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莉

作品数:16 被引量:273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催眠
  • 4篇电图
  • 4篇脑电
  • 4篇脑电图
  • 3篇心理
  • 3篇清醒
  • 3篇催眠术
  • 3篇催眠状态
  • 2篇心理测验
  • 2篇心理学
  • 2篇影像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脑电描记
  • 2篇脑电描记术
  • 2篇成人依恋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境恶劣
  • 1篇心境恶劣障碍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华西...
  • 9篇深圳市精神卫...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华大学
  • 1篇美国芝加哥大...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16篇方莉
  • 8篇刘协和
  • 4篇吴薇莉
  • 3篇胡纪泽
  • 3篇舒放
  • 2篇胡赤怡
  • 2篇林雄标
  • 1篇丁树明
  • 1篇刘铁榜
  • 1篇吴东辉
  • 1篇王定昌
  • 1篇唐卓如
  • 1篇吴怀安
  • 1篇施佳军
  • 1篇杨志伟
  • 1篇舒明跃
  • 1篇冯征
  • 1篇曹长安
  • 1篇包刚
  • 1篇杨海晨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依恋研究被引量:91
2004年
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重要方式,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目前成人依恋的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成人依恋的个体差异和成人依恋的检测维度。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
关键词:成人依恋人格特质心理过程
神经症临床亚型及发病因素的系列研究
林雄标胡纪泽胡赤怡刘铁榜方莉陶林杨志伟杨海晨
八十年代后期,我院针对广大市民对心理健康的迫切需求,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并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本系列研究紧密联系临床,针对我们多年来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进行设计和立项的(包括自选、医院立项和市科技立项),主要是对...
关键词:
关键词:神经症发病因素
运动暗示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编制运动暗示性量表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评估其适用性。方法:参考黄蘅玉提出的6项运动暗示性测试和巴勃暗示性量表编制运动暗示性量表,2003-06/2004-01对成都市6所高校169名正常汉族大学生(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学院、四川教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学院)用此量表及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C式进行施测。结果:169名大学生均进入结果分析。运动暗示性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α为0.79,Spearman-Brown分半系数为0.77,重测信度系数为0.81。因子分析提示所有项目聚合为一个因子,且每个项目的因子负荷均在0.40以上。控制了性别因素后,运动暗示性量表与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C式的偏相关系数为0.41(P<0.05)。结论:运动暗示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暗示性研究的一个工具。
方莉刘协和汤学民
关键词:心理测定学暗示性催眠
分离体验量表Ⅱ的信度与效度检测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对分离体验量表Ⅱ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测。方法:于2003-06/2004-01选择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学院、四川教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学院的志愿者186名。由高年资主治医生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志愿者。纳入标准:①汉族在校大学生。②既往精神健康,无严重躯体疾病,无慢性疼痛史,无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史,没有被催眠的经历。③精神病筛选表及神经症筛选表对志愿者进行筛选表的得分均在2分以下(考虑到应激障碍和疑病症患者的催眠感受性与正常人不同,故在神经症筛选表中,加入了3个条目,分别是关于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疑病症)。排除标准:①在任何一个筛选量表上得分为2分及2分以上。被试填写分离体验量表Ⅱ及Tellegen专注量表,并用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对被试进行催眠测试。6周后对38名进行了分离体验量表Ⅱ量表重测。结果:完成催眠过程且三份问卷填写均有效的共有155名,155名被试的测试数据结均进入结果分析。分离体验量表Ⅱ量表中文版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3,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8,6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4。因子分析得出了3个主要因子,它们决定了总方差的32.16%,3个因子分别代表专注与想象性参与、遗忘性分离、人格解体及现实解体。在控制了性别因素后,分离体验量表Ⅱ与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C式的偏相关系数为0.25(P<0.05),与Tellegen专注量表的偏相关系数为0.32(P<0.05)。结论:分离体验量表Ⅱ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提供分离体验量表Ⅱ的效标效度资料。
方莉刘协和
关键词:催眠术问卷调查
抑郁障碍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被引量:41
2005年
