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
- 作品数:36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冶金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基于EMD-LSTM的集输立管内稳态及瞬态工况预测
- 2024年
- 针对离岸油气管道流动参数时间序列及流型转变的预测,建立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组合模型,运用贝叶斯理论对LSTM神经网络相关参数进行优化。相比于单独使用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算法和LSTM神经网络,本文提出的EMD-LSTM组合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追踪立管压差和幅值的演变趋势,大幅度提高预测精度,对流动原始信号及其统计量时间序列均适用。
- 付吉强邹遂丰孙杰徐强赵向远郭烈锦
- 关键词:经验模态分解瞬态工况
-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建设及教学设计与改革探索
- 2024年
- 理工农医类学科的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并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结果撰写学位论文。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主要介绍科技论文的写作思路、方法、技巧与规范,以及其他与投稿相关的注意事项。详细讲解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以及绪论、方法、结果以及结论等。在讲课方式上,根据写作课程的特点,主要通过讲授基本写作方法与分析经典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写作的方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总结成论文的形式,实际运用课堂讲授的写作方法。最后,教师通过点评,指出学生写作的优点和缺点,加深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 徐强
-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 管内蒸汽射流凝结速度场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圆管内横向蒸汽射流凝结速度场进行了测量。垂直圆管直径80 mm,喷嘴直径3.2 mm,喷嘴与管道壁面垂直,蒸汽射流雷诺数20192
- 徐强郭烈锦常亮王晔春张西民于子文潘辉
- 关键词:蒸汽凝结射流速度场
- 电极振动对光电催化分解水气泡动力学的影响
- 2025年
- 为解决光电催化分解水反应器中气泡长时间附着于光电极表面,从而导致有效活化面积减少和产气效率下降的问题,构建耦合振动系统的光电分解水制氢气泡动力学可视化实验平台,提出通过给电极施加不同振幅和频率振动以加速气泡脱离光电极表面的方法。首先,记录静止电极表面单个气泡演化过程中的电信号和几何参数;然后,对比不同频率及振幅下气泡生长过程中电流和电势的变化情况;最后,分析振动对气泡几何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增加能够提高反应过程中的光电流,降低电势,使得反应阻力下降;增加振动频率和振幅均能显著减小气泡脱离尺寸,从而加速气泡的脱离;当振动频率为70 Hz时,施加振动后气泡的脱离直径比无振动时最大减小了321μm,减小幅度约为48%;施加振动后,气泡直径为生长时间的幂函数,且气泡生长依次受惯性和化学反应控制。该研究可为光电催化分解水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 徐强聂腾飞叶星淼佘永璐罗欣怡王孟莎郭烈锦
- 关键词:振动频率振幅
- 垂直管内水蒸气与水接触时凝结所诱导的压力波特性实验研究
- 2016年
- 实验研究了水蒸气直接接触凝结诱导的压力波特性。实验是在质量流速0~150 kg/(m^2·s),压力0.2~0.4MPa的饱和蒸汽条件下,用直径为8 mm的喷嘴,将蒸汽喷入到存有凝结水的垂直管的流动模型中进行的,管内水温和压力范围分别为30~70℃和0.11~0.15 MPa。实验通过检测壁面压力信号来捕获压力波动信号。系统分析了低蒸汽质量流速时,压力波随时间的高幅值低频率变化规律。获得了压力波幅值随蒸汽质量流速和过冷水温度的定量变化关系。揭示了压力波动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偏度系数和峭度系数的变化规律。
- 张佳张超徐强郭烈锦
- 关键词:蒸汽凝结压力波喷嘴
- 气液两相射流凝结传热与压力波动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气液两相射流直接接触凝结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及能源核电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需求.气液两相射流凝结过程牵涉冷凝相变、强湍流和界面多尺度等剧烈的瞬态特性,致使气液界面能质输运与压力波动机制难以准确描述.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气液两相射流凝结现象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过程中的应用,接着从气液两相射流典型界面过程出发,重点回顾了射流气羽连续相界面的稳态特征、凝结流型图和射流喷射长度,介绍了射流凝结流场结构相关的射流速度场与温度场的稳态平均特性,分析了射流凝结传热系数和数理建模相关的若干进展,然后综述了射流凝结诱发的压力波动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简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实验与理论研究、数理建模等未来的发展方向.
