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林 作品数:7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的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对干预前(2011-12-01~2012-05-31)和干预后(2012-06-01~2012-11-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齐宏亮 周晖 张海林关键词: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干预分析 文献传递 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药学监护路径的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药学监护路径。方法专科临床药师跟随医生查房,细究CHF病人给药方案,填写《CHF病人住院药历》,并将药历内容录入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查找相应的药学监护点,进而制定CHF病人的药... 齐宏亮 张海林 毕彦忠 王晓红 廖丹 倪雪松 尹诗航关键词:临床药师 慢性心力衰竭 药学监护 文献传递 枸杞多糖的提取及其抗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优选枸杞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研究枸杞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应用D-半乳糖连续注射,造成实验性衰老小鼠模型,通过测定血液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和皮肤中SOD、MDA及羟脯氨酸(Hyp)的水平来检测枸杞多糖抗衰老的能力。结果:通过正交设计确定的枸杞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案为:料液比为1∶30,提取2次,1次90 min,功率为100 k Hz。通过研究可见,枸杞多糖可提高小鼠血液中SOD、CAT、GSH-px水平,降低MDA值;可提高小鼠皮肤SOD活力,降低皮肤MDA含量,提高Hyp含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提取方法简单、易行,枸杞多糖的提出率高。枸杞多糖具有抗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的作用。 刘杰 潘晓秋 周晖 张海林 齐宏亮 廖丹 倪雪松关键词:枸杞多糖 抗衰老 D-半乳糖 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的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对干预前(2011-12-01~2012-05-31)和干预后(2012-06-01~2012-11-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齐宏亮 周晖 张海林关键词:抗菌药物 临床药师 文献传递 复方儿茶酊的生药学鉴定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复方儿茶酊的生药学鉴定标准,并通过HPLC法同时测定其中儿茶素、表儿茶素、黄芩苷及小檗碱的含有量。方法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对儿茶、黄芩及黄柏进行鉴定。HPLC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300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儿茶、黄芩及黄柏经鉴定均为正品。儿茶素在10~200μg、表儿茶素在0.1~20μg、黄芩苷在10~200μg、小檗碱在0.1~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99.7%(1.7%)、98.8%(2.1%)、101.0%(1.4%)、100.2%(1.9%)。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对复方儿茶酊进行质量控制。 潘晓秋 周晖 翟红军 张海林 廖丹 齐宏亮 倪雪松 逄宏智 韩凤秋 刘杰 吴雅琴关键词:生药学鉴定 儿茶素 表儿茶素 黄芩苷 小檗碱 HPLC 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药学监护路径的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药学监护路径。方法专科临床药师跟随医生查房,细究CHF 病人给药 方案,填写《CHF 病人住院药历》,并将药历内容录入EXCEL 表,进行统计分析,查找相应的药学监护点,进而制定CHF... 齐宏亮 张海林 毕彦忠 王晓红 廖丹 倪雪松 尹诗航 王晓红关键词:临床药师 慢性心力衰竭 药学监护 文献传递 网络资源链接 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后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后药源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 1例PCI手术后发生药源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从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判断和处理、PCI手术后患者用药指导等3个方面提供药学监护。结果药源性血小板症的判断和处理及时,患者PCI手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无发热,无红肿,无渗出;药师对患者PCI手术后复杂用药细心指导,对出院后需长期服用药物进行重点宣教,随访效果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应关注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判断和处理,在药学监护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查找并总结药学监护要点,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齐宏亮 周晖 张海林 刘斌 王晓红关键词: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血小板减少症 药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