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莹

作品数:30 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肿瘤
  • 11篇细胞
  • 11篇免疫
  • 11篇病理
  • 7篇免疫组织
  • 6篇组织化学
  • 6篇淋巴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间质
  • 4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细胞淋巴瘤
  • 4篇淋巴瘤
  • 4篇免疫组化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3篇妊娠
  • 3篇间叶瘤
  • 3篇间质瘤

机构

  • 27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丰台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30篇张莹
  • 15篇李挺
  • 7篇柳萍
  • 7篇王颖
  • 5篇董颖
  • 5篇张爽
  • 5篇那加
  • 4篇邹万忠
  • 4篇农琳
  • 4篇尹洪芳
  • 2篇梁英
  • 2篇何群
  • 2篇张剑波
  • 2篇张发顺
  • 2篇石雪君
  • 2篇赫英东
  • 2篇屠京慧
  • 2篇张晓明
  • 2篇汤秀英
  • 2篇王微

传媒

  • 10篇中华病理学杂...
  • 7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四届围产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转移复发瘤的形态特点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和转移复发瘤组织形态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及其肿瘤分化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5例子宫原发ESS及4例转移复发瘤的组织形态,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TM二步法检测CD1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AE1/3及α-抑制素的表达,以10例富于细胞平滑肌瘤作对照。结果15例患者发病年龄22~75岁(平均45岁)。组织学分型:7例经典型,3例平滑肌分化型,2例纤维黏液型,3例分化差型,细胞异型明显。4例复发转移瘤中3例组织形态与原发瘤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果:在14例ESS及4例复发转移瘤中CD1015/18、SMA5/18、ER7/18、PR10/18;AE1/3和α-抑制素仅在腺样分化区阳性。平滑肌瘤对照组CD10为1/10、SMA为10/10,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S多向分化的特点使其呈现多样的组织形态,且转移复发瘤形态可与原发瘤不同。CD10与SMA联合应用有助于ES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董颖石雪君李挺张莹
关键词:转移复发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复发转移CD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毒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毒蛋白TIA1和GranzymeB在鼻NK/T细胞淋巴瘤 (NK/T)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NK/T淋巴瘤 35例石蜡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 ,同部位B细胞淋巴瘤 10例和淋巴结外周T细胞淋巴瘤 5例为对照。行En visio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5例NK/T中CD4 5RO阳性 32例 ,CD3ε 30例 ,CD5 6 16例 ,TIA12 9例、GranzymeB 2 1例、CD30 10例、CD117全部阴性。 10例面部B细胞淋巴瘤上述抗体染色均阴性。淋巴结外周T细胞淋巴瘤 5例均TIA1(+) ,3例CD3ε(+) ,1例GranzymeB(+)。背景反应性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常表达TIA1,但不表达GranzymeB ;肿瘤细胞异型性和CD30 /GranzymeB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TIA1和GranzymeB对NK/T的标记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GranzymeB的特异性大于TIA1;NK/T的常规诊断可在形态学的基础上 ,联合使用CD4 5RO、CD3、CD5 6、细胞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确定 ;GranzymeB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CD30表达密切相关 ,其意义尚待深入探讨。
李挺王军尹洪芳冯园终张莹
关键词: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
糖化血红蛋白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意义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妊娠期糖尿病、53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患者及106例正常孕妇在不同孕期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的变化关系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产前检查的1 840例孕妇中5例空腹血糖异常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余均行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异常者304例(16.6%),其中确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85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0%和91.4%;以HbA1 c≥6.0%为临界点,异常者为68例(4.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0%和99.9%。以HbA1 c≥5.6%为临界点,异常者为369例(2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6%和84.6%。②血糖随孕龄增加有所增加(P<0.05);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随孕龄增加有所下降,而妊娠期糖尿病组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随孕龄增加有所增加(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晚期糖化血红蛋白较孕早期及中期增高明显(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筛查中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屠京慧王恩张莹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子宫内膜癌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通路活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PI3 K/AKT)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PTEN、PIK3CA和p-AKT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改变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PTEN、p-AKT、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在7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聚合酶链反应测序法分析其中34例PIK3CA基因外显子9和20的突变情况.结果 (1)7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子宫内膜样癌( EEC) 65例,非子宫内膜样癌(NEEC)6例.PTEN失表达率为63.4%( 45/71),在EEC中的比例(66.2%,43/65)高于NEEC( 2/6;P=0.18).PTEN失表达患者(45例)预后优于PTEN正常表达者(26例;P=0.07).进一步分组分析显示在ER阴性病例中,PTEN失表达者(12例)的预后优于PTEN正常表达者(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本组34例中PIK3CA突变率为41.2% (14/34),突变热点为外显子9的T544.PIK3CA突变在EEC中的发生比例(44.8%,13/29)高于NEEC( 1/5;P >0.05).外显子9突变全部见于Ⅰ期EEC病例中,且在高、中分化的EEC中发生率高于低分化肿瘤(P>0.05).外显子20突变在早期病例组(14.3%,4/28)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病例组(4/6;P=0.0l).(3)p-AKT的阳性率为59.2% (42/71),在EEC中的阳性率(60.0%,39/65)高于NEEC(3/6;P=0.68);但高、中分化组EEC的阳性比例(75.0%,21/28;53.6%,15/28)高于低分化组(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AKT阳性与ER阳性相关(r=0.339,P=0.00).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如PTEN失表达、p-AKT阳性提示预后好.PIK3CA基因外显子9和20的突变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可能不同.子宫内膜癌中PTEN和p-AKT的功能可能受到ER状态的影响.
