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忠

作品数:65 被引量:326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休克
  • 12篇细胞
  • 12篇内毒
  • 12篇内毒素
  • 12篇内毒素休克
  • 8篇脑组织
  • 6篇休克大鼠
  • 6篇注射液
  • 6篇肝损伤
  • 6篇病理
  • 5篇鼠脑
  • 5篇中医
  • 5篇肿瘤
  • 5篇慢性
  • 5篇教学
  • 5篇大鼠脑
  • 4篇代谢
  • 4篇肾功能
  • 4篇抗癌
  • 4篇氨基酸

机构

  • 61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卫生局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市中医药...
  • 1篇乌鲁木齐一枝...

作者

  • 62篇张宇忠
  • 16篇任丽薇
  • 15篇雷海民
  • 12篇贾旭
  • 11篇黄启福
  • 11篇王鹏龙
  • 6篇邱劲
  • 6篇褚福浩
  • 6篇张银柱
  • 6篇李克玲
  • 5篇杨莹
  • 5篇龚晏
  • 5篇绪扩
  • 5篇吴海燕
  • 5篇徐冰
  • 5篇林锦璇
  • 5篇裴卉
  • 5篇王文荣
  • 5篇王谦
  • 4篇朱陵群

传媒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医教育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药师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中成药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HRMS鉴定抗癌先导物T-OA在鼠尿中的代谢产物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抗癌先导化合物T-OA(齐墩果酰基-3,5,6-三甲基吡嗪-2-甲酯)在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初步推断其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方式。方法:收集空白组、原料组(川芎嗪TMP与齐墩果酸OA摩尔等量)及T-OA组大鼠尿液;尿液冷冻干燥,固体经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后,提取物用色谱乙腈复溶;HPLC-HRMS联用技术在ESI+和ESI-模式下寻找可能的质谱峰,通过对比3组谱图的异同得出代谢产物的相关信息。结果:原料组鉴定出1个OA的代谢产物和2个TMP的代谢产物;T-OA组未检测到原料的代谢产物,而得到1个Ⅱ相代谢产物。结论:在大鼠尿液中首次鉴定出1个T-OA的Ⅱ相代谢产物,1个OA的Ⅱ相代谢产物,初步推断T-OA在体内不以原料的形式发挥药效;所建立的HPLC-HRMS方法可用于相关衍生结构的代谢产物鉴定;该文也可为以齐墩果酸为母体的前药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绪扩龚晏徐冰田雨霏王明希张华铮张宇忠雷海民
关键词:大鼠尿液代谢产物
肝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6年
肝硬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所致的病理变化,是肝细胞外基质(ECM)产生与降解不平衡导致的纤维组织的过度堆积。肝星状细胞(HSC)是ECM产生的主要效应细胞。HSC激活、增殖以及改变表型,进而分泌胶原在肝脏沉积;同时,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物质与该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明确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任丽薇毕思玲张宇忠
关键词:肝硬化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多发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按文献方法复制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血塞通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各组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的情况。结果血塞通注射液能改善多发性脑梗死大鼠的脑水肿,促进脑软化灶的胶质细胞反应,加速软化灶的吸收和机化,对海马神经元继发性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李克玲王谦黄启福蒋玉凤严京贾旭李伯光陈永红杨丽萍张宇忠王文荣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液多发性脑梗死病理形态学海马神经元脑水肿
“一枝好”育发液促进毛发生长及机制探讨
2015年
目的:考察利用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药物研制成的"一枝好"育发液促进毛发生长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硫化钠溶液建立昆明小鼠化学性脱发实验模型,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章光101育发剂)、空白对照组,以毛发评分、毛长、毛重以及毛囊数为指标,考察小鼠新生毛发生长情况。对脱毛后21天的脱毛区皮肤毛长、毛重、毛囊数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并利用MTT法初步探讨"一枝好"育发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脱毛区体毛生长评分及毛长,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并且略高于阳性对照组。对小鼠毛重与毛囊数的统计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一枝好"育发液能够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结论:利用新疆维吾尔族传统药物研制成的"一枝好"育发液,能够显著促进小鼠毛发生长,初步推断其作用机制与促进毛囊生长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关。
周燊程亚涛王鹏龙张宇忠喻平侯桂萍井立萍雷海民
