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鹏
- 作品数:20 被引量:20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苗圃合欢枯萎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90年
- 1987年在北京东北旺苗圃发现此病,已造成6年生大苗死亡,经分离鉴定,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的一个变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perniciosum,此病菌可通过伤口、剪口或根部直接侵染苗木。主要防治措施为无菌育苗,实行轮作或在苗圃中施石灰、尿素,尽量少剪枝及清除病苗。
- 戴玉成曾大鹏史玉恭
- 关键词:合欢苗圃枯萎病病原菌
- 用截头法栽植杨树防治溃疡病机理的研究被引量:4
- 1993年
- 由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引起的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在辽宁、河北和山西等省为害严重,它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一致肯定树皮含水量的增加能提高对皮部溃疡病的抗性。钟兆康曾认为,由Dothichiza populea Sacc.etBr.所致的杨树溃疡病的发生还与树干失水有关。我们的试验表明,由D.gregaria引起的大斑型溃疡病受木质部相对含水量的影响最大。因此使用截头法栽植杨树,对防治溃疡病、提高幼树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显著作用。这一结论已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所证实。本文着重对这种栽植技术的防病机理是否与提高了树体含水量有关作进一步探讨。
- 曾大鹏戴玉成刘春静
-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
- 月季黑斑病初侵染源及其防治的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月季黑斑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为初侵染源。经对9个城市的月季病叶进行保湿培养后发现,采自南京的个别病叶诱发出有性世代,其它病叶均产生分生孢子。防治试验表明,1%福美砷抑菌作用显著,用1%福砷药沙撤在盆栽月季土表,兼有隔离和杀菌作用。
- 曾大鹏戴玉成单学敏王昕
- 关键词:月季黑斑病初侵染源
- 修枝技术防治杨树溃疡病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
- 1994年
- 杨树移栽后立即采取适当的修枝措施,可减少和控制缓苗期叶片的生长量,增加根系生长量。由于地上部分水分蒸腾面积的减少和地下部分吸水能力提高,使树体含水量增加,因而提高了杨树抵抗溃疡病的能力。采用修枝技术不仅可以收到显著的防病效果,对提高幼树成活和生长均有显著效果。
- 刘春静盛素艳于成志魏峻峰张树成张兴杰王支援曾大鹏晁龙军
- 关键词:修枝技术杨树溃疡病
- 杨树抗烂皮病选种研究初报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以黑龙江省杨树烂皮病,发病株率80%以上的中东杨、小叶杨和小青杨的实生人工林为选优对象。从10万亩人工林中选出无烂皮病且生长较快的优树两株(83106和83014号),中选率为1/3300000。 优树83106号的林分烂皮病发病株率为80%,病情指数43.30。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周围3株大树平均值的107%、109%和161%;83014号的林分烂皮病发病株率92%,病情指数52.0。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周围3株大树平均值的119%、127%和171%。 经室内外抗性鉴定,83106和83014号的感病性均与对照种中东杨和小黑杨有显著差异。经林间自然感病调查比较,83106和83014号的感病率均比对照种中东杨低33个百分点。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83106号是中东杨的天然杂种,树冠阔卵形,侧枝50°,树皮薄,下部浅纵裂,浅灰色,上部灰绿色,光滑,叶菱状卵形,树干通直圆满,形率0.63,自然整枝良好,耐寒,抗杨干象(虫甲),较速生. 83014号是中东杨的天然杂种,侧枝60°,树体高大,树冠长椭圆形,树皮灰绿色,浅纵裂,叶菱状卵形,树干通直,圆满,形率0.56,耐寒,抗杨干象(虫甲),较速生。
- 汪太振姜永范郝宏康忠信杨自湘曾大鹏胡心让程传礼郑孝如
- 关键词:杨树抗性烂皮病选种
- 杨树溃疡病防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是杨树重要枝干病害,可在定植后的幼树主干上形成大型溃疡斑,常导致幼树死亡。1987年辽宁省康平、法库、昌图三县因此病损失的幼树近200万株,仅苗木费一项经济损失达70万元左右。1988年铁岭市发病面积近5万亩,损失幼树132万余株,经济损失达42万余元。为尽早控制此病危害。
- 刘春静孙明禹刘会志邢立华徐昌宁李赋曾大鹏戴玉成
-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抗病品种药剂防治
- 月季黑斑病的初侵染来源及其防治被引量:2
- 1998年
- 月季黑斑病以分生孢子为初侵染来源早已明确。有性世代在自然界并不常见。1912年Wolf 报道,将秋季收集的病叶放在试验室内,于次年4月底产生了被他命名为 diplolcarponrosea 的有性世代。国内尚未报道发现有性世代。关于越冬部位,Wolf
- 单学敏王昕曾大鹏戴玉成
- 关键词:月季黑斑病初侵染来源有性世代初侵染源
- 北方杨树上冰核活性细菌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4年
- 从辽宁省、黑龙江省及北京市的杨树不同部位及干部溃疡类病害的病斑上分离到大量细菌。约有60%左右的菌株在-3.5~6℃具有冰核活性。其中,从树干冻伤部位分离的细菌数量最多,冰核活性细菌的比例也最高;由DotheorellagregariaSacc.引起的大型溃疡病病斑上也分离到较多的冰核活性细菌。用干部大型溃疡斑上分离到的1个冰核活性较强菌株[Erwiniaherbicola(Lohnis)Dye]和叶部分离1个冰核活性强的菌株(PseudomonassyringaeVanHall),在人工霜箱中测定,可使杨树干条的结冰温度从-4.6℃分别提高到-2.2℃和-1.7℃。初步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北方杨树上普遍存在着冰核活性细菌,它们在引起杨树冻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诱发某些干部溃疡病过程中也可能有重要影响。
- 曾大鹏张永祥晁龙军汪来发孙福在
- 关键词:杨树冰核活性细菌冻害
- 草坪褐斑病病原菌鉴定、流行规律及其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0
- 2000年
- 通过 1996~ 1999年的调查研究表明 ,引起北京市草坪褐斑病的病原主要为立枯丝核菌 ,该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气温在 17℃以上时菌核开始萌发 ,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30℃ ,土壤温度在 2 0℃以上时菌丝开始侵染 ;病害的流行可分为 4个时期 :菌核萌发期、侵染发病初期、发病盛期和病害稳定期 ,前两个时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扑海因、甲基托布津和万霉灵对病菌的毒力强 ,可以作为病害防治的化学药剂 ,生防菌制剂特立克和X8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病害的田间流行规律及发生特点配制了 3种药剂。田间防治试验表明 ,综合利用这
- 晁龙军单学敏车少臣曾大鹏
- 关键词:草坪褐斑病立枯丝核菌病原菌
- 两种栽培技术防治杨树溃疡病的研究被引量:7
- 1994年
- 杨树移栽时剪掉侧枝或剪掉侧枝及顶梢能减少缓苗期叶片生长量60%~8o%,增加生根量1~10倍;移栽苗用ABT生根粉100ppm蘸根,能提早生根5~7d,增加生根量数倍至十几倍。综合应用这两项栽培技术,提高了树体含水量,因而增强了杨树抗溃疡病能力,防病效果达80%~90%,提高幼树成活率70%~90%。
- 曾大鹏刘春静
- 关键词:杨树溃疡病生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