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彦

作品数:7 被引量:10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木结构
  • 4篇建筑
  • 3篇滞回
  • 3篇滞回曲线
  • 3篇古建筑木结构
  • 2篇燕尾榫
  • 2篇古建
  • 2篇古建筑
  • 1篇吊杆
  • 1篇动力特性
  • 1篇动力特性分析
  • 1篇载力
  • 1篇振动
  • 1篇柔性吊杆
  • 1篇试验分析
  • 1篇铺作
  • 1篇榫卯
  • 1篇榫卯连接
  • 1篇力特性
  • 1篇木结构古建筑

机构

  • 7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张海彦
  • 3篇薛建阳
  • 3篇赵鸿铁
  • 2篇王欢
  • 2篇吴磊
  • 2篇隋龑
  • 1篇谢启芳
  • 1篇张辉
  • 1篇董春盈
  • 1篇王俊峰
  • 1篇冯建霖

传媒

  • 2篇四川建筑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古建筑大木作铺作层的振动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结合课题组的殿堂结构四柱单间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铺作层进行了水平方向的振动分析及随机破坏分析。为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机理提供部分的科研依据。
冯建霖张海彦王欢周海东
关键词:古建筑振动
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特性试验分析被引量:33
2010年
通过透榫节点柱架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出了透榫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节点回复力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透榫节点的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研究结果为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赵鸿铁董春盈薛建阳隋龑张海彦
关键词:木结构滞回曲线
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刚度分析被引量:45
2009年
通过对典型燕尾榫榫卯连接的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榫卯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试验得出榫卯连接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并拟合出了弯矩-转角的关系方程和榫卯接节点恢复力模型,由实验结果给出了木结构榫卯连接刚度的非线性变化.研究结果为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提供了理论基础.
赵鸿铁张海彦薛建阳隋龑吴磊
关键词:木结构燕尾榫滞回曲线
钢管混凝土拱桥柔性吊杆破损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结合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的破损状况,通过对吊杆普遍存在的破损分析,指出钢索破损、锚具破损、防护破损以及短吊杆破损是吊杆破损的主要原因,并介绍双层无粘接HDPE护套、锚头内灌注油脂2种改进设计方法,并提出处理短吊杆防护的新思路。
张辉曹锡张海彦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
古建筑木结构直榫和燕尾榫节点试验研究被引量:46
2010年
通过对典型透榫和燕尾榫榫卯连接的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榫卯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试验得出榫卯连接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并拟合出了弯矩—转角的关系方程和榫卯连接节点恢复力模型,由试验结果给出了两种榫卯连接刚度的非线性变化。研究结果为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提供了理论基础。
隋赵鸿铁薛建阳张海彦谢启芳
关键词:木结构燕尾榫滞回曲线
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研究术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动力特性对我国古建筑抗震和开发古建筑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殿堂式木构建筑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其独特的结构形式、节点特性、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典型榫卯连接的力学分...
张海彦
关键词:木结构榫卯连接动力特性抗震性
古建木构枓栱的破坏分析及承载力评定被引量:1
2009年
结合试验对古建筑木结构枓栱各构件的破坏形态及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枓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评定方法,以供古建木构研究参考。
吴磊张海彦王俊峰周海东王欢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