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 作品数:36 被引量:10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术期营养管理的调查研究(附全国64家三甲医院报告)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调查国内64家三甲医院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术期营养管理的现状,探讨其营养管理策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0年3月31日至4月13日,以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青年精英俱乐部成员及部分其他国内三甲医院的胰腺外科医师为调查对象,设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营养支持调查表》电子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通过网络微信推送方式发放。观察指标:(1)一般信息。(2)术前营养管理。(3)术中营养管理。(4)术后营养管理。(5)不同手术量医学中心营养管理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一般信息:共收回22个省35个城市64家三甲医院的96份有效问卷。96位医师中,男94例,女2例;年龄为(42±7)岁,年龄范围为29~59岁。(2)术前营养管理。①术前营养评价及筛查:96位医师中,62.5%(60/96)医师常规进行术前营养状况评价。术前营养筛查:41.7%(40/96)医师对每位患者进行筛查,54.2%(52/96)医师仅在考虑需要营养支持时进行筛查。筛查工具选择:66.7%(64/96)医师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非工具性评价指标选择:97.9%(94/96)医师选择≥2种指标综合评价,92.7%(89/96)医师选择白蛋白作为评价指标。②术前营养支持:96位医师中,13.5%(13/96)医师常规进行术前营养支持。术前营养支持方式:94.8%(91/96)医师选择以饮食为基础的营养支持方式。术前营养支持时间:43.8%(42/96)医师选择根据手术时间确定术前营养支持时间。加速康复外科(ERAS):24.0%(23/96)医师常规术前2 h给予清流质饮食或碳水化合物负荷。(3)术中营养管理。①术中空肠造瘘管理:96位医师中,8.3%(8/96)医师常规行空肠造瘘。②术中营养管路管理:30.2%(29/96)医师术中放置鼻空肠管,78.1%(75/96)医师术中放置鼻胃管,38.7%(29/75)医师根据患者胃液量决定鼻胃管拔� 许静涌 卫积书 崔红元 徐强 张献娜 吴文铭 韦军民关键词: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围术期 营养管理 基于1例十二指肠巨大间质瘤局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救治的多中心讨论 2022年 患者女性, 60岁。因体检时发现胰头占位1周, 拟诊断为"胰头恶性肿瘤"于2020年7月7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患者自发病以来无腹胀、腹痛、纳差、黄疸、发热等不适。入院5 d前于外院行增强MRI及PET-CT检查, 考虑为胰腺钩突癌。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 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62.5 mg, 1次/d, 自诉血压控制可。30余年前曾因"结核"行腹部肿物切除术, 具体不详。一般体检无特殊, 腹部未及明显阳性体征。入院查血尿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均正常, 增强MRI及胰周CT血管造影检查, 均提示为十二指肠间质瘤。肿瘤最大径6 cm, 马蹄形, 内侧缘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后方(图1)。语】关于瘘、感染、营养支持、引流的一些外科基本问题, 目前已有定论。然而, 具体到每例患者的临床实际, 诊疗过程中常出现各种复杂的临床问题, 且互相混杂、交互影响、动态发展。尤其对于一些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很难有循证医学证据。本例患者的病情复杂, 经局部切除后出现了多种严重并发症, 历经100余天的治疗后才顺利出院。来自国内外11家医院的13名中青年外科医师针对此例患者并发症处理方法和时机进行了两次讨论, 并根据各自中心的经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其中蕴藏着各位外科医师严谨的临床思维和经验教训, 很有借鉴意义。本文基本保留了各位讨论专家的意见, 供同行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借鉴参考。 赵过超 花苏榕 白雪巍 卫积书 周剑寅 施昱晟 徐强 马涛 王伟 经纬 杨峰 何进 吴文川关键词:局部切除 胰腺外科 胰头占位 胰腺钩突 利用DRG工具开展大型公立医院病组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2024年 目的利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数据,分析大型公立医院重点科室病组结构及变化趋势,探究科室病组干预及优化重点,进而推动科室资源合理统筹。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市某大型公立医院2个外科科室2017—2023年的DRG数据。在2个外科科室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出现下降时,均及时采用绩效考核、科室宣教、院内公示等方式进行干预,观察CMI值变化,并分析其病组权重、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等变化趋势。结果干预后,外科一权重较低的病组,如甲状腺大手术(KD1)收治比例明显降低,权重较高的病组,如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GB2)、胰腺恶性肿瘤手术(HB1)收治比例明显增加;外科二权重较低的病组,如化疗(RE1)收治比例明显降低,权重较高的病组,如肾、输尿管及膀胱恶性肿瘤的大手术(LA1)、肾上腺手术(KC1)、除恶性肿瘤大手术外的肾/输尿管/膀胱手术(LB1)、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手术(MA1)收治比例明显增加,2个科室均实现了CMI值上升的目标。从效率、费用、质量指标看,2个科室的时间消耗指数与费用消耗指数均显著低于1,低风险组死亡率均为0。结论大型公立医院立足实际、结合发展目标,通过合理干预,可实现CMI值提升与病组结构优化,提高医疗效率和资源合理利用。 张国杰 谭旭彤 蔡志玲 徐强 徐维锋 陈伊航 王亚婷 刘锦涵 陈政 周炯 马小军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病例组合指数 医疗资源整合 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明确Cripto-1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慢性胰腺炎等相关组织中Cripto-1的表达水平,探讨胰腺癌组织中Cripto-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预后价值。结果Cripto-1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9,P=0.025,P=0.018)。Cripto-1在低分化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Cripto-1高表达的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短于Cripto-1低表达的患者(8个月比16个月,χ^(2)=4.787,P=0.029),但多因素分析提示Cripto-1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预后无相关性(HR=1.341,95%CI=0.800~2.248,P=0.266)。结论Cripto-1可能在胰腺癌的早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ripto-1表达水平可能对胰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高翔 徐强 张荣华 鲁涛 潘伯驹 廖泉关键词:胰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预后 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化疗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会发生粒细胞缺乏,形成严重的免疫抑制状态,可能继发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由于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黏膜破坏及免疫功能低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阑尾炎发生率明显升高[2].