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君

作品数:53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15篇政治法律
  • 10篇经济管理
  • 7篇哲学宗教
  • 7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民族
  • 9篇移民
  • 6篇生态
  • 6篇藏区
  • 5篇文化
  • 4篇赵尔丰
  • 4篇生态移民
  • 4篇四川藏区
  • 4篇宗教
  • 4篇就医
  • 4篇藏族
  • 4篇城市
  • 3篇移民搬迁
  • 3篇中华民族
  • 3篇三江源生态
  • 3篇私人化
  • 3篇清末
  • 3篇人化
  • 3篇资本
  • 3篇宗教活动

机构

  • 53篇四川大学
  • 2篇大连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文化大学

作者

  • 53篇徐君
  • 4篇冉光荣
  • 2篇尹婷
  • 1篇林冠群
  • 1篇李沛容
  • 1篇冯倩
  • 1篇李彦
  • 1篇姚勇

传媒

  • 7篇藏学学刊
  • 4篇西藏大学学报...
  • 4篇中国藏学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4篇民族学刊
  • 3篇青海民族研究
  • 2篇西藏研究
  • 2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史林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民族教育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楚雄师范学院...
  • 1篇西藏民族学院...
  • 1篇文化传承与历...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割舍与依恋——西藏及其他藏区扶贫移民村考察被引量:13
2011年
藏区扶贫开发采取异地搬迁安置的方式形成一个个新的移民社区。由于空间距离等原因,新村与原来社区关系断裂,对于老家,新村居民在情感上有一种割舍与依恋之情。"故土难离"的念乡情感在新村文化活动上表现出外向指靠性及单一性特点,在移民初期表现出以对宗教信仰的强烈渴求尤其是对老家宗教人士的仰赖为主要形式,这种念乡情结甚至会在新村建立初期产生一种对政策的消极对抗心理,阻碍着新村的发展。作为决策者如何正确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加以疏导与引导是扶贫移民成功与否的关键。
徐君
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民族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以成都市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市采取了举办民族班、开办西藏及省内民族地区学生散插班、落实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等多种措施,使少数民族受教育人口大幅度增加,民族团结教育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存在着诸如配套设施与师资不足、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困难等问题。通过调研,笔者认为中心城市有效开展民族教育的根本途径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教育资源、扩大散插生规模等。
徐君
关键词:民族教育
私人化与外向化倾向:四川藏区宗教信仰活动变化趋势的调研
本文通过选取各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石渠、雅江、得荣4县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实际的调查访谈得出四川藏区藏传佛教信仰变化发展的趋势。四川藏区藏传佛教信仰在世俗化倾向的大趋势下,又呈现出了一些特殊的发展倾向,即藏...
徐君
关键词:四川藏区宗教活动私人化外向化
近代天主教在康区传播探析被引量:2
2005年
天主教在藏区传播研究现状天主教在17世纪早期就进入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古格王朝传教,后来又深入到日喀则地区,均得到当时古格王及藏巴汗的支持。18世纪初在西藏建立布道会。近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把洋教和帝国主义入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西藏腹心拉萨等地传教已经不可能。传教士被驱逐到西藏以外的地方,主要是与西藏交界的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藏族地区。
徐君
环境社会学微观视角下青藏高原垃圾治理路径探析——以三江源区“捡垃圾”行动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垃圾的产生和处理、人与垃圾的关系等是目前环境社会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从环境社会学微观视角关注个体环境行为的重要领域。文章以在三江源农牧区开展环保实践的两个社会组织为观察对象,借鉴戈夫曼的拟剧论等理论,透视两个环保组织的垃圾治理行动——通过具身性“表演”,催生、培养其志愿者、组织成员和环境他者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意识,调动微观层面个人能动性与当地民众的生态道德伦理,在与地方政府、民众、游客等“观众”进行社会互动中达到传播亲环境行为的目的,促使更多环境主体加入环保实践活动,弥补环境治理中宏观结构与运动式治理之间的缝隙,最终将利他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捡垃圾行动嵌入地方垃圾治理事项,形成环境治理合力。这是独具三江源区特点的垃圾治理实践,开创了促进青藏高原环境综合整治新模式。
徐君陈蕴
关键词:垃圾治理
质疑与求证:实证史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路径——揭示汉藏历史新面貌的唐代吐蕃研究
2017年
林冠群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质疑和求证,使唐代吐蕃史研究中很多无人碰触或者学界视为当然却错误的认识得以不断更正,众多史实得以澄清;使唐代吐蕃的政治、经济、外交等不仅轮廓清晰,更变得生动鲜活。本文通过与林冠群访谈,就其从对历史的质疑到多方考证、不迷信权威与传统观念、重视汉藏文文献互证、注重原始材料的比较分析、田野调查的治学门径和治学方法进行了梳理与呈现,同时也提出中国西藏、新疆、蒙古等边疆研究应纳入国家战略高度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大陆,应注重人才培养等观点。
徐君林冠群
全球化背景下藏区特殊性再认识
全球化背景下,藏区逐渐变成西方社会理想中的净土。同时,类似于宗教和宗教共同体的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弥漫使"西藏问题"更加复杂化。由此,使藏区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这为藏区的开发带来了新的难度,也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和...
徐君
关键词:藏区
文献传递
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回顾与展望
生态移民作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从20世纪90年代就是政府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生态移民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并围绕着内蒙古等地的生态移民工程而形成一个热点。近几年,随着三江源区生态建设与保...
徐君
关键词:生态移民
文献传递
空间建构视域下吉隆口岸社会结构与社会治理
2022年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世界民族走廊”与边界交汇的口岸地区成为国内和国际多元族群聚集的社会空间,呈现出多元性、交集性、区隔性、复杂性等特征。因此,口岸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叠加空间。在口岸建设与开发的初期,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受生计互动模式、地域认同策略以及文化逻辑的影响,形成了居住空间结构和经济结构互嵌、公共交往和文化结构区隔的格局,呈现出“马赛克”化的结构特征。文章通过剖析吉隆口岸社区案例,认为在面对口岸建设新议题,不仅应注重口岸地区的地缘经济战略,更需要注重地缘文化战略意义,增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力,协调各民族的利益,培育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交往空间和文化交流空间,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和载体,实现国内和国际双重维度的共同体建设。
薄辉龙徐君
关键词:社会空间区隔社会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的援藏政策:逻辑构成、实践路径及社会效果
2023年
从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视角回顾援藏政策的逻辑构成、实践路径和社会效果,对民族工作的“守正创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援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针对西藏地区率先实施的宏观性民族政策,体现了中华民族“起源-自在-自觉-自强”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的现实逻辑和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团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逻辑。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援藏政策经历了主体、形式、内容等层面的变迁和完善,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以民生为落脚点,以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和法律援藏为主要特征的实施路径,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了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文化基础、法制基础和社会基础。鉴于援藏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耦合性,研究发现,援藏政策在政治整合、经济互惠、文化接触、法治规范和情感认同等功能的作用下推动了西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薄辉龙徐君
关键词:价值逻辑社会效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