关键词:毛发生长毛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肾炎益气液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观察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肾炎益气液对该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 ,常规电镜制片、染色 ,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注射肾毒血清 (NTS)后 ,病理组大鼠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系膜细胞增生 ,系膜基质增多 ,毛细血管腔闭塞及上皮下、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等多种病理损伤性变化。而肾炎益气液组上述病变有所减轻。结论
李克玲王谦耿益民李晓红康宏建魏民黄启福贾旭严京张宇忠
关键词:肾炎益气液肾毒血清性肾炎超微结构肾脏病理损伤
鳖甲寡肽化合物I-C-f-6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张宇忠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鳖甲寡肽过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
丹酚酸B对低血压小鼠脑缺血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B)对小鼠脑缺血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NIH小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SalB组和尼莫地平(Nim)组,测定脑组织线粒体膜电位(MMP)、脑能荷(EC)、磷酸肌酸(PCr)含量和Na^+-K^+-ATPase、Ca^2+-ATPase的活性。结果脑缺血组脑缺血20、30min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1),SalB组和Nim组可明显缓解脑缺血后线粒体膜电位的升高(P〈0.01);脑缺血组脑组织EC、PCr的含量在缺血30min显著降低(P〈0.05~0.01),SalB组和Nim组可升高EC及PCr的含量(P〈0.01);脑缺血组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在脑缺血20、30min时显著下降(P〈0.01),而SalB组和Nim组可缓解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的下降(P〈0.05~0.01)。结论SalB改善脑缺血能量代谢可能与其调整不同的环节有关。
王秋华蒋玉凤汪芸王文荣张宇忠刘世静刘智勤黄启福
关键词:丹酚酸B脑缺血能量代谢小鼠
心脉灵液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及钙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1997年
观察了心脉灵液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氨基酸含量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心脉灵液可稳定平均动脉血压,降低死亡率,具有良好的抗休克作用,而且能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持续过度释放所引起的神经毒,降低休克时脑组织钙含量和脑系数。提示心脉灵液可能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抑制钙超载而具有保护脑功能的作用。
张宇忠邱劲黄启福李萍朱陵群
关键词:内毒素休克氨基酸钙超载
广防己的肾毒性及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大鼠予广防己灌胃后尿液代谢产物的改变情况。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广防己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2只。广防己组大鼠予广防己8.1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灌胃4周。在灌胃前,灌胃2周、4周及停药2周后收集大鼠24h尿液,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测定大鼠尿液代谢产物1HNMR谱,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取血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含量;取肾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2周时广防己组大鼠血BUN含量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出现肾小管细胞肿胀,肾小球球囊结构破坏,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给药4周时,BUN和SCr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改变加重。停药恢复2周后,广防己组BUN含量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病理改变与给药4周时无明显差异。大鼠尿样代谢谱经主成分分析提示,广防己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各时间点代谢物图谱均有差异,整个给药期间,广防己组柠檬酸含量持续下降,牛磺酸含量持续上升。在给药2周时,伴马尿酸盐含量上升;给药4周时伴马尿酸盐、2-酮戊二酸含量下降,氧化三甲胺和肌酐/肌酸含量上升;停药恢复2周后肌酐/肌酸和2-酮戊二酸含量下降,马尿酸盐和氧化三甲胺含量上升。结论:10倍药典剂量广防己给药2周可造成肾功能损害,随给药时间延长,损伤加重,停药后有一定恢复。广防己可能还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作用。
梁琦倪诚谢鸣张琪张艳霞颜贤忠杨美娟彭双清张宇忠
关键词:肾毒性代谢组学核磁共振模式识别
“配伍法则·拼合原理”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中药配伍法则为中药复方理论的精华,复方配伍产生的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作用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中药复方的配伍原则和化药设计中的结构拼合原理均是将不同的药物单元按照一定的法则有机组合,以期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受此启发,将配伍法则与拼合原理相结合,从经典药对中选择有效成分进行拼合,进而发现可开发为临床新药的先导化合物.本文介绍了相关研究中"配伍法则·拼合原理"成功结合的典型实例,本思路将在中药有效成分及新药先导化合物开发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李碧褚福浩龚晏徐冰张晨泽闫文强张华铮张宇忠王鹏龙雷海民
关键词:中药配伍减毒增效先导化合物新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