此类患者常合并粒细胞缺乏、重度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手术风险极高,治疗选择上有较大争议[3].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治疗期间发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刘乔飞 叶欣 徐强 曹希 邴钟兴 廖泉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患者 急性阑尾炎 粒细胞缺乏 免疫抑制状态 免疫功能低下 化疗过程 胰腺癌细胞在二维和三维培养系统中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在二维平面培养和三维培养(Ⅰ型胶原和细胞外基质胶)中的生长特性。方法将3株胰腺癌细胞株SW1990、PCT和ASPC-1分别采用上述3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形态。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采用乙醇固定碘化丙锭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细胞在二维平面培养系统中呈单层贴壁生长;在Ⅰ型胶原和细胞外基质胶中细胞形成多细胞球样体(multicellular spheroid,MCS),其生长速度较二维平面培养中的细胞慢。在二维平面培养中生长的SW1990、PCT和ASPC-1细胞的S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9.6±3.0)%、(33.6±2.1)%和(33.1±1.8)%,明显高于在Ⅰ型胶原中培养4 d和8 d形成的MCS的S期细胞比例〔(18.2±5.1)%、(14.5±3.2)%和(24.7±2.6)%〕,P<0.05,而G2/M期的细胞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型胶原中培养4 d和8 d的SW1990和PCT细胞以及培养8 d的ASPC-1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在二维平面培养中的细胞比例(P<0.05)。在Ⅰ型胶原中培养4 d的ASPC-1细胞和SW1990细胞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培养8 d的细胞比例(P<0.05)。结论不同的培养方式、培养介质对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MCS三维培养系统能更好地模拟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状况。 徐强 胡亚 廖泉 赵玉沛关键词:胰腺癌 细胞周期 从北京协和医院医师培养体系感悟青年医生的责任 被引量:3 2019年 青年医生在成长中应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做到'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提高临床水平;更要重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学习和培养;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应不忘医者初心,牢记治病救人使命,以病人为中心,勇于付出,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徐强关键词:青年医生 医院文化 对比5.0T与3.0T平扫MRI显示胰岛素瘤质量 2024年 目的对比5.0T与3.0T平扫MRI显示胰岛素瘤质量。方法前瞻性对12例胰岛素瘤患者以5.0T和3.0T MR仪采集术前腹部T1WI、T2WI平扫并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比5.0T与3.0T各序列M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肿瘤-胰腺实质对比度评分,观察肿瘤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比较各序列图像及总体肿瘤显示率。结果5.0T T1WI和DWI显示胰岛素瘤的主观评分均高于3.0T T1WI和DWI(P均<0.05),5.0T T2WI主观评分与3.0T T2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针对肿瘤-胰腺实质对比度评分,5.0T T1WI高于3.0T T1WI(P=0.023),而5.0T T2WI与3.0T T2WI、5.0T DWI与3.0T DW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胰岛素瘤SNR在5.0T T2WI高于3.0T T2WI(P=0.015),5.0T T1WI与3.0T T1WI、5.0T DWI与3.0T DWI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胰岛素瘤CNR在5.0T与3.0T各序列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0T T1WI、T2WI及DWI胰岛素瘤显示率分别为100%(12/12)、66.67%(8/12)及83.33%(10/12),3.0T T1WI、T2WI及DWI分别为75.00%(9/12)、58.33%(7/12)及66.67%(8/12);5.0T MRI胰岛素瘤总体显示率为100%(12/12),3.0T MRI为83.33%(10/12)。结论相比3.0T MRI,胰岛素瘤5.0T MRI显示胰岛素瘤更佳并有利于诊断。 赵慧佳 朱亮 高瑞辰 尹博辉 孙淦 薛珂 杨于昕 徐强 吴文铭 冯逢关键词:胰岛素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 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附71例报告)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单中心开展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RDP)的学习曲线,并与文献报道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收治的71例行RDP病人的临床资料,利用累积求和法分析RDP的学习曲线,并对比度过学习曲线前后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肿瘤直径为(4.0±2.1)cm,手术时间为(227.7±83.1)min,无术后90 d死亡病例。3例(4.2%)中转开放手术,8例(11.3%)发生B级胰瘘,2例(2.8%)术后出血并行二次手术探查止血,3例(4.2%)腹腔感染,3例(4.2%)出现术后胃排空障碍,3例(4.2%)出现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无Ⅳ、Ⅴ级并发症。RDP的学习曲线可以分为3个阶段,48例后被认为度过学习曲线,平均手术时间由260.6 min降至159.0 min(P<0.05),总并发症的发生率由25.0%降至4.3%(P=0.048)。结论 RDP学习曲线反映了手术团队学习掌握该技术、扩大手术适应证、开展团队成员培训的综合过程,开展初期的微创技术基础、开展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变化等均可影响学习曲线。 徐强 吴文铭 韩显林 王梦一 赵玉沛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及其复合手术是否适合我国肥胖糖尿病病人 被引量:3 2020年 减重及代谢外科手术是治疗病态肥胖及其合并症最有效的方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空肠-回肠旁路手术,经过60余年的发展演变,经典的手术方式有胃袖状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SG)、Roux-en-Y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可调节胃束带术(AGB)、胆胰转流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BPD-DS是目前减重效果最好,且对肥胖相关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缓解最明显的手术方式,但受限于该手术方式操作难度大,术后营养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比较严重,开展的中心很少。 张频 王勇 朱孝成 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