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应初

作品数:39 被引量:1,19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9篇盆地
  • 17篇四川盆地
  • 12篇飞仙关组
  • 11篇二叠统
  • 10篇三叠
  • 10篇上二叠统
  • 9篇勘探
  • 8篇气藏
  • 7篇生物礁
  • 7篇晚二叠世
  • 7篇二叠世
  • 7篇储层
  • 7篇川东
  • 6篇油气
  • 6篇长兴组
  • 5篇三叠统
  • 5篇台地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海槽

机构

  • 27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西南石油学院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北油田
  • 1篇四川石油勘察...
  • 1篇四川石油管理...
  • 1篇中海油研究总...

作者

  • 39篇文应初
  • 27篇王一刚
  • 11篇洪海涛
  • 10篇夏茂龙
  • 9篇强子同
  • 7篇张帆
  • 7篇杨雨
  • 7篇张静
  • 7篇刘划一
  • 6篇宋蜀筠
  • 5篇范毅
  • 4篇王兴志
  • 4篇王生海
  • 3篇雷卞军
  • 3篇杨天泉
  • 2篇文龙
  • 2篇冉隆辉
  • 2篇徐丹舟
  • 2篇任兴国
  • 2篇赵献文

传媒

  • 7篇天然气工业
  • 6篇沉积学报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3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教育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规律、勘探方法与远景预测被引量:186
2002年
20世纪末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发现了渡口河等以孔隙性鲕粒白云岩为储层的飞仙关组气藏。这些储层的分布与飞仙关组鲕粒滩的分布规律有关。研究表明当时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飞仙关组鲕粒滩的分布 ,因而影响着鲕滩气藏的分布。研究区的鲕粒滩集中分布在环早期开江—梁平海槽的碳酸盐岩台地边缘 ,它们随着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区的扩大和开江—梁平海槽的消亡而发育迁移 ,形成了宣汉黄金口—开县地区、达县—梁平地区等几个鲕粒岩集中发育区块。由于孔隙性鲕粒白云岩的形成与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和深埋藏溶解作用有关 ,故储层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分布在致密的鲕粒灰岩中 ,使鲕粒气藏具有岩性—构造复合圈闭的特点。孔隙性白云岩储层的声速平均 5 5 4 0m/s,致密灰岩的大于 6 2 0 0m/s ,故在地震剖面上储层表现为在一定层位的弱反射背景出现的一段连续的强振幅反射。因此 ,鲕滩气藏的勘探可遵循“占边缘、找亮点、套构造”的思路进行综合预测勘探。除目前重点勘探的五宝场地区外 ,宣汉黄金口—万源区块和达川—梁平区块是很有希望的勘探后备区块 ,万源—南江区块和广元—昌平区块是鲕滩气藏勘探的远景区块。
王一刚刘划一文应初杨雨张静
关键词:四川盆地飞仙关组沉积相储层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海槽相大隆组优质烃源岩被引量:47
2010年
通过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海槽相大隆组露头区野外观察测量和钻井区测井及岩心、岩屑分析,对大隆组烃源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大隆组黑色泥质岩、腐泥岩TOC平均值为5.86%,最高可达24.31%,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大隆组暗色泥晶灰岩TOC平均值可达0.77%,也是很好的烃源岩;大隆组暗色硅质岩TOC平均值仅为0.13%,不具备生烃能力。由于烃源岩演化程度较高,氯仿沥青"A"含量总体不高。大隆组烃源岩(S1+S2)值总体也比较低,平均值仅4.36 mg/g。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以腐泥组为主,干酪根主要为Ⅱ1型,少量为Ⅱ2型。晚二叠世长兴组沉积期浮游类生物繁盛、大隆组沉积速率缓慢以及缺氧、安静的深水沉积环境是有机质富集、保存、形成优质烃源岩的主要控制因素。
夏茂龙文龙王一刚洪海涛范毅文应初
关键词:烃源岩上二叠统大隆组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内发现大隆组被引量:84
2006年
四川盆地广元一旺苍海槽、城口一鄂西海槽和开江-梁平海槽具有相同的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沉积相序组合,它们在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都是深水沉积区。其中前者上二叠统顶部是由含放射虫、骨针、有孔虫和腕足等二叠纪生物化石的硅质岩、硅质灰岩和硅质泥岩等组成的大隆组。而在此之前深埋于地腹中的后者一直没有识别出大隆组。最近通过钻井地层测井对比分析和钻井岩屑薄片研究发现开江-梁平海槽区飞仙关组底部高自然伽马、低电阻层段是由含放射虫、腕足、有孔虫等晚二叠纪生物化石的硅质岩、硅质灰岩、硅质泥岩组成的,应划分为上二叠统大隆组。开江-梁平海槽区大隆组厚12.5~33.5m.平均有机碳含量达3.88形.是优质的烃源岩。与海槽相邻的台地边缘相带是大中型气藏的有利分布区。
王一刚文应初洪海涛夏茂龙宋蜀筠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勘探区
四川盆地P_2—T_2沉积发展史及其对烃类聚集的影响被引量:2
1991年
