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急性脑血管病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与年龄的相关研究:5798例分析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年龄与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急性脑血管病(ACVD)诱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相关性,探讨年龄和ACVD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16年间因高血压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高血压的19 996例60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调查各年龄段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因ACVD诱发MODSE的发病率,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earsonχ~2检验及Scheffe法对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9 996例高血压病例中,5798例为ACVD,发病率为29.0%;ACVD中2885例并发了MODSE,发病率49.8%,较非ACVD患者中MODSE的发病率(16.5%)显著升高3.02倍(χ~=22365.04,RR=5.022;95%CI4.692~5.375;P=0.000)。年龄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ACVD和ACVD患者诱发MODSE发病率亦密切相关(r=0.964和r=1.000;均P=0.000)。ACVD和非ACVD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发生MODSE的风险均有差异(χ~2=570.13和225.62,均P=0.000)。分别以69,79,89岁为年龄分界,高于年龄分界点的ACVD患者MODSE的发病率均较低于年龄分界点者升高。79岁是ACVD患者易发MODSE显著的年龄分界点。结论增龄是ACVD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的重要因素。79岁是ACVD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明显的分界年龄。
- 崔华胡亦新范利叶平胡国梁戴伟冷文修
- 关键词:高血压多器官功能衰竭脑血管障碍年龄分布
- 1993至2008年影响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对我院15年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TOD)的患病率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电子病例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17682例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的诊断、合并TOD及TOD的相关因素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身高、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等)。结果冠状动脉疾病、卒中、慢性肾脏病和主动脉夹层的总患病率分别为32.19%、27.33%、10.12%、0.77%。23.20%合并1个TOD,47.19%合并2个或2个以上TOD。合并TOD的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水平更高、高血压的病史更长、治疗率更低,同时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更高。在高血压合并TOD的患者中,女性的体质指数、糖尿病患病率、空腹血糖水平、高血压治疗率、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甘油三酯、高血压1和2期患病率高于男性,而高血压3期患病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未合并TOD的患者中,女性甘油三酯水平高于男性,而高血压病史、收缩压、空腹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慢性肾脏病3~5期患病率高于女性(12.75%比5.40%,P〈0.01)。不同性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31.31%比27.96%,P=0.06)、卒中(28.23%比25.81%,P=0.08)、主动脉夹层(0.89%比0.74%,P=0.73)患病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最常见亚型是心肌梗死、最少见亚型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卒中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出血性卒中和混合卒中;慢性肾脏病最常见亚型为4期;主动脉夹层最常见亚�
- 崔华范利张梦叶平戴伟刘国树
- 关键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老年人
- 十五年17682例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回顾性调查
- 对我院十五年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n damage,TOD)的患病比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 对1993 年至2008 年12 月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电子病例数据进行...
- 张梦崔华王凡范利叶平戴伟刘国树
- 关键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老年住院患者
- 年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急性肾功能衰竭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年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后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E)的影响,探讨年龄和ARF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19 996例临床资料,以10岁为界分为60~69岁10 644例、70~79岁7427例、80~89岁1750例和≥90岁175例4个年龄段,再以69岁、79岁和89岁为分界点,分别分析4个年龄段及3个年龄分界点上下患者中,因ARF并发MODSE的发生率。结果所有ARF患者MODSE发生率较非ARF患者MODSE发生率明显升高(66.7%vs1.3%,P=0.00)。与60~69岁比较,≥90岁患者发生ARF的比例明显升高(2.8%vs 20.0%,P<0.05);4个年龄段伴ARF发生MODSE分别为51.4%、71.3%、84.9%、94.3%(P=0.00)。年龄与ARF和MODSE均呈正相关(r=1.00,P=0.000);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偏相关分析表明,ARF与MODSE无相关性(r=-0.914,P=0.266)。结论年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ARF及并发ARF后出现MODSE的重要影响因素。年龄对ARF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 崔华胡亦新范利叶平胡国梁戴伟冷文修
- 关键词: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年龄因素
- 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1993年1月-2008年12月16年间因高血压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高血压的60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19 996例,其中诊断AMI 2 966例,平均年龄(76.52±6.13)岁。调查各年龄段及各分界年龄上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因AMI并发MODS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年龄与AMI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MODSE发生率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AMI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MODSE发生率的差异后,再进一步采用Scheffe法比较六个不同年龄分界点每两个年龄分界点患者MODS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年龄与AMI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MODSE发生率呈正相关(r=0.341,P<0.001),AMI诱发老年高血压的MODSE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75岁以上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AMI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MODSE的发生率差异最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是影响AMI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明显的分界年龄,75岁以上差异更加显著。因此年龄对AMI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7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如合并AMI是MODSE的高危人群。
- 崔华胡亦新叶平范利戴伟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年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