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朝丞

作品数:138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10篇新闻
  • 40篇写作
  • 34篇新闻写作
  • 24篇新闻事实
  • 23篇标题
  • 18篇新闻标题
  • 17篇新闻报
  • 16篇新闻报道
  • 14篇舆论
  • 13篇中国新闻
  • 13篇事件性
  • 12篇新闻作品
  • 11篇事件性新闻
  • 11篇非事件性新闻
  • 10篇新闻奖
  • 10篇题解
  • 10篇获奖消息
  • 10篇标题解读
  • 9篇中国新闻奖
  • 8篇短新闻

机构

  • 115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15篇彭朝丞

传媒

  • 24篇新闻界
  • 16篇新闻传播
  • 13篇新闻知识
  • 12篇当代传播
  • 11篇新闻战线
  • 8篇新闻与写作
  • 6篇写作(中)
  • 5篇中国广播电视...
  • 5篇新闻研究导刊
  • 4篇写作
  • 3篇中国记者
  • 3篇新闻前哨
  • 2篇报林求索
  • 1篇采写编
  • 1篇华人时刊

年份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1篇2002
  • 11篇2001
  • 17篇2000
  • 10篇1999
  • 11篇1998
  • 8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90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跳跃,简洁清新的行文方式
2001年
跳跃式行文法,亦称间奏式、断裂式行文法,原本是散文,特别是诗词写作的常用方法。它最早被国外的新闻界广泛应用于新闻写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今,我国一些新闻工作者也注意使用这种手法。一批行文活泼、语言精简、篇幅短小、信息量大的新闻作品屡见报端。仅以《人民日报》为例,早在1991年9月第二届现场短新闻评选中就有这样一篇作品荣获一等奖。
彭朝丞
关键词:行文方式句子段落自然段新闻
引语,新闻写作的入门课
1998年
引语是指在新闻写作中精当的引用新闻人物的语言,或报告、演讲中的话语的一种写作技巧。是用客观报道手法写活、写好新闻的重要技巧之一。新闻的本源是大千世界新近发生的万事万物,是人类在同自然界和社会生存发展斗争所发生的新鲜的、有意义的事实报道。这样,客观性便...
彭朝丞
关键词:新闻写作间接引语直接引语防空部队新闻人物
延伸 多关注新闻中的“为什么”
2002年
近读《扬子晚报》的一篇谈办报经验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给笔者的印象很深: '快,是《扬子晚报》的传统优势。过去,我们在许多新闻的报道上都打了‘第一枪’。这也是《扬子晚报》能够赢得读者的一大法宝。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够。我们经常听到读者有这样的反映:《扬子晚报》的新闻快是快,就是看了不过瘾。所谓‘不过瘾’,是相比而言的。有的媒体特别注重挖掘新闻的潜在价值,有时候接过你的线索深挖下去。结果抱了‘金娃娃’。
彭朝丞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背景
在“为什么”上作文章
2000年
近读《扬子晚报》的一篇谈办报经验的文章,有一段话给笔者的印象很深:"快,是《扬子晚报》的传统优势。过去,我们在许多新闻的报道上都打了‘第一枪’。但是,光有这一点还不够。我们经常听到读者有这样的反映:《扬子晚报》的新闻快是快,就是看了不过瘾。……有的媒体特别注重挖新闻的潜在价值,有时候接过你的线索深挖下去,结果刨了个‘金娃娃’。这些成功经验使我们思路大开。我们提出,要延伸晚报的优势,有价值、符合晚报特点的新闻不但要打‘第一枪’,还要力争报深报透报到位,做到既快又好。用个形象比喻,就是:"好苹果,不但要咬一口,还要力争吃掉它。"
彭朝丞
关键词:新闻价值动态新闻
改进非事件性新闻写作的理性思考(上)
1998年
彭朝丞
关键词:非事件性新闻新闻写作新闻事实中国新闻奖新闻主题新闻由头
试论新闻写作的贴近术
1999年
彭朝丞
关键词:新闻写作贴近群众受众群体正确舆论导向新闻作品上海家化
论新闻幽默的表达技巧被引量:3
1999年
彭朝丞
关键词:新闻作品新闻事实新闻写作幽默感语言环境思想感情
准确传达人民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声音——评获奖评论《中国主权不容侵犯》
2002年
彭朝丞
关键词:《中国主权不容侵犯》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评论
对话在新闻中的运用
1986年
掌握和运用好新闻中的对话——让新闻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不仅能增强新闻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感染力,有利于表现时代的特征,人物的性格和个性;同时,还能增强新闻作品的可信性。在新闻史上据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中,有些篇章就是以其对话赢得读者。 1947年2月7日,新华社发过一则消息《刘胡兰慷慨就义》,这则不到三百字的新闻,除了三十四个字的导语和二十个字的结尾外,几乎全是采取问答式的对话。
彭朝丞
关键词:新闻性格个性心理特征新闻作品新闻事实
要把系列报道真正搞好
1997年
要把系列报道真正搞好10月上中旬,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广播、电视和报纸都增设了“系列报道”(包括连续报道、组合报道)奖项。我作为系列报道组的一名评委,通过评选工作的实践,不仅使自己增长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引发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彭朝丞
关键词:新闻评论新闻报道信息传播新闻事件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