯(HR=1.665,95%C/:1.104-2.512)、肿瘤直径>5 cm(HR=2.400,95%CI:1.603-3.594)、肝星状细胞与γδT淋巴细胞比值>18(HR=1.880,95%CI:1.257-2.810)是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甲胎蛋白>20 μg/L(HR=1.631,95%CZ:1.151-2.311),微血管侵犯(HR=2.145,95%CI:1.536~2.994)、肿瘤直径>5 cm(HR=1.866,95%CI:l.342~2.592)、肝星状细胞与疋丁淋巴细胞比值>18(HR=1.517,95%CI:1.084-2.122)是肝细胞癌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癌旁组织肝星状细胞与78T淋巴细胞比值将患者分为低比值组(比值≤18,n=222)和高比值组(比值〉18=98)。低比值组患者累积生存率和累积无瘤生存率均优于高比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癌旁肝星状细胞与γδT淋巴细胞比值是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预后的影响因素,低比值患者预后更佳。
- 刘磊廖锐魏续福杜成友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ΓΔT淋巴细胞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