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茜茜

作品数:10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木霉
  • 4篇茎枯病
  • 4篇枯病
  • 3篇人参
  • 3篇木霉菌
  • 3篇荆芥
  • 2篇真菌
  • 2篇田间
  • 2篇田间防效
  • 2篇拮抗机制
  • 2篇酶活性
  • 2篇化感
  • 2篇化感物质
  • 2篇防效
  • 2篇PAL
  • 2篇POD
  • 2篇CAT
  • 1篇对植
  • 1篇对峙培养
  • 1篇一年生草本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0篇易茜茜
  • 8篇丁万隆
  • 8篇李勇
  • 2篇刘时轮
  • 2篇傅俊范
  • 2篇黄小芳
  • 1篇张君毅
  • 1篇张争
  • 1篇郭巧生
  • 1篇魏建和
  • 1篇马慧彧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草药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Agricu...

年份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荆芥茎枯病及其生物防治研究
针对近年来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茎枯病发生及为害逐年加重的现状,本文对荆芥茎枯病菌进行了分离,经鉴定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在开展荆芥茎...
易茜茜
关键词:荆芥茎枯病木霉田间防效
文献传递
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变化情况。[方法]以吉林省多个产地人参根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稀释平板法对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基本表现为随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浓度逐年升高,细菌和放线菌浓度逐年降低,且放线菌浓度的变化不如细菌显著。[结论]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及人参生长年限对农田土和林地土中3类微生物的浓度均有影响,但生长年限对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显著。
李勇刘时轮易茜茜傅俊范丁万隆
关键词:人参根区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
Dynamic of Soil Microorganisms from Root Region of Ginseng with Different Growing Years被引量:16
2009年
Objective To see the dynamic of fungi, bacilli and actinomyces communities from root region of ginseng with different growing years.Method With ginseng root region soils from several sampling sites of Jilin Province as materials, concentrations of fungi, bacilli and antinomyces were evaluated by spread-plate method. Result 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on statistic data among soil samples, common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growing years, concentration of fungi in ginseng root region increased, which were on the contrary for bacilli and antinomyces, and bacilli changed even more significant than antinomyces. Conclusion Concentrations of soil microorganisms can be influenced by soil type, planting mode and growing years simultaneously, but growing years influenced even more significantly.
李勇刘时轮易茜茜傅俊范丁万隆
关键词:GINSENGFUNGIBACILLIACTINOMYCES
木霉菌及其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机制被引量:16
2009年
木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因其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而被应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本文从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分泌抗菌物质、诱导抗性和促生作用5个方面就木霉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作用进行了综述;另外,还简要概括了拮抗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易茜茜丁万隆李勇
关键词:木霉真菌病害生物防治拮抗机制
五种化感物质对人参根系酶活性的影响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二酸二异丁酯、棕榈酸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对苗期人参根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苯...
黄小芳李勇易茜茜丁万隆
关键词:人参化感物质酶活性
文献传递
木霉菌对荆芥茎枯病菌的拮抗机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绿色木霉M3,Tv04-2菌株和哈茨木霉ThB菌株对荆芥茎枯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拮抗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峙培养、水解酶活性测定、抑菌物质检测等研究发现,3株木霉对荆芥茎枯病菌的拮抗机制包括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和抗生作用。结果与结论:水解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3株木霉均能分泌葡聚糖酶和蛋白酶,其中M3菌株分泌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最高,ThB菌株分泌的蛋白酶活性最高;3株木霉菌均产生难、易挥发性抑菌物质。
易茜茜丁万隆李勇
关键词:木霉拮抗机制对峙培养
荆芥茎枯病拮抗木霉菌筛选及其田间防效评价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室内对峙培养方法,从16株候选木霉菌中筛选出对荆芥茎枯病菌有较强抑制活性的绿色木霉M3和Tv04-2菌株,抑菌率分别高达83.2%和78.2%;田间试验发现,M3菌株对荆芥茎枯病害的田间防效明显高于Tv04-2菌株。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出的绿色木霉M3菌株具有理想的生防潜力,可作为防控荆芥茎枯病害的候选生防菌。
易茜茜丁万隆李勇
关键词:荆芥茎枯病木霉田间防效
五种化感物质对人参根系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9
2010年
目的研究5种化感物质对人参根系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化感物质对根系保护性酶活性的作用规律。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二酸二异丁酯、棕榈酸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对苗期人参根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苯甲酸在3种浓度下均抑制人参幼苗根系POD酶活性,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丁二酸二异丁酯仅在低浓度时抑制POD酶活性,棕榈酸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3种浓度下均促进POD酶活性,且与化感物质浓度呈正相关。除丁二酸二异丁酯和棕榈酸外,其余3种化感物质均表现为处理浓度与CAT酶活性正相关,且与对照相比,化感物质对CAT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促进作用。苯甲酸和丁二酸二异丁酯在低浓度时抑制PAL酶活性,中浓度处理对PA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大于高浓度处理;棕榈酸在低浓度时对PA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强,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在高浓度时对PA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PA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对照及5种化感物质处理中的POD、CAT、PAL酶活性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变化,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人参根系分泌物中5种化感物质对人参根系POD、CAT和PAL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黄小芳李勇易茜茜丁万隆
关键词:人参化感物质酶活性PODCATPAL
半夏不同居群根系活力和生化指标对高温胁迫的响应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半夏居群生理指标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方法:对不同半夏居群进行高温处理(35℃/25℃),测定其叶片中S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结果与结论:经高温处理后,各居群半夏SOD活性先增高后下降,与脯氨酸含量趋势相同,MDA含量持续升高,根系活力则显著下降。居群间对高温胁迫响应差异显著。
郭巧生张君毅易茜茜马慧彧蒋传中
关键词:半夏高温胁迫MDA游离脯氨酸
荆芥茎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5
2010年
The pathogen causing stem blight was isolated from diseased stem of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Based on rDNA-ITS analysis,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pathogenicity test,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易茜茜张争丁万隆魏建和李勇
关键词:荆芥病原菌茎枯病一年生草本植物皮肤瘙痒唇形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