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顺昌

作品数:32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养殖
  • 7篇团头鲂
  • 6篇池塘
  • 5篇团头鲂浦江1...
  • 4篇养殖技术
  • 4篇银鲫
  • 4篇鱼种
  • 4篇饲料
  • 4篇草鱼
  • 3篇增氧
  • 3篇水质
  • 3篇配合饲料
  • 3篇翘嘴鳜
  • 3篇人工繁殖
  • 3篇无公害养殖
  • 3篇无公害养殖技...
  • 3篇饵料
  • 3篇繁殖
  • 2篇代谢
  • 2篇代谢水平

机构

  • 24篇上海市水产研...
  • 8篇上海市松江区...
  • 6篇上海市水产研...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全国水产技术...
  • 1篇上海生物电子...

作者

  • 32篇施顺昌
  • 18篇史建华
  • 16篇李燕
  • 10篇李建忠
  • 8篇刘智俊
  • 7篇张飞明
  • 6篇杨茜
  • 4篇张云平
  • 4篇徐琴英
  • 4篇江芝娟
  • 4篇李住
  • 3篇张友良
  • 3篇李永强
  • 2篇季强
  • 2篇王韩信
  • 2篇刘峰
  • 1篇戴祥庆
  • 1篇江敏
  • 1篇陆锦天
  • 1篇戴习林

