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超声
  • 4篇三维超声
  • 4篇会阴
  • 3篇移动度
  • 3篇尿道
  • 2篇阴道
  • 2篇阴道超声
  • 2篇女性
  • 2篇女性尿道
  • 2篇盆膈裂孔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裂孔
  • 2篇内膜
  • 2篇经阴道超声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分娩
  • 1篇异位症
  • 1篇阴道超声诊断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丽鹏
  • 3篇陈立宏
  • 3篇周锋
  • 3篇马海英
  • 3篇马燕
  • 2篇张步林
  • 1篇黄彦妮
  • 1篇程立雪
  • 1篇黄静
  • 1篇陈敏华

传媒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声学技术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分娩对初产女性盆膈裂孔及尿道移动度的影响