杨曦董颖张晓明梁英张莹孟轶婷王颖王微农琳李挺廖秦平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类突变
自然杀伤(NK)细胞发育相关转录因子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发育相关转录因子T-bet、EOMES、ETS-1和MEF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检测录因子T-bet、EOMES、ETS-1和MEF,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T-bet因子在40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情况,分析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与对照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18例、B细胞淋巴瘤(BCL)10例以及正常脾、胸腺组织各5例和慢性炎性鼻黏膜组织10例进行对比.结果 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及PTCL中,T-bet mRNA(82.5%,33/40及17/18)和蛋白(100%,40/40及13/18)呈高表达,而在BCL中不表达.EOMES、ETS-1和MEF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呈高表达,分别为80.0%(32/40)、82.5%(33/40)和62.5%(25/40),而对照组均阴性.EOMES和T-bet在40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75%(30/40)共表达,具统计学意义(P〈0.01).40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平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和10个月,5年生存率10.5%.临床各影响因素中仅治疗方案对预后影响有意义,各转录因子表达对预后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存活和lO例死亡者中,各转录因子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bet表达与淋巴瘤类型有关,主要见于外周NK和T细胞淋巴瘤;NK发育重要功能基因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显著表达,是否为维持肿瘤高度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所必需值得深入探讨.
张爽农琳张莹王颖李挺
关键词:转录因子
富于间质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病理形态、增生间质细胞组织起源和临床并发症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对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滤泡间区内间质细胞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以及组织来源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间质细胞在疾病形成以及副肿瘤天疱疮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23例,收集详细临床资料,分析组织病理形态,对全部病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有CCL21、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CD21、CD35、S-100蛋白和CD34。按照Danon等的标准进行分类,将滤泡间区占淋巴结面积大于50%的病例归入富于间质型,其余为普通型。结果23例中,富于间质型14例,普通型9例。富于间质型病例伴副肿瘤天疱疮11例,普通型无一例伴副肿瘤天疱疮,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滤泡间区内间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普通型9例,CC121、MSA均为阳性,CD21、CD35、S-100蛋白、CD34均为阴性;富于间质型14例,CCL21阳性13例,MSA阳性13例,CD21、CD35、S-100蛋白、CD34均为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在病理上存在普通型和富于间质型两种表现,两者在副肿瘤天疱疮的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是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滤泡间区内最主要的间质细胞,其特征性的免疫表型为CCL21+/MSA+/CD34^-/CD21^-/S-100^-。富于间质型患者易于伴发副肿瘤天疱疮,可能与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的过度增生有关,详细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熊焰张莹王颖那加李挺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间质细胞网状细胞病理形态
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2年
张发顺张莹李挺阚秀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检查免疫组化
18.晚期早产儿围产期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晚期早产儿围产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第一医院2009.1.1-2010.12.31出生的晚期早产儿258例,收集母亲孕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分娩方式情况;并对新生儿并发症...
张莹赫英东陈倩
关键词:晚期早产儿足月儿并发症
文献传递
阴蒂旁皮下组织神经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1
2003年
谢敏柳萍张莹邹万忠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病理检查病理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的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82
2002年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 (GISTs)的光镜、电镜形态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 ,探讨肿瘤的组织来源和分型。方法 对GISTs进行光镜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波形蛋白、CD117(c kit)、CD34等 8种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6 5例GISTs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性肿瘤的 85 5 % (6 5 / 76 ) ;其中梭形细胞为主的有 4 6例 ,伴有上皮样细胞的有 13例 ,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的有 6例 ,瘤细胞呈长、短梭形和圆形 ,胞质弱嗜酸 ,常见核端空泡 ,有时呈印戒样或透明细胞样 ;排列呈旋涡状、栅栏状或弥漫性巢状。超微结构表现出树枝样突起、神经内分泌颗粒、桥粒样连接等神经分化特点 ,或 (和 )胞质内出现密斑、密体等肌性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波形蛋白为 10 0 % (6 5 / 6 5 ) ,CD11793 8% (6 1/ 6 5 ) ,CD3478 5 % (5 1/ 6 5 )。结论 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 ,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 ,电镜和CD117、CD34等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对其做作出正确诊断 ,GISTs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
柳萍那加王颖何群张莹汤秀英邹万忠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超微结构胃肠肿瘤间叶瘤免疫组织化学GIST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