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景臣

作品数:44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压裂
  • 10篇支撑剂
  • 7篇地质
  • 7篇平井
  • 6篇弹塑性
  • 6篇压裂液
  • 6篇水平井
  • 6篇井段
  • 6篇非均质
  • 5篇射孔
  • 5篇井网
  • 4篇弹塑性模型
  • 4篇导流能力
  • 4篇油藏
  • 4篇射孔孔眼
  • 4篇水力压裂
  • 4篇塑性模型
  • 4篇粗化
  • 3篇地质模型
  • 3篇压裂参数

机构

  • 4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新疆新易通石...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作者

  • 44篇张景臣
  • 7篇刘昊
  • 6篇张士诚
  • 6篇王飞
  • 5篇王雷
  • 5篇马新仿
  • 4篇张春
  • 4篇贺甲元
  • 4篇李杰
  • 4篇王庆
  • 3篇陈凯
  • 3篇邹雨时
  • 3篇牟建业
  • 2篇卞晓冰
  • 2篇杨鹏
  • 2篇钟立国
  • 1篇庄照峰
  • 1篇葛洪魁
  • 1篇牟善波
  • 1篇刘文岭

传媒

  • 4篇钻采工艺
  • 4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油田化学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通道压裂导流能力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道压裂导流能力的预测方法,包括:建立通道压裂的力学模型;测定通道压裂的力学模型所需的拟合系数与等效渗透率;根据测定的拟合系数与等效渗透率对通道压裂的力学模型进行优化,以获取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绝对差值...
张景臣钟立国
水平井压裂链路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平井压裂链路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三维地质模型和一维地应力模型,得到三维地应力模型;根据三维地应力模型,得到目标布井数据;根据三维地应力模型和目标布井数据,得到目标作业链路,目标作业...
张景臣张磊林汉雄刘昊郭晓东
超临界二氧化碳增稠剂溶解性实验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超临界二氧化碳(CO_(2))黏度不足0.1 mPa·s,在加砂压裂中携砂困难,需添加增稠剂增大其黏度。鉴于增稠剂在CO_(2)中的溶解性与其增黏效果密切相关,对比研究了聚合物ZCJ-01、表面活性剂微乳液APRF-2和表面活性剂乳液SC-T-183种增稠剂在液态、超临界CO_(2)和水中的溶解性,利用Chrastil半经验模型对溶解度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关联,并对比理论值,最后分析了增稠剂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性受压力、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溶解性最好的增稠剂为SC-T-18,其与超临界CO_(2)在充分搅拌后形成单一、稳定、均相的乳状胶束。3种增稠剂在CO_(2)中的溶解度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小于5%,实验测量值较为准确。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3种增稠剂在CO_(2)中的溶解度也增大,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翟怀建张景臣董景锋王佳张凤娟李晓枫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液增稠剂溶解性
一种获取岩样裂缝模型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岩样裂缝模型的方法,包括:向压裂岩心样品的裂缝注入液态可熔材料得到注液岩心样品;对所述注液岩心样品进行固化处理得到固化岩心样品;对所述固化岩心样品进行剥离处理,得到岩心样品的裂缝模型。该方法可以准确的获...
张景臣郭晓东林汉雄
压裂防砂选井选层技术研究
压裂防砂对疏松砂岩储层增产和防砂有重要作用,压前井层的正确评价选择和效果预测是压裂施工成功和措施有效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压裂防砂选井选层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文着重分析了专家权重方法,模糊理论方法,层次分析方法,神...
张景臣
关键词:疏松砂岩压裂防砂施工工艺
