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良 作品数:9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2002年 蒋敏 王海 朱成良 王亚非关键词: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 CT 胸部疾病 智能触发技术在64层CT颅脑3D-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以颈内动脉为监测点的智能触发技术在64层CT颅脑3D-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1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3D-CTA检查。观察组50例采用智能触发技术,对照组51例采用固定延迟时间法。记录分析辐射剂量,评价图像质量。图像质量评价应用卡方检验,辐射剂量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智能触发组图像质量优于固定延迟时间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触发组患者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为3.78mSv,对照组4.50mSv,辐射剂量下降了15.6%(P<0.05)。结论:以颈内动脉为监测点的智能触发技术可提高图像质量并降低辐射剂量。 朱成良 王亚非 蒋敏 单秀红关键词:颈内动脉 血管造影术 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ed Reconstruction,3D)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Hispeed螺旋CT扫描机对87例脊椎损伤患者进行扫描,其中,男63例,女24例;年龄21岁-58岁,平均年龄36岁。全部数据输入Sun Space 20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并与X线平片、二维CT(2DCT)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所有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肓法进行评估。结果:将X线平片、2DCT、3DCT图像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所得结果与X线平片合并2DCT图像评估相比较,在显示椎管内骨折片的数量方面,两者差异有显著性(Х^2=4.086,P〈0.05)。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能清晰地显示椎管内脊髓受压迫情况。结论:3D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朱成良关键词:脊柱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基层医院开展静脉肾盂造影的方法及意义 2004年 朱成良 吴宇林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 适应证 造影方法 碘过敏试验 体线圈替代肩关节线圈行肩关节MRI检查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在没有肩关节专用线圈的情况下,如何用体线圈替代检查并满足临床需求,达到诊断目的。材料与方法:使用SIEMENS公司Avanto1.5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7例肩部疼痛患者进行MRI检查。采用体线圈替代肩关节线圈检查,图像由2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双盲法进行图像质量评价,意见不同时协商取得一致。结果:27例肩关节MRI图像中,图像质量优级22例,优级率占81.48%,良级5例,占18.52%,差级图像0例。所有图像全部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在没有肩关节专用线圈的情况下,利用体线圈替代检查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施付强 朱成良关键词:肩关节 MRI CT图像后处理中的质量管理 2002年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在 CT图像后处理工作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收集 CT检查中产生的废片 497张 ,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 :废片率高达 1.41% ,经济损失 14910元。形成废片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及责任心不强。结论 :对 朱成良 孙萍 王亚非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质量管理 CT对肝硬化各级肝脏血流状态和体积变化规律的评价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肝硬化各级肝脏血流状态和体积变化规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硬化患者25例,使用1972年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指标,分为A、B、C级,称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按照1∶1的匹配,收集正常肝脏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均应用我院CT对肝脏进行体积(LV)测量和灌注成像(PWI),并应用PHILIPS 16层螺旋CT机和CT Perfusion 4对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的测量和肝脏灌注参数计算,并进行评价,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分数(HA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患者肝脏灌注的血流量、血容量均降低(F=16.12,P<0.01;F=59.64,P<0.01);平均通过时间延长(F=3.32,P=0.028);肝动脉灌注分数增大(F=48.13,P<0.01);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的肝体积均减少(P<0.05)。结论 CT能够较准确检测各级肝脏血流状态和体积变化,更好评价肝脏情况。 施付强 朱成良 朱燕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体积 肝硬化 基层医院使用国产造影剂做静脉肾盂造影时毒副反应控制对策 2001年 目的:为了减少基层医院使用国产造影剂做IVP检查时毒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57例行IVP检查的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的观察。结果:只要操作者思想上重视、技术上熟练,毒副反应将得以有效控制。结论:基层医院完全没有必要因担心毒副作用的发生而放弃IVP检查技术。 朱成良 邱成 孙萍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 毒副反应 脱水-脑萎缩-可逆性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静脉注射脱水剂甘露醇后观察脑组织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变化,探讨其脑萎缩表现及可逆性。方法将实验杂交家兔44只分成健康组1组4只,对照组10组各4只;健康组兔不用脱水剂,对照组兔8组在不同时间段内静脉注入脱水剂后、对照组兔2组先脱水、补液后予以处死取兔脑组织标本做电子显微镜检,看细胞学变化。结果脱水剂20%甘露醇在大剂量使用早期就可出现对照组兔脑神经元细胞的胞质水肿、线粒体浊肿、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减少表现;脱水12d后可见部分神经元细胞变形,胞质内细胞器大部破坏、消失等改变。脱水14d及16d组兔神经元细胞变形坏死,核缩小,胞质内细胞器破坏、消失,有2只见神经元细胞有核皱缩改变。脱水8d后补充液体3d、脱水10d补充液体6d后发现仅有少部分线粒体有肿胀,神经元细胞核膜完整。结论通过实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明大剂量脱水剂的使用可使脑组织细胞出现损害现象;在一定时间内脱水后再补液脑组织细胞可逐步恢复正常。 王亚非 李巧玉 杨映红 颜世平 胡曙东 朱成良关键词:脱水 脑萎缩 电子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