- 徐强郭烈锦
-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射流
- 含气率对深海多相混输泵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全新自主设计的混流式深海多相混输泵,分别在单相纯水与空气-水两相工况下开展数值模拟计算工作。单相条件下研究了混输泵在3000 r·min^(-1)、3500 r·min^(-1)与4000 r·min^(-1)三种转速下的增压特性与水力效率随液相流量Q_(1) 变化规律;两相条件下对混输泵进行了恒定液相流量Q_(1) 改变混输泵入口体积含气率GVF与恒定GVF改变Q_(1) 的两相增压性能预测,GVF变化范围为0~10%,Q_(1) 变化区间为5~90 m3/h。研究结果表明GVF在10%以内,该混流式混输泵空气-水两相混输增压性能良好,能够保持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发现扩压器入口处导叶叶片吸力面局部区域气体积聚是导致混输泵增压性能随GVF增加而轻微下降的主要原因。
- 杨晨宇徐强常亮郭烈锦
- 关键词:CFD数值模拟
- 蒸汽射流直接接触凝结的界面及声压特性
- 2024年
- 蒸汽射流在液体中的直接接触凝结引发的剧烈界面振荡及声压振荡,可能导致工业管道系统振动甚至失效,采用高速摄像机与高频水听器,捕捉了射流的界面演化行为及其诱导的声压。研究了3种典型凝结流型下射流界面的径向、轴向振荡与声压振荡特性,并阐明声压振荡产生机理。研究发现:声压波动的概率密度函数在间歇流型下呈左偏单峰分布,在界面振荡流型下呈双峰分布,而在稳定流型下呈对称单峰分布;随蒸汽质量流速升高,无量纲径向、轴向界面振荡强度及声压振荡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声压参数的射流喷射长度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在±1%内。概率密度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射流凝结的声压振荡是由其界面振荡引起的。
- 徐强洪奥越李翔宇蒋帅之郭烈锦
- 关键词:蒸汽射流
- 入口效应对管内压力及含气率分布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本文在直径80mm,高度11m的竖直管内对空气-水两相流动开展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实验的工况选取为表观气相速度J_(G)=0.03~16.53m·s^(-1),液相速度J_(G)=0.04~2.00m·s^(-1)。根据压力、压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入口效应对两相流动的影响。在泡状流动区域内,压力随气速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较缓,在弹状流内下降趋势加快。在流动转变为搅动流时,压力下降趋势再次减缓。随着液速增加,各位置的压力下降由缓到急的趋势所对应的气速逐渐增大。在气速大于10m·s^(-1)时,发生了靠近入口位置的含气率突然增大的现象。随着液速增加,入口处含气率突增现象对应的气速逐渐降低。
- 于海洋徐强曹业奇黄博郭烈锦
- 关键词:含气率
- 三级离心式混输泵气液两相增压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本文对三级离心式混输泵在单相水和空气-水两相条件下的增压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单相水条件下,增压特性与设计值相符。气体的掺混导致混输泵增压能力表现不同阶段的变化。三种转速下(3500,4000,4500 r·min^(-1)),保持气相流量恒定,随液相流量降低,两相增压逐渐偏离单相。液相流量恒定,随入口含气率升高,两相增压依次划分为三个区域:离散气泡区域,泡状流区域和长气弹区域。液相流量范围10~26 m^(3)·h^(-1),两相增压主要与转速和入口含气率有关而与液相流量无关。定义了气液两相等效流量和等效扬程,在单相和两相条件下,混输泵均满足相似定律,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 常亮杨晨宇张雪梅徐强郭烈锦
- 关键词:混输泵气液两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