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君

作品数:136 被引量:417H指数:10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4篇化学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4篇药物
  • 13篇纳米粒
  • 12篇中药
  • 10篇氧化硅
  • 10篇介孔
  • 10篇给药
  • 10篇二氧化硅
  • 9篇米粒
  • 9篇介孔二氧化硅
  • 9篇控释
  • 9篇靶向
  • 8篇制剂
  • 8篇苦参
  • 7篇细胞
  • 6篇药理
  • 6篇药理作用
  • 6篇释药
  • 6篇总黄酮
  • 6篇纳米
  • 6篇缓控释

机构

  • 135篇哈尔滨商业大...
  • 13篇黑龙江中医药...
  • 13篇黑龙江生物科...
  • 6篇教育部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解放军第21...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厦门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农业工...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扬子江药业集...
  • 1篇黑龙江省中医...
  • 1篇哈尔滨人民同...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哈尔滨可迪制...

作者

  • 135篇张文君
  • 43篇王立
  • 24篇吕江维
  • 19篇吕春艳
  • 18篇任君刚
  • 16篇王淑静
  • 13篇赵瑛
  • 12篇李文兰
  • 12篇梁爽
  • 11篇胡扬
  • 10篇杨志欣
  • 9篇张国锋
  • 9篇杨硕
  • 8篇崔闻宇
  • 8篇张家宁
  • 8篇宋春晓
  • 7篇徐蓓蕾
  • 7篇李钧
  • 7篇刘琳
  • 7篇乔晓溪

传媒

  • 19篇药学研究
  • 10篇哈尔滨商业大...
  • 8篇中草药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中国医药工业...
  • 4篇中药新药与临...
  • 4篇广州化工
  • 3篇黑龙江医药
  • 3篇中成药
  • 3篇化学与生物工...
  • 3篇中国商品学会...
  • 2篇黑龙江科技信...
  • 2篇应用化工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山东化工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南药学