从东吴运动后(P_2)到印支运动前(T_2),四川盆地内在海侵的背景下自下而上形成了一个由含煤地层、深缓坡碳酸盐岩、开阔海台地碳酸盐岩、局限海台地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组成的大型复合向上变浅的地层层序。对这套地层的储集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完表明燕山运动前(K)储集层中以液烃的运移、聚集为主。喜山运动前(N)则以气烃运移、聚集为主。在由液烃向气烃演化时烃类曾多次运移,气烃向层序上部迁移并导致不同源气混合。层序上部的膏盐层是封堵这些气烃的重要盖层,故现今在这些含膏盐岩的地层中发现了为数众多的气藏。综上所述,本文指出在这套地层中应注意在成盐盆地及其周围寻找气田。
文应初强子同王一刚
关键词:沉积史盆地烃类聚集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被引量:45
1990年
东吴运动之后,因基底所受的挤压转化为拉张效应,从而产生张性应力,引起玄武岩的喷发,与此同时造成基底断裂活动,使上扬子盆地的四川及其邻区的沉积环境分裂为西部含煤盆地,东部碳酸盐缓坡,以及鄂西开阔海盆地。海侵是晚二叠世主要地质事件。随着地壳的下沉,海侵西进,碳酸盐沉积超复在西部含煤盆地上,生物岩隆向西爬升,直到上二叠世晚期演化为碳酸盐台地。根据生物岩隆是沿碳酸盐缓坡爬升的海侵礁的认识,预测现今四川盆地北部存在着勘探长兴组油气资源的有利地区。
强子同文应初唐杰沈照国
关键词:晚二叠世盆地台地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被引量:93
2002年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是“九五”期间的勘探重点 ,通过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层沥青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确认了上二叠统的滨岸煤系泥岩和海槽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 ,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伏的上二叠统烃源岩 ,天然气以垂相运移为主 ,飞仙关组部分气藏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较高与储层中膏岩层的分布和热硫酸盐还原作用有关 ,上述这些特征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
杨家静王一刚王兰生文应初刘划一周国源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飞仙关组生物礁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成藏条件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
王一刚杨雨罗蓉刘划一王兴志冉隆辉任兴国陈更生黄先平文应初谢芳沈平赵献文杨天泉张帆
该专题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应用前期研究成果,以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含油气系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分析、天然气勘探开发评价等理论与技术方法,深入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
关键词:
关键词:气藏四川盆地勘探目标
四川华莹市涧水沟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复合体中的水成岩墙及其意义被引量:5
1989年
本文描述了涧水沟生物礁复合体中水成岩墙的特征,探讨了它的成因及其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与埋藏白云石化的关系。水成岩墙的存在对油气和其它成矿溶液的运移和储集具有重要意义。
王生海强子同文应初卢卫平
关键词:上二叠统生物礁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侏罗系砂岩成岩作用、孔隙演化及次生孔隙预测被引量:23
2003年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砂岩储层为河流环境下形成的各类细粒岩屑砂岩.岩石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和晚期自生高岭石充填等成岩作用.孔隙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及碳酸盐胶结物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溶蚀作用发生于晚成岩"A"期的中期,对应的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早期.次生孔隙在现今埋深为2000~2800m的河道砂岩中最发育,其形成主要受成岩演化阶段控制,其次受沉积微相控制.
钟大康朱筱敏文应初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成岩作用孔隙演化次生孔隙油气地质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分布规律被引量:200
1998年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是发育在下二叠统侵蚀面上的一套海侵沉积。其碳酸盐岩沉积主体在川东及鄂西地区,沉积环境属碳酸盐缓坡。该沉积体系包括碳酸盐浅缓坡(海陆交互带)、碳酸盐深缓坡(细分为外带和内带)、海槽(盆地)和环海槽陆棚边缘带。这些沉积相带自四川盆地西南向东北大致呈同心弧状顺次展布,并随海侵的发展逐渐向西南方向迁移。至长兴期,受南秦岭裂陷洋强烈拉张的影响在川东北部形成开江—梁平碳酸盐海槽,并在陆棚边缘带和深缓坡带分别发育了陆棚边缘礁和点礁,由此开始了由碳酸盐缓坡向碳酸盐台地转化的过程。陆棚边缘礁带是生物礁发育的有利相带。陆棚边缘礁的个体明显大于缓坡内的点礁,分布密度大,是形成大中型生物礁气藏的有利相带。到长兴期末,这些陆棚边缘礁仍未能相互连接构成连续的障壁,致使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未能最终由碳酸盐缓坡转变为碳酸盐台地。
王一刚文应初张帆杨雨张静
关键词:晚二叠世碳酸盐生物礁气藏勘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