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白鸽

作品数:46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会议论文
  • 19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植入
  • 13篇心室
  • 12篇血管
  • 12篇植入型
  • 10篇心脏
  • 9篇心脏再同步
  • 9篇再同步
  • 9篇起搏
  • 9篇发生率
  • 8篇心力衰竭
  • 8篇衰竭
  • 8篇左心
  • 8篇左心室
  • 7篇电极导线
  • 7篇心血管
  • 7篇冠状
  • 6篇电刀
  • 6篇心脏再同步化
  • 6篇心脏再同步化...
  • 6篇血肿

机构

  • 46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6篇徐白鸽
  • 39篇梁延春
  • 38篇于海波
  • 34篇韩雅玲
  • 33篇高阳
  • 33篇许国卿
  • 29篇刘荣
  • 29篇王祖禄
  • 21篇王娜
  • 6篇马颖艳
  • 3篇王彩莲
  • 3篇王艳霞
  • 3篇方毅
  • 3篇刘亚斌
  • 3篇周铁楠
  • 3篇黄光华
  • 2篇孙毅
  • 2篇李娜
  • 1篇王效增
  • 1篇王颐玲

传媒

  • 9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心脏大会...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4篇2018
  • 15篇2017
  • 16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收缩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失代偿性收缩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左西孟旦+常规药物治疗组,Ⅱ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Ⅰ组治疗有效率为93%,Ⅱ组治疗有效率为7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静息时心室率、心功能改善(NYHA分级)均较Ⅱ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住院治疗时间(7.90±2.14)d,明显短于Ⅱ组(11.40±3.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 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西孟旦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失代偿性收缩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治疗药量范围内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平均住院时间。
刘荣于海波许国卿徐白鸽梁延春
关键词:左西孟旦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内注射负荷量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注射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33)和对照组(n=137)。所有入选患者均急诊...
马颖艳韩雅玲刘亚斌周铁楠徐白鸽
高右心室起搏比例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升级后长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心室起搏比例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室高比例起搏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普通起搏器患者,升级为CRT治疗后,长期观察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观察起搏器升级后12个月CRT的应答率。应答率的标准为LVEF绝对数改善5%以上。长期观察病死率及临床心脏事件,最长随访观察85个月。结果 9例高比例心室起搏的心力衰竭患者升级为CRT后,平均随访(37.33±27.81)个月,术后QRS时限明显缩短[(146.67±30.00)ms比(171.33±25.98)ms,P<0.05],术后12个月NYHA改善[(1.89±0.93)级比(3.44±0.53)级,P<0.05],78%(7/9)患者CRT有应答,其中33%(3/9)患者升级1年后为超应答(LVEF≥50%),平均LVEF明显升高[(0.42±0.11)比(0.32±0.05),P<0.05],LVEDD明显减小[(61.22±11.41)mm比(70.33±9.39)mm,P<0.05],LAD明显减小[(40.22±6.51)mm比(43.44±4.67)mm,(P<0.05)]。长期随访过程中,1例(11.1%)患者术后23个月死于心力衰竭,1例(11.1%)患者术后34个月新发室速,经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结论长期随访观察的结果显示,高心室起搏比例的心力衰竭患者升级为CRT后,CRT应答率高,患者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心脏结构逆重塑。
高阳于海波梁延春许国卿焉晓蕾刘荣武敏徐白鸽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起搏部位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左心室电极导线(LVL)起搏部位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早期因扩张型心肌病(DCM)行CRT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电极起搏的部位将患者分为心尖部组(n=15)和非心尖部组(n=67)。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F、LVEDD、QRS时限及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非心尖部组LVEF及LVEDD较术前及心尖部组均明显改善(P<0.05);心尖部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尖部组术后QRS时限较术前明显缩窄,NYHA分级改善明显(P<0.05),与心尖部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尖部组术后QRS时限、NYHA分级与术前比较,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室电极导线起搏非心尖部较心尖部CRT疗效更佳,应尽量避免左室心尖部起搏。
许国卿于海波刘荣高阳徐白鸽焉晓蕾武敏梁延春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三维电解剖标测优化定位冠状静脉分支植入左心室电极导线的可行性分析
于海波梁延春徐白鸽高阳王祖禄韩雅玲
高频电刀应用对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植入术中应用高频电刀能否降低CIED囊袋血肿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新植入或更换CIED的患者3884例。CIED植入术中应用高频电刀的患者归为电刀组(3115例),而未应用高频电刀的患者归为对照组(769例)。两组患者各自又分为出血倾向亚组和无出血倾向亚组;出血倾向亚组再分为肝素桥接组和直接手术组。统计各组患者CIED囊袋血肿发生率。结果电刀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CIED植入后1周共发生囊袋血肿86例(2.2%,86/3884),未发生CIED囊袋感染;而远期囊袋感染或破裂患者9例(10.5%,9/86)。电刀组囊袋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46/3115)比5.2%(40/769),P<0.001];电刀组中出血倾向亚组[1.8%(4/218)比11.5%(6/52),P=0.004]、无出血倾向亚组[1.4%(42/2897)比4.7%(34/717),P<0.001]和出血倾向亚组中的肝素桥接组[2.0%(2/100)比11.5%(6/52),P=0.020]CIED囊袋血肿发生率分别较对照组相应各亚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出血倾向亚组CIED囊袋血肿发生率[11.5%(6/52)比4.7%(34/717),P=0.046]高于无出血倾向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电刀组中出血倾向亚组与无出血倾向亚组的CIED囊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0);电刀组出血倾向亚组中的肝素桥接组与直接手术亚组的CIED囊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CIED植入术中应用高频电刀能降低囊袋血肿的发生率,并降低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对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
徐白鸽梁延春高阳焉晓蕾于海波刘荣许国卿王娜王祖禄韩雅玲
关键词:高频电刀囊袋血肿
高频电刀应用对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
徐白鸽梁延春高阳焉晓蕾于海波刘荣许国卿王娜王祖禄韩雅玲
起搏器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二例
2015年
2例心力衰竭伴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植入了Adaptiv CRTTM起搏器,分别主要以"同步单左室起搏"模式和"动态双心室起搏"模式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短期内心功能改善。
于海波梁延春徐白鸽孙毅许国卿刘荣王祖禄韩雅玲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具有心房感知的右心室除颤电极导线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存在右心房漂浮感知双极线圈的右心室除颤电极导线(A+ICD电极)在单腔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28例植入配备A+ICD电极(Linox Smart SDX65)的A+ICD心律转复除颤器(Lumax 540 VR-T DX)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家庭监护(HM)长期观察右心房感知、右心室导线阈值、阻抗及感知参数;术后3个月诊室随访,观察卧位、坐位、立位时心房感知的变化,以及心房腔内图在单腔心律转复除颤器中的作用。结果本组2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随访(704.57±308.73)d。出院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右心房感知振幅、右心室导线感知、阈值、阻抗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卧位、坐位及立位的右心房感知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房腔内心电图早期发现房性心律失常并跟踪房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协助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优化房室顺序起搏。结论 A+ICD电极导线长期心房及心室参数稳定,通过A+ICD电极导线可获取稳定的心房感知、参与房室顺序起搏及房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和管理。
于海波梁延春许国卿徐白鸽王祖禄韩雅玲
关键词:心律转复除颤器室性心动过速
强化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植入无菌操作流程对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高阳梁延春于海波焉晓蕾王娜徐白鸽许国卿王祖禄韩雅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