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
- 作品数:29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相关性被引量:6
- 2006年
- 张云许端敏李军勇张汉灵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脉病变及临床特点。方法对33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AMI患者分为T2DM合并AMI组(78例)和AMI组(261例),进行冠脉病变程度和临床表现比较。结果T2DM合并AMI组冠脉三支病变、重度狭窄、弥漫性病变多于AMI组(P<0.01),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住院死亡率也高于AMI组(P<0.01或<0.05)。结论T2DM合并AMI患者冠脉病变和临床表现较无T2DM的AMI患者重,病死率高。
- 张云林少达杨敏李军勇张汉灵
-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冠脉病变程度经冠脉造影弥漫性病变
- 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
- 2006年
- 张云杨敏蔡裕福张汉灵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华法令在心房颤动患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简化的抗凝指标检测法及低抗凝强度的华法令应用于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可行性。方法 115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低抗凝强度组 (INR 1 5~ 2 0 )和标准抗凝强度组 (INR 2 1~ 3 0 ) ,在服华法令后第4日采血检测INR ,以后每周 1次至每月检测 1次。结果 95 7%病例第 4日检测的INR≤ 3 0 ,只有 1例INR达4 0伴皮肤出血 (占 0 9% ) ;平均随访 3.4年 ,低抗凝强度组栓塞年发生率 0 98% ,标准抗凝强度组未发生栓塞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出血年发生率分别为 0 4 9%和 3 74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简化的抗凝指标检测法是可行的 ;对非瓣膜性房颤可考虑应用低抗凝强度的华法令 ,瓣膜性房颤仍需标准抗凝强度的华法令治疗。
- 连耀植张云杨敏张钰许端敏陈畅闫纯英张汉灵
- 关键词:华法令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
- 肺动脉栓塞31例心电图表现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张云杨敏蔡裕福张汉灵
- 关键词:心电图表现肺动脉栓塞主要死亡原因非创伤性检查肺栓塞
- 高脂血症和C反应蛋白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探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和c反应蛋白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总结42例高脂血症AP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SAP和MAP两组,比较各自血脂和CRP及降脂治疗前后APACHEⅡ、Ranson及CT评分。结果SAP与MAP比较,其CRP、TG均明显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高脂血症AP患者经降脂治疗前后APACHEⅡ、Ranson、CT等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是AP的危险因素;结合CRP可作为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指标之一。
- 陈潮文俞晶张云
- 关键词:胰腺炎高脂血症C-反应蛋白质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ST段回落(STR)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5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直接PCI术,术前及术后1h各记录心电图1次,分析STR情况。STR≥50%患者为STR组(387例),STR〈50%患者为STR不良组(169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比较。结果STR组与STR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比例及血TC、LDL、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TR不良组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胸痛至再灌注时间及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患者比例高于STR组[分别为(12.1±3.1)×10^9/L比(10.1±2.3)×10^9/L,(8±5)h比(5±3)h,51.5%(87/169)比32.1%(124/387),43.8%(74/169)比24.5%(95/387)],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患者比例低于STR组[49.7%(84/169)比69.0%(267/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及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胸痛至再灌注时间、入院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STR不良的相关因素。
- 张云黄文珠许端敏陈畅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ST段回落
- 主动脉夹层分离47例急性期观察和护理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急性期的观察重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疼痛、主动脉夹层压迫症状及用药后的情况。做好心理疏导,认知教育。缓解疼痛、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结果好转、治愈出院32例,自动出院10例,死亡5例。复发1例。结论严密观察有助医生及早诊断和处理,精心护理能降低主动脉夹层急性期的病死率。
- 黄芳梅张云许伟丽许琼林德娟钟晓珊
- 关键词:急性期护理心理疏导主动脉夹层分离
- 莫雷西嗪转复非瓣膜病心房纤颤67例
- 2005年
- 目的:观察莫雷西嗪对非瓣膜病房颤转律并维持窦律的作用。方法:67例非瓣膜病房颤口服盐酸莫雷西嗪片450~750mg/d,分3次,服药至4周,复律成功患者,服维持量300~450mg/d,分3次,并随访1年。结果:67例房颤患者41例恢复窦性心律(61.19%),随访1年,维持窦性心律28例(68.29%)。结论:莫雷西嗪对非瓣膜病房颤转律并维持窦性心律疗效较高,毒副作用低。
- 张云杨敏张汉灵
- 关键词:非瓣膜病莫雷西嗪房颤维持窦性心律
- 老年人心脏性猝死6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65例老年SCD患者进行心电图、心电监护、Holter、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电解质等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老年人SCD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低血钾症、心脏扩大病例数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老年人SCD与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低血钾、心脏扩大相关.
- 张云杨敏许端敏张汉灵
- 关键词:猝死心脏性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