传媒

  • 13篇科学养鱼
  • 9篇水产科技情报
  • 2篇中国水产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0
  • 1篇199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鳜的胚胎发育形态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对杂交鳜胚胎发育的连续观察,研究了其胚胎发育的时序和特点.结果显示,杂交鳜的受精卵呈淡黄色圆球形,卵径为1.52±0.16mm,油球多个且大小不一.杂交鳜胚胎发育的主要特征与已报道的鳜鱼胚胎发育相同,可分为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出膜阶段7个阶段及27个发育时期.在水温19.5±1.2℃条件下,34h50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约98h后仔鱼孵出,孵出的仔鱼全长为3.55±0.10mm.胚胎发育总积温为1 982.38℃·h.
李燕施顺昌史建华刘智俊李永强顾才第
关键词:胚胎发育
采用标记方法比较不同群体团头鲂的生长情况被引量:4
2011年
以电子标记和剪鳍标记方法分别对4个相同数量、不同群体的团头鲂鱼种进行标记,放入同一池塘进行养殖,并测定其初始及试验结束时的生长指标,以研究不同群体团头鲂生长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团头鲂"浦江1号"3个群体间生长速度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大于普通鲂(P<0.01);生长速度的顺序为:09 z2鲂>09 z1鲂>自产鲂>普通鲂。"浦江1号"3个群体间体长/体高的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普通鲂体长/体高的比值极显著大于09 z2鲂(P<0.01),显著大于自产鲂和09 z1鲂(P<0.05)。体型性状对团头鲂鱼种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体型优良的团头鲂生长优势明显。采用电子标记法和剪鳍标记法的试验结果一致,且这两种标记方法均对团头鲂鱼种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张飞明史建华施顺昌张友良薛渊巩广伟张煜
关键词:团头鲂
斑点叉尾鮰用药安全试验
2000年
施顺昌刘瑞雪
关键词:斑点叉尾HUI药物防治
一种提高似刺鳊鮈雌性亲本性腺发育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似刺鳊鮈雌性亲本性腺发育效率的的方法,具体为:通过对野生亲本性腺发育规律跟踪采样,并研究不同催产剂量对不同规格似刺鳊鮈亲本的催产效果,确定用于人工繁育雌性亲本的最适合规格。通过对野生亲本的食性分析,确定...
杨茜刘智俊施顺昌徐琴英李建忠
半咸水草鱼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2011年
崇明岛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水体盐度在1~1.5。上海综合试验站崇明示范片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化于崇明岛尔部北八激,总面积300余亩,在鱼塘形成前足盐碱地,水体盐度常年保持在1--2。自2005年开始在该基地进行草鱼养殖试验,迄今已摸索出一套适合长江口水域行之有效的半咸水草鱼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现将2010年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陈志刚黄庆施顺昌
关键词:半咸水草鱼池塘水体盐度养殖示范长江口水域
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鱼体营养成分和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为更好地了解杂交鳜及其亲本的鱼体营养状况,比较了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的鱼体营养成分及氨基酸、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杂交鳜的干物质质量分数最高,为31.8%,灰分质量分数最低,为13.5%;斑鳜全鱼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为60.8%;翘嘴鳜的干物质和脂肪质量分数最低,分别为29.4%、10.8%。翘嘴鳜和杂交鳜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以及n-3、n-6系列PUFA质量分数相近,分别约为30%、29%、10%和19%,且均高于斑鳜。斑鳜肝脏中PUFA及n-3、n-6系列的PUFA则高于翘嘴鳜和杂交鳜。斑鳜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80.03%、39.26%、40.77%。杂交鳜肝脏中TAA、EAA和NEAA含量高于翘嘴鳜而低于斑鳜。3种鳜鱼肌肉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相近。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鳜总的营养价值较高,属于高经济价值的鱼类。
李燕史建华李永强施顺昌
关键词:翘嘴鳜斑鳜营养成分氨基酸
多倍体银鲫杂交子一代生长性状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改良上海地区银鲫的养殖性状,筛选最佳的亲本组合,用雌性三倍体或四倍体杂交银鲫作母本,雄性银鲫、鲤、青鱼作父本,进行了6组不同亲本组合的杂交试验,并比较了杂交子一代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状况,以同步发育的中科3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四倍体母本中,与鲤鱼父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生长速度最快;在三倍体母本中,与银鲫父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生长速度最快。然而,以四倍体为母本的杂交子代,其生长速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以三倍体为母本的杂交子代,原因可能是四倍体母本的卵子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遗传重组。
施顺昌刘峰李燕姚春军贺军史建华
关键词:银鲫多倍体杂交子一代生长性状
异育银鲫“中科3号”与第一代异育银鲫生长对比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上海崇明地区日前养殖的鲫鱼品种绝大部分为第一代异育银鲫,从上世纪80年代崇明县水产良种场引进方正银鲫和兴国红鲤开展异育银鲫繁殖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每年进行选种繁育,但种质退化现象仍较为严重,品种的混杂导致商品鱼长势缓慢,体形失真,特别是病害发生情况较为严重,养殖户蒙受了经济损失。
黄庆陈志刚周卫华施顺昌
关键词:异育银鲫兴国红鲤方正银鲫
一种驯化杂交鳜转口摄食的饲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驯化杂交鳜转口摄食的饲料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50‑60份、虾壳粉6‑10份、血粉4‑8份、鱼油3‑7份、卵磷脂0.5‑1.5份、牛磺酸0.01‑0.1份、乌贼膏0.5‑1.5份、蛋白酶0.5...
李燕史建华李永强施顺昌李建忠刘智俊李住
文献传递
繁殖时间、体质量及催产剂量对华鳈人工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组织学的方法观察繁殖季节华鳈卵巢的组织结构,比较4、5月份华鳈的性腺发育及人工繁殖情况,另将雌性华鳈分成分别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2)+地欧酮(DOM)的高剂量和低剂量催产素后进行人工繁殖.结果发现,华鳈为分批产卵鱼类,在繁殖季节卵巢中同时存在处于各个时相的卵母细胞,分步成熟,连续补充.4月份发育到V期卵巢的华鳈占比为66.67%,高于5月份的38.46%,且成熟系数也高于5月份.因此,4月份华鳈人工繁殖的孵化率显著高于5月份(P<0.05).高剂量催产剂能显著提高不同体质量雌性华鳈的催产率,但受精率则不受亲本体质量和催产剂量的影响而出现显著变化.高剂量催产剂显著降低了已成熟的高体质量华鳈的孵化率,但低剂量催产剂则可显著提高正成熟的体质量小的华鳈的孵化率.总之,能否确定出华鳈最佳的繁殖时间对其人工繁殖的成败至关重要.
李燕刘智俊杨茜施顺昌徐琴英史建华李建忠
关键词:繁殖时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