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梅
- 作品数:22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艺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的背景及音乐形态比较被引量:7
- 2005年
- 中日文化交流在唐代达到高峰。唐代中日音乐交流为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范本。本文通过对唐代中日两国之间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揭示了日本民族改造外来音乐文化并使其“本土化”的历程;并就中国雅乐与日本雅乐的异同及与唐代燕乐之间的关系,做了音乐形态方面的比较和梳理。
- 张小梅
- 关键词:音乐文化交流中日文化交流民族文化交流音乐交流日本民族日本雅乐
- 用多元智能的眼光探索音乐教育教学被引量:7
- 2006年
- 智能系统与音乐智能
白鹭立雪,行者观鹭,卧者观雪,辨者观白,智者观空.传统智力观认为智能只是静止的、单一的观察、逻辑推理或语文能力,除此之外的其余能力都没有显著价值.这种单向度的智力观可以解释学生成绩的高低,但并不能揭示为什么学生的在校表现与其后来所产生工作成就不成正比。曾有人发现了“NO.6”现象,即在学校学习成绩排名为第六名到第十二名的学习者日后往往会取得较高的成就。
- 张小梅
- 关键词:音乐智能传统智力观智能系统逻辑推理
- 关于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复习的教学策略及实验研究
-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化学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是认识化学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也是领会化学理论、化学规律的基础,所以通过复习形成基本概念的正确科学的认识非常关键。但在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在化学基本概念的...
- 张小梅
- 关键词:化学概念复习教学教学策略高中化学
- 作为“文本”的音乐——谈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 2012年
- “汉斯立克的历史形象由于无知的误解或恶意的重伤多半被歪曲地给后世流传下来”。这是里曼音乐词典给予汉斯立克的评价,实际确是如此,汉斯立克自1854年发表《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以来,他本人以及他的理论不断遭受非难。然而,回望20世纪严肃音乐的“变形”发展,似乎汉氏的理论不仅得到了印证,而且新世纪以来的严肃音乐创作还在不断创造着符合其音乐理论的作品。
- 朱依依张小梅
- 关键词:《论音乐的美》汉斯立克历史形象音乐词典严肃音乐
- 碰撞与融合——对中国当代专业音乐创作审美价值的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音乐审美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音乐本身的客观因素与审美主体需求构成的主观因素通过审美沟通行为的发生所产生的。因此,音乐的审美价值会受到音乐本身风格因素以及社会与人们需求的影响。社会语境的变迁对音乐审美价值产生影响,可分别以媒介的发展、全球化趋势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为代表的三个社会—文化语境特征为视角对我国当代专业音乐的创作手法与呈现形式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分析我国当代音乐审美价值呈现的碰撞与融合的新特点。
- 张小梅韩江雪
- 关键词:媒介后现代
- '药家鑫事件'引发的音乐教育省思
- '药家鑫事件'引发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专业领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犯罪心理学等)专家分析药家鑫的心理问题、成长环境和犯罪心理.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切入,分析当前社会音乐教育出现的弊端:1、...
- 张小梅郭小利
- 关键词:音乐教育艺术素质
- 文献传递
- 杨仲子音乐教育思想的演变探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今年恰逢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杨仲子先生诞辰130周年。1920年,杨仲子从欧洲留学回国,此后他便扎根于中国的音乐教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他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几十年里,其音乐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剖析,以期更加全面地认识杨仲子对中国音乐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 汤斯惟张小梅
-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想
- 《乐风》(1940.1-1944.6)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乐风》是抗战时期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主办音乐期刊,该刊历时5年,共发行20期,涉及191位作者的441篇文章,内容囊括了音乐学科的所有方面,极具学术价值。本文将从《乐风》的创办与停刊风波,编辑与发行,主要作者的作品和具体内容等方面入手,对《乐风》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 汤斯惟张小梅
- 关键词:抗战大后方
- 王洛宾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009年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股强劲而恒久的"王洛宾热"成为了当时学术界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他的这些歌曲深受人们的喜爱,另一方面关于这些歌曲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少争议,成为当代音乐史上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研究成果很多,有评论,还有对其生平、创作等方面进行回忆的史料性研究。本文试图从"王洛宾现象"开始,将有关他的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文献梳理。
- 乐琴张小梅
- 重庆时期的陈田鹤--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陈田鹤逝世60周年被引量:1
- 2015年
- 陈田鹤和战时重庆密不可分。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陈田鹤与蔡绍序夫妇一起于1938年2月离开上海,辗转经香港、贵阳等地,于次年2月抵达陪都重庆,后在这里度过了整整8年时间。这期间,他创作了46部(首)音乐作品,担任《乐风》杂志编辑、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组主任和教务主任。重庆,见证了这位音乐家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
- 汤斯惟张小梅
- 关键词:陪都重庆抗战胜利逝世教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