压裂投产低—特低渗透油藏井排距设计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模拟压裂投产低—特低渗透油藏中的非达西渗流特征,在原有黑油模拟器的基础上,建立并求解了考虑两相启动压力梯度、渗透率敏感性以及裂缝导流能力失效性的三维两相数值模拟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压裂井波及椭圆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并推导了矩形井网和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排距公式。压裂井波及椭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对压裂水井初期的波及椭圆大小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注入压差和启动压力影响增大;各因素对波及椭圆的形状没有显著影响。通过遗传算法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可准确求取压裂井波及椭圆参数。为实现井网系统和裂缝系统的最优匹配,以压裂井对油藏波及系数最大为目标,推导了矩形井网和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排距公式。现场应用表明,压裂后平均日产油量可提高1.25倍,且长期增产效果显著。
卞晓冰张士诚张景臣汪道兵
关键词:压裂井
考虑天然裂缝条件下水平井压裂簇间距优化——以吉木萨尔页岩油为例被引量:5
2022年
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位于中国准噶尔盆地东部,该示范区页岩油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大段多簇压裂试验中,为在密切割布缝设计工艺上优化簇间距,提高压裂改造体积,根据目标区块的地质资料和工程资料,采用水力压裂模拟和数值模拟的分析手段,建立一套考虑天然裂缝的簇间距优化方法,模拟密切割工艺下,不同簇间距和不同基质渗透率对改造效果和区域动用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缩小簇间距,可减缓井底压力下降幅度,在页岩油渗透率为1×10^(-6)~1×10^(-5)μm^(2)时,簇间距设计不超过20 m,才能延缓压力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块页岩油的簇间距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何小东张景臣王俊超李恒陈希郭晓东
关键词:油田开发页岩油水力压裂
致密砾岩水力裂缝扩展大型矿场实验被引量:5
2024年
砾岩储层由于砾石的存在而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砾岩压裂成缝机理复杂.受限于岩样尺寸和实验条件,室内压裂物理模拟受砾石尺寸效应影响显著,裂缝扩展时间尺度小.为真实记录裂缝动态扩展过程,反映现场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压后裂缝宏观整体形态,搭建一套超大尺寸(2.0 m×2.0 m×1.0 m)真三轴水力压裂矿场实验平台,通过万吨级应力加载装置、真实管汇和压裂泵车,实现现场真实工况条件下的砾岩水力压裂模拟.基于该平台,分析了水平应力差、压裂液黏度和单孔进液速率对砾岩压裂裂缝动态扩展过程和压后裂缝宏观整体形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砾岩压裂趋于在井筒处形成“纵向缝+横切缝”的复杂多裂缝形态,远离井筒后,横切主缝扩展优势逐步显现,局部遇砾形成分支缝;12 MPa高水平应力差条件下,压后近井区域形成多缝竞争扩展的复杂裂缝带,横切主缝向远端延伸优势减弱;压裂液黏度低于50 mPa·s时,压后横切主缝扩展优势显著,当压裂液黏度高于50 mPa·s时,近井区域形成复杂多裂缝形态;单孔进液速率超过0.3 m^(3)/min后,井筒处趋于形成多条纵向缝,易导致段间压窜.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认识砾岩储层压裂裂缝真实形态,为砾岩水力压裂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张景臣石善志郭晓东吕振虎张兆鹏董景锋
关键词:油田开发水力压裂限流压裂
用于弹塑性模型的粗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弹塑性模型的粗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该弹塑性模型粗化过程中所需要确定的参数及其确定方法;计算过程中首先使粗化区域达到应力平衡状态,根据所需确定的粗化模型参数数目,对所粗化区域施加应力刺激,获取对应组数...
张景臣王庆张春贺甲元
基于机器学习的玛湖地区水平井压裂设计优化被引量:13
2021年
中国新疆玛湖致密砂砾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各井地质和施工条件参差不齐,压裂设计方案缺乏针对性,压裂效果的主控因素也有待进一步深化认识.为此,建立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的玛湖地区水平井产能预测及压裂设计优化的流程框架.以玛湖地区75口压裂水平井为例,针对储层和工程2类16个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确定了压后产能主控因素,建立了遗传算法优化的逆传播算法神经网络产能预测模型,并基于此对水平井的压裂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现场2口井在优选压裂参数方案后,产能分别提高了9.3%和37.3%.建立的产能预测及压裂设计优化方法可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
马俊修石胜男陈进张景臣何小东李雪晨郭丁菲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藏压裂优化主控因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