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安

作品数:129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核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9篇理学
  • 26篇机械工程
  • 7篇核科学技术
  • 5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8篇电荷态
  • 55篇高电荷态
  • 53篇高电荷态离子
  • 48篇X射线
  • 39篇射线
  • 34篇原子
  • 20篇X射线谱
  • 20篇AU
  • 19篇Q+
  • 18篇空心原子
  • 18篇XE
  • 16篇光谱
  • 14篇AR
  • 13篇产额
  • 11篇电离
  • 10篇靶原子
  • 9篇谱线
  • 8篇金属
  • 7篇能级
  • 7篇量子

机构

  • 99篇中国科学院近...
  • 94篇咸阳师范学院
  • 3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0篇兰州大学
  • 6篇西安电子科技...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原子能科...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29篇张小安
  • 55篇赵永涛
  • 49篇肖国青
  • 38篇杨治虎
  • 37篇梁昌慧
  • 36篇李耀宗
  • 25篇梅策香
  • 20篇陈熙萌
  • 18篇曾利霞
  • 18篇周贤明
  • 17篇程锐
  • 16篇詹文龙
  • 14篇张红强
  • 14篇崔莹
  • 13篇王兴
  • 13篇李福利
  • 12篇雷瑜
  • 11篇徐徐
  • 11篇王瑜玉
  • 10篇张艳萍

传媒

  • 33篇物理学报
  • 18篇原子与分子物...
  • 14篇咸阳师范学院...
  • 9篇原子核物理评...
  • 7篇中国科学(G...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中国科学:物...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高能物理与核...
  • 2篇核技术
  • 2篇光学学报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光子学报
  • 2篇雁北师范学院...
  • 2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大学物理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15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辐射光谱研究
张小安
^(152)Eu^(20+)与Au作用产生M-X射线的动能阈值被引量:7
2013年
测量了动能为2.0 MeV的高电荷态离子152Eu20+入射Au表面产生的Au的Mζ,Mα和Mδ特征X射线和Eu的Mα-X射线。对X射线产生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通过半经典两体碰撞近似,估算了Eu20+与Au作用产生的Au的M-X射线和Eu的M-X射线的动能阈值。此结果对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以及在辐射能量转换效率研究中如何选取合适的弹靶组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梁昌慧张小安李耀宗
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X射线
不同电荷态的^(129)Xe^(q+)激发Au的X射线发射研究
2015年
报道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测量动能为2.4 MeV的Xeq+(q=10,15,20,26)轰击Au表面辐射的X射线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Au的M-X射线有不同程度的能移,这是由于入射过程引起了靶原子内壳层的多电离,多电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离子的外壳层电子分布.计算了X射线产额,并与BEA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讨论了电荷态对X射线产额的影响.
梁昌慧张小安李耀宗赵永涛梅策香周贤明肖国青
关键词:产额电荷态
高电荷态离子轰击Au固体表面激发的特征光谱线被引量:1
2004年
报道了高电荷态离子129X6+e和129X30+e轰击金属Au表面激发的200~1000nm波段光谱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离子所激发的靶原子的谱线强度与入射离子的电荷态密切相关。
张小安任惠娟赵永涛肖国青杨治虎
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谱线强度
在Xe^q+(q=25,29)离子与Mo金属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离子动能及电荷态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测量了Xe25+和Xe29+入射Mo金属表面发出的L壳层的X射线谱,观测入射离子动能范围在350~600keV之间的X射线强度.研究了X射线强度与入射离子动能及电荷态的关系,并给出了初步解释.
崔莹杨生胜杨治虎徐进章张红强徐徐邵剑雄刘兆远肖国青张小安赵勇涛张艳萍陈熙萌
高电荷态离子入射Au靶引起的X射线发射
利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kV高电荷态离子综合研究平台,开展了动能350-600keV的Xeq+(q=25-30)、动能150keV,1.2MeV的Arq+(q=4、6、8、10、11、12)、动能1.0-7.0...
李耀宗张小安梁昌慧梅策香曾利霞
高电荷态离子Arq+与Nb作用产生的X射线谱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光谱技术在超导离子源SECRAL上研究了10~20keV.q的Arq+(q=16,17)离子入射在金属Nb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高电荷态Ar16+离子在金属表面中性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电子激发,Ar16+的K壳层电子被激发产生空穴,级联退激发射Ar的Kα特征X射线.Ar空心原子的K层发射X射线的强度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减弱,靶原子Nb的L层发射X射线强度随入射离子动能的增加而增强.Ar17+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比Ar16+单离子的Kα—X射线产额大3个数量级.
杨治虎崔莹陈熙萌宋张勇张红强邵健雄阮芳芳杜娟刘玉文高志民张小安朱可欣于得洋蔡晓红
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空心原子X射线
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02年
论述了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 ,说明了发射电子、发射光子、负离子、中性粒子、正离子的散射和发射的物理机理以及应用前景 .
张小安肖国青王武生毛瑞士
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相互作用电子发射离子-原子碰撞金属表面
高电荷态离子^(40)Ar^(17+)与Au表面作用产生的X射线谱
2006年
利用光谱技术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40Ar+17离子入射金属Au表面产生的X射线谱。分析结果表明,特征X射线发射,与离子最初的电子组态有关,Ar的Kα-X射线是离子在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固体表面之下形成的空心原子发射的。
张小安王翔
关键词:高电荷态离子空心原子X射线
不同工作气体对PPAC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描述了为RIBLL研制的一种双维位置灵敏PPAC在不同工作气体下的性能测试 .位置读出采用电荷分除法 .在 7mb气压和C3F8工作气体时阳极在+ 595V ,对于 3组分α粒子 ,位置分辨为 0 64mm .使用异丁烷气体 ,阳极在+ 50 0V ,位置分辨为 0 76mm .PPAC在两种气体中探测效率均为 99 1 % .C3F8气体质量厚度和能量损失较大 ,信号幅度较高 ,适合探测较高能量较轻粒子 .异丁烷气体能损较小 ,适合探测较重粒子 .
王猛郭忠言詹文龙肖国青徐瑚珊毛瑞士胡正国陈志强孙志宇李加兴王武生陈立新李琛白洁张小安张金霞李存藩
关键词:工作气体异丁烷气体探测器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