年份

  • 8篇2024
  • 11篇2023
  • 14篇2022
  • 19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12篇2018
  • 19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2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气凝胶的pH敏感型载药系统及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凝胶的pH敏感型载药系统及构建方法与应用,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CSA材料,并对合成条件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合成工艺,并以通过最优工艺合成的CSA为载体,分别以三种不同难溶性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IND、...
吕春艳张文君刘杨
苦参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优化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制备苦参总黄酮组分磷脂复合物,并研究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苦参总黄酮磷脂复合物,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以复合率为指标,优化工艺条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紫外吸收光谱(UV)等对复合物的形成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二氯甲烷︰甲醇(1∶1)为反应溶剂,反应物浓度为2 g·L^(-1),药物与磷脂投料质量比为1∶1.5,在40℃下反应1.5 h;在此条件下复合率为95.57%。与原提取物比较,磷脂复合物中总黄酮的水溶性得到提高;苦参总黄酮与磷脂形成了一种新的物相,但其自身的化学性质并未改变。结论所建立的苦参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易于工业生产。
杨志欣程静张文君王鑫张蕾侯立强
关键词:苦参总黄酮磷脂复合物
基于经典名方中药复方颗粒剂的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0年
经典名方疗效确切、应用广泛、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是当前中药复方制剂二次开发的热点之一,而中药复方颗粒剂作为其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除继承经典名方的优势外,还具有起效快,便于服用等特点,是新药研究和申报的重要方向。针对中药成分复杂、研究不深入、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本文从药品基本属性出发,与当下新药研发模式相结合,提出中药复方颗粒剂的设计原则,以回归经典,传承创新思想对药材来源、炮制与制备工艺体系进行研究。
李鑫闫影孙志伟张文君
关键词:经典名方中药
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中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多用于脑血栓、脑供血不全等治疗,由于具有可透过血脑屏障的特点,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甚广。本文主要对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
张文君宋春晓信雪维梁爽王晴
关键词:川芎嗪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新剂型
文献传递
基于渗透压原理的丹酚酸B控释胶囊的制备及释放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基于渗透压原理制备丹酚酸B控释胶囊,并对胶囊壳和内容物的处方进行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方法采用蘸胶法制备胶囊,通过单因素考察法,以药物在体外的累积释放度和与零级方程的拟合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丹酚酸B控释胶囊的最佳胶囊壳和内容物的处方。结果最终确定醋酸纤维素(CA)浓度为7%,致孔剂(PEG2000)用量为10 mg,渗透压活性物质(NaCl)用量为30 mg,增塑剂(TEC)用量为20%,阻滞剂(CMC-Na)用量为2 mg。结论本试验成功制备了丹酚酸B控释胶囊,其在12 h内制剂中药物释放完全(累积释放度>90%),且接近零级释放规律,控释效果较好,符合预期。
王立李沐谣孙斯桐张文君吕江唯崔闻宇
关键词:丹酚酸B控释稳定性
银杏叶提取物抗炎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本文对银杏叶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银杏叶提取物相关的新型抗炎药物提供思路与启发。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查阅与比较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与综述,发现银杏叶提取物抗炎作用成分主要集中于黄酮类与萜内酯类成分,且作用机制具有多样性,主要涉及调节氧化应激、调节炎症信号通路、调节炎症因子等方面。目前对银杏提取物抗炎作用的研究在各个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针对银杏叶提取物发现安全有效的抗炎药物相对较少,明确银杏叶提取物抗炎活性成分,探究其协同作用机制是银杏叶提取物抗炎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夏江姜京京王晓玲陈静芳阎红张文君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抗炎抗氧化信号通路
介孔硅纳米粒子孔径的调变及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2022年
介孔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孔隙率高、介孔结构可调、表面易修饰等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载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MSNs的制备方法、调孔方法,综述了大孔MSNs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
张文君刘涛陈威吕江维王鹏光
关键词:药物传递系统
三叶豆紫檀苷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研制及跨膜转运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从苦参中大量制备三叶豆紫檀苷(trifolirhizin,Tri),通过制成磷脂复合物自微乳改善Tri的吸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分离制备Tri,综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采用正交试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Tri磷脂复合物(TPC)、TPC自微乳(TPC-SMEDDS)处方。Caco-2模型考察Tri、TPC及TPC-SMEDDS的跨膜转运。结果磷脂复合物的反应物(即药物Tri)质量浓度为4 mg/m L,Tri与卵磷脂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5,反应时间为3 h,复合率可达(93.20±2.01)%。优化的自微乳油相为丙二醇单辛酸酯(Capyrol 90),质量分数占43.65%;乳化剂选择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phor EL40),助乳化剂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HP),二者质量比(Km)为7.58。Caco-2细胞实验表明,Tri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2.45×10-7 cm/s;TPC及TPC-SMEDDS的Papp分别为5.13×10-6 cm/s和1.847×10-5 cm/s。结论磷脂复合物及自微乳技术联用可以明显改善Tri的渗透系数,提高Tri跨膜转运效率,提示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杨志欣张文君刘明玉张凤娇宋春晓邓伟哲
关键词:三叶豆紫檀苷CACO-2细胞磷脂复合物
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在肿瘤诊疗一体化的应用进展
2021年
肿瘤的诊疗一体化是一种将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集于一体的新技术,它的出现有望消除传统医疗模式中治疗滞后性的弊端,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生物学的交叉融合,促进了大量诊疗一体化平台的出现。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的孔径、高的载药量和易于修饰的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骨架、中孔和最外层表面,都可以被不同功能团修饰,使其同时具备成像与治疗的功能,从而实现诊疗一体化。本文从有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无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有机无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三个方面介绍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进展,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诊疗一体化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王美琪吕春艳高雪艳张文君张文君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硅功能化肿瘤纳米材料
微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以微丸制剂为代表的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因其特有的优越性,已成为缓控释制剂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对微丸的形成机理、分类、制备工艺以及压片等相关方面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王立马维阳张文君
关键词:微丸压片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