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宏琴 作品数:15 被引量:23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误入奇静脉1例分析 被引量:11 2011年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从上肢浅静脉,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达上腔静脉。 薛嵋 陆箴琦 毛静玉 戴宏琴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奇静脉 一种导管维护手臂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导管维护手臂固定架;该固定架其由梯形支撑物制成,包括梯形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内芯采用聚酯海绵、外包裹材料采用涂有进口医用硅胶的布质材料,整体采用无接缝工艺制成;所... 戴宏琴文献传递 两种透明贴膜在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应用效果研究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两种透明贴膜在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应用效果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200例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每周1次的PICC维护,A组使用美舒贴膜固定导管,B组使用IV3000贴膜固定导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3个月内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成本-效果。结果A组张力性损伤、接触性皮炎发生例次高于B组。A组成本低于B组,两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9和2.58,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14。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相较于美舒贴膜,IV3000贴膜的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更低,但成本更高。 陶雍 薛嵋 戴宏琴 毛静玉 王丽英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贴膜 肿瘤患者左右上肢PICC置管后继发性异位情况比较 被引量:11 2017年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至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化疗给药、肠外营养及长期连续输液治疗中;但在PICC导管留置及维护期间仍会有导管继发性异位的发生。继发性导管异位是指PICC置管后, 陶雍 薛嵋 戴宏琴 姜高松关键词:肿瘤患者 PICC 静脉入路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伴发多种并发症1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至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从1966年德国医师在X线辅助定位下成功地植入第一例导管以来,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的置管技术。 陶雍 薛嵋 戴宏琴 毛静玉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移位 血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化疗患者的导管如何护理 2012年 化疗,作为对抗肿瘤的治疗方式之一,与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共同承担着治疗肿瘤疾病的大任。但化疗药物具有强刺激性,通过血管输注进入体内后,必然引起血管的损伤,令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化疗药物渗透到血管外,造成皮下组织和皮肤的损伤和疼痛。且这种血管的损伤是不可逆,只要化疗一次,都要重新穿刺一次血管皮肤,次数多了,穿刺难度也会增加,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因此,化疗患者应保护好自己的血管,并且合理规划使用血管。目前临床上,也有相对较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戴宏琴关键词:化疗患者 护理 导管 重新穿刺 血管通透性 肿瘤疾病 PICC导管二次继发性异位1例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继发性异位指的是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位置正常,而在患者留置导管期向导管尖端移行到腔静脉以外的位置,包括颈内静脉、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右心房等。 陶雍 薛嵋 戴宏琴关键词: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28 2008年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ess,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nous Port Acess System,CVPAS),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此技术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应用经验。我院自2006年6月以来为55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了VPA,现将应用与护理报道如下: 戴宏琴 薛嵋关键词:肿瘤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护理 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与盲穿置管的比较 被引量:151 2011年 目的比较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与传统PICC置入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5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分别在置管过程中、置管第2天、中间回访和置管第7天,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置管手臂舒适度等指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均为100%,出血量、导管末端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第2天及中间回访时,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情况、手指肿胀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回访时,观察组穿刺点渗血、手指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置管手臂的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能明显改善穿刺点渗血、手指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和置管手臂舒适度。 张晓菊 陆箴琦 戴宏琴 路虹 沈艳芬 范育英 范育英关键词:导管插入术 静脉炎 静脉输液港囊袋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患者1例护理 被引量:4 2009年 薛嵋 戴宏琴 李静 毛静玉关键词:静脉输液港 皮肤破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