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患率及其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经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Ⅰ障碍用定式临床检查-临床版评定,对符合抑郁障碍诊断的366例患者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 SI)。结果 (1)38 2%的抑郁症患者当前至少共患焦虑障碍、心境恶劣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饮食障碍等5种障碍中的1种。其中焦虑障碍共患率最高(26 5%, 97例),其次为心境恶劣障碍(13 4%, 49例),均高于共患其他3种障碍(P<0 01);而其他3种障碍共患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共患焦虑障碍和心境恶劣障碍者的HAMD分别为( 29 25±6 22)分和(30 15±6 15 )分,HAMA分别为( 22 01±5 61 )分和( 20 36±5 36 )分,CGI SI分别为(5 32±0 99)分和(4 76±1 12)分,均高于无共患者[分别为( 26 02±6 06 )分, ( 16 76±5 26 )分,(4 02±1 08)分;均P<0 01]。( 3 )共患焦虑障碍和心境恶劣障碍的抑郁症患者中分别有84%和82%的患者期望治疗共患障碍。结论 抑郁障碍常共患焦虑障碍和心境恶劣障碍;其焦虑抑郁症状更严重,更期望治疗所共患的障碍。
胡纪泽吴东辉刘仁刚丁树明冯征董松玉曹长安胡赤怡林雄标舒明跃吴怀安方莉唐卓如包刚
关键词: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焦虑抑郁症状统计手册饮食障碍HAMA
四川大学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学观察区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四川大学医学观察区学生的心理状况。 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付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观察区和非观察区的103名大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98份,并按性别及近期生活事件影响等因素将70个分别来自于观察区和非观察区的学生进行配对分析;比较了48名学生在人住和离开观察区时的心理状况。 结果:观察区和非观察区学生的焦虑及抑郁水平均低于中国正常人常模并有显著性意义(t=-19.596,-18.004,-9.813,-8.240,P<0.01),配对分析表明,观察组的抑郁分数比对照组更低(t=-3.753,P<<0.0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分更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84,2.458,2.131;P均<0.05),而应付混合型分数更低(t=-2.443;P<0.05),EPQ人格问卷的E量表分更高,P量表分更低,均有显著性意义(t=2.107,-2.277;P<均0.05),两组在防御方式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区学生在离开观察区时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44,2.242;P<0.05)。 结论:在传染性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四川大学医学观察区和非观察区的学生心理状况良好。
方莉吴薇莉陈东王定昌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心理状况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心理治疗师的枯竭被引量:28
2003年
为促进和推动我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刊于 2 0 0 1年开始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推出了与心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讨论专栏 ,专栏的目的在于讨论和澄清有关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以达到“百家争鸣”和普及与提高之目的。专栏自开设以来得到专业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关注 ,对此我们深表感谢。今年本刊将会继续开设此专栏 ,在 2 0 0 3年的各期中可能会涉及的讨论题目有 :心理治疗有无副作用 ;心理治疗的非言语技巧 ;心理治疗中的法律问题 ;心理治疗在精神科中的作用等。希望国内外同行继续支持和关注本专栏的讨论 ,踊跃来稿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也希望大家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值得讨论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分期、分批整理和筛选大家的意见予以刊登 ,或在必要时分别邀请不同心理治疗学派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来信请寄本刊 (1 0 0 0 83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1号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或专栏负责人钱铭怡教授 (1 0 0 87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请在来稿中写明作者的工作单位、职业 ,以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
方莉李小龙陈立荣
关键词: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
催眠状态脑机制的研究进展
2006年
方莉刘协和
关键词:催眠状态脑机制神经心理测验神经心理学影像研究清醒状态
用暴露疗法治疗恐怖症状1例
1997年
暴露疗法是行为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恐怖症、强迫症、惊恐障碍等焦虑性障碍的治疗中运用广泛。但操作中尚有一些很重要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如医生陪伴暴露还是自我暴露,是否合用抗焦虑剂,是否合用抗抑郁剂。
方莉胡纪泽
关键词:暴露疗法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Vall58Met多态性与催眠感受性的关联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catechol-O-methytransferase,COMT)Vall58Met多态性与催眠感受性有无关联。方法成都市6所高校120名正常汉族大学生参加了实验。按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C式(Stanford Group Hypnotic Susceptibihty Scale,Form C,SGHSS:C)进行划分,总分0—5分为低催眠感受性组,6.11分为高催眠感受性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检测COMT基因Vall58Met多态。结果 在男性样本中,Val/Val纯合子可能与催眠高感受性关联(Val/Val vs.Val/Met:OR=5.33,P=0.034;Val/Val vs.Val/Met+/Met/Met:OR=4.86,P=0.031)。在总样本及女性组中无关联。3种基因型组别样本的催眠感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MT基因Vall58Met多态可能与男性催眠高感受性关联。该发现有待于增加样本加以证实。
方莉施佳军严成英刘协和
关键词: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