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佳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珠母贝
  • 5篇马氏珠母贝
  • 4篇异恶草酮
  • 4篇蚯蚓
  • 4篇恶草酮
  • 3篇毒理效应
  • 3篇血淋巴
  • 3篇血淋巴细胞
  • 3篇生态毒理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PINCTA...
  • 3篇DNA损伤
  • 2篇毒性
  • 2篇亚急性毒性
  • 2篇氧化酶
  • 2篇氧化酶活性
  • 2篇生态毒理效应
  • 2篇邻苯二甲酸二...

机构

  • 10篇海南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曹佳
  • 9篇刁晓平
  • 4篇周海龙
  • 3篇杨宝
  • 3篇张先勇
  • 3篇赵春风
  • 3篇宋芹芹
  • 2篇谢嘉
  • 2篇郑鹏飞
  • 2篇王海花
  • 1篇谢艳丽
  • 1篇韦双双
  • 1篇胡继业
  • 1篇杨雨辉
  • 1篇葛成军
  • 1篇杜俊俏
  • 1篇黎平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13年环...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是一种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具有潜在毒性、致癌性.选取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为研究对象,研究DEHP对其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将成年马氏珠母贝暴...
赵春风刁晓平曹佳谢嘉宋芹芹王海花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
异恶草酮对蚯蚓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了染毒14 d后不同浓度(0、10、20、40、80 mg.kg-1)异恶草酮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体腔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低浓度(10、20 mg.kg-1)能显著诱导SOD酶活性(P<0.01,P<0.05),诱导率分别为19.56%、13.03%。CAT活性在较低浓度时没有显著性变化,当浓度达到40、80 mg.kg-1时出现显著性诱导(P<0.01),诱导率分别为43.42%、68.08%。T-AOC在整个胁迫阶段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最终趋于正常水平,20 mg.kg-1暴露组T-AOC含量最低(5.74 U.mg-1pro),比对照组减少了44.54%。GSH-Px酶活性在整个暴露阶段处于抑制状态。不同浓度的异恶草酮均能引起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暴露浓度与尾部DNA含量、Olive尾距和尾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上述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可作为异恶草酮影响的生物标志物,异恶草酮对土壤动物蚯蚓具有毒性作用,对土壤环境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曹佳刁晓平胡继业谢嘉杜俊俏赵春风
关键词:蚯蚓异恶草酮抗氧化酶DNA损伤
异恶草酮对蚯蚓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采用滤纸接触法、人工土壤法和自然土壤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异恶草酮对蚯蚓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蚯蚓生存、生长、繁殖能力的影响.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OECD)研究结果表明:异恶草酮对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滤纸法LC50为5...
曹佳刁晓平
关键词:异恶草酮蚯蚓急性毒性实验
文献传递
海南洋浦湾海域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迁移规律及其对贝类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
刁晓平周海龙杨雨辉葛成军韦双双谢艳丽张先勇杨宝曹佳
该项目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南海环境的影响,研究了海南重要港湾(海口湾、洋浦湾)海水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评估了对近岸海洋环境潜在的生态风险。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组学技术,解析了典型P...
关键词:
关键词:胚胎发育毒理效应
异恶草酮光化学降解及对蚯蚓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
农药的广泛应用及其潜在毒性是目前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本研究以新型除草剂异恶草酮(Clomazone)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异恶草酮的光化学降解,异恶草酮对蚯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以及对蚯蚓...
曹佳
关键词:蚯蚓异恶草酮生态毒理效应光解产物
文献传递
异恶草酮对蚯蚓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采用滤纸接触法、人工土壤法和自然土壤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异恶草酮对蚯蚓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蚯蚓生存、生长、繁殖能力的影响。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OECD)研究结果表明:异恶草酮对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LC分别为滤纸法LC为5.625...
