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秋
- 作品数:24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大功率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突出文化特色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被引量:3
- 2014年
- 大学物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理工科大学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物理学"本身的学科角色已不是那么突出,物理学中的思维方法和哲学等文化的学习变得比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作者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尝试突出物理学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通过大学物理学的教与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创新精神。
- 朱世秋李春燕祁铮贾贵儒
- 关键词:大学物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文化
- 杨氏双缝干涉图样的理论模拟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在未经任何理论近似的情况下,模拟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观察屏上的干涉图样,模拟结果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而且有助于学生体会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 何坤娜韩萍朱世秋金仲辉
- 关键词:双缝干涉光程差
- 对物理实验课程培养创新能力问题的思考
-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需要一批创新型人才,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建议开展“物理学设计创新实验竞赛”。
- 贾贵儒何志巍朱世秋
- 关键词:物理实验
-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与飞机安全着陆系统
- 2016年
-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第一个证实光的波动性的著名实验,利用它可测量光的波长,在波动光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通信领域中,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构成了飞机安全着陆导航系统的理论基础之一,尤其是能见度不高的天气情况下,尽管实际的安全着陆系统比本文描述的复杂得多,但它们基于相同的原理.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学物理教材中一道波动光学习题的赏析,简述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在飞机安全着陆系统中的应用.
- 张晨光刘玉颖朱世秋宋敏
- 关键词:杨氏双缝干涉
- 液体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及贝纳德对流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本文介绍了作者于2015年11月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实验工作。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演示了溶液的莱顿弗罗斯特现象,测量了溶液莱顿弗罗斯特点及其随溶液浓度的变化。当加热板表面有污渍,变得粗糙时,同样的溶液滴到表面,即使温度升高到莱顿弗罗斯特点之上,也不会产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说明加热板表面粗糙程度对溶液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有很大影响。当加热板表面光滑时,液滴体积的大小对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没有影响。还演示了连续介质的贝纳德对流现象,用二甲基硅油代替氯化钠溶液,滴到加热器皿里,当硅油层厚度达到一定值,上下表面的温差也达到一个临界值时,观察到贝纳德对流现象,测量了对流现象发生时硅油层的厚度及其上下表面温度差。通过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系统地认识了液体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及贝纳德对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赵明伟阎宇航邓爽朱世秋
- 关键词:创新思维
- 尝试研究型教学被引量:9
- 2006年
- 文章介绍了作者对研究型教学的理解,并从九个方面总结了尝试研究型教学的体会.认识到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各层次的学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只有通过研究型教学才能实现,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关键在教师.
- 贾贵儒刘红疆万凡朱世秋左淑华戴允玢
-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 螺旋波纹波导模式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螺旋波纹波导的耦合波方程,考虑到波的左右旋转方向及波的前向和反向等因素,给出了波导中可能存在的所有模式,由耦合方程的特点和布拉格条件分析了各模式之间的关系,给出对应于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行波管和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返波管的模式耦合特点,并给出耦合关系和波导的模式耦合规则。结合螺旋波纹波导的色散方程,讨论了不同波纹周期和波纹起伏程度对模式耦合的影响:波纹周期的增大,使得电子注的加速电压变大;如果波纹周期太小,则工作模式线性变得很差。阐述了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行波管克服模式竞争的机理。纹起伏程度较大,工作模式和非工作模式分离程度变大,对克服模式竞争比较有利。
- 朱世秋王峨锋李宏福闫铁昌冯进军李浩刘迎辉
- 关键词:螺旋波纹波导极化
-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科学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被引量:3
- 2019年
- 新时代大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中国农业大学强调发挥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的重要性。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物质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大学物理教学在“立德树人”中具有学科优势。文章以物理学家们对太阳系和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为例,说明物理学在科学信念和科学世界观的建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说明科学的发展是不断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鼓励学生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不怕“犯错”,在不断纠错中发现真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 朱世秋贾贵儒刘玉颖
-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世界观科学信念
- 对接国际一流,大学物理双语课程建设与实践被引量:3
- 2017年
- "大学物理"是国内外高等院校基础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本科课程。本文介绍中国农业大学对理工科专业学生12年来开展的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实践活动,对接国际一流大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措施及其取得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中西合璧,引用英文原版优秀教材,同时突出物理学文化特色;同伴教学法的使用,传统课堂与雨课堂相结合;构建了适合本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先进的大学物理双语课程。
- 刘玉颖朱世秋贾贵儒宋敏
- 关键词:大学物理双语教学非物理专业
- 物理学与世界观——大学物理“课程育人”教学尝试被引量:1
- 2019年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把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教学要求的首条,新时代大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校强调在专业课教学中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在学校“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我们进行了大学物理“课程育人”的教学尝试,在教学中突出物理学在科学信念和世界观建立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对太阳系和原子结构的认知发展过程为例,说明物理学发展对世界观的重要影响,同时鼓励学生善于“排错”,在不断纠错中发现真理、完善自己。
- 朱世秋贾贵儒刘玉颖何志巍
- 关键词:大学物理学世界观科学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