曹佳刁晓平
关键词:蚯蚓异恶草酮生态毒理效应
文献传递
苯并[a]芘对马氏珠母贝鳃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1、4和8μg.L-1)苯并[a]芘B[a]P中,检测暴露后第3、7和10天后,马氏珠母贝鳃组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对苯并[a]芘胁迫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暴露时间为3、7 d时,SOD活性无明显变化,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在第10天时被激活;在胁迫初期,GST活性被激活,随后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暴露后10 d,不同质量浓度组GST活性变化趋于稳定。当暴露质量浓度相同时,表现出明显的时—效关系;而CAT活性在第7天被激活,随着时间的延长,高质量浓度(4和8μg.L-1)组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表现出一定的时-效关系。SOD、GST和CAT均可作为B[a]P污染的生物标志物,活性变化相对于SOD,GST和CAT对B[a]P的胁迫更加敏感。
杨宝刁晓平张先勇曹佳周海龙
关键词:苯并[A]芘马氏珠母贝抗氧化酶活性生物标志物
苯并[a]芘对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研究了苯并[a]芘(B[a]P)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结果显示,在相同暴露时间内,不同质量浓度的B[a]P均能引起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DNA损伤。4μg.L-1 B[a]P处理组DNA含量、彗尾长度和Olive尾矩均最大,分别为34.39%、281.73和60.31μm。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彗星尾长明显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而DNA含量和Olive尾矩没有呈现出规律性变化。此外,在不同的染毒时间内,对照组和各处理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指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彗星试验是检测B[a]P对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可作为指示B[a]P污染的一种有效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预警监测。
张先勇刁晓平杨宝周海龙曹佳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苯并[A]芘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DEHP)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etensii)胚胎发育的影响及DNA损伤被引量:2
2015年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是一种常用的增塑剂,在环境中广泛存在。本研究以马氏珠母贝胚胎为研究对象,揭示DEHP短期胁迫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胚胎DNA损伤。结果显示:DEHP对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有显著影响,同一浓度组的死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在(4~32)mg/L浓度范围内,不同胁迫时间段,幼虫的死亡率随染毒浓度升高而上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DEHP暴露能影响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并可能对其种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DEHP胁迫还能对胚胎DNA造成明显损伤,随着DEHP染毒浓度的增大,彗星尾长(TL)、尾矩(OTM)明显增加,尾部DNA含量(T-DNA)上升,3个指标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DNA的损伤与暴露浓度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和形态学变化、胚胎细胞的DNA的损伤可以作为反映海洋环境中DEHP污染早期预警的敏感生物标志物。
赵春风刁晓平曹佳黎平郑鹏飞宋芹芹周海龙王海花
关键词:畸形率DNA损伤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血细胞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是一种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潜在毒性、致癌性。选取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为研究对象,研究DEHP对其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将成年马氏珠母贝暴露于不同浓度(0.5、2.0、8.0、16.0 mg·L-1)的DEHP中,暴露14 d后测定血细胞数目(THC)、吞噬能力(phagocytic activity)、细胞膜稳定性(cell membrane stability)、脂质过氧化程度(LPO)和总谷胱甘肽含量(T-GSH)的变化。结果显示,血细胞数目随DEHP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0.5 mg·L-1。细胞膜稳定性和吞噬活力均随DEHP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LOEC值分别小于2和8 mg·L-1。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随染毒浓度增加逐渐升高,在8 mg·L-1浓度组达到最高值,之后降低,与之相应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LOEC<2 mg·L-1。8mg·L-1浓度组的总谷胱甘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LOEC<8 mg·L-1。研究结果表明:DEHP染毒14 d对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同时还会诱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效应,在所测试的指标中,血细胞计数对DEHP的胁迫最敏感(LOEC<0.5 mg·L-1),细胞膜稳定性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敏感性次之(LOEC<2 mg·L-1)。
赵春风刁晓平谢嘉曹佳宋芹芹郑鹏飞王海花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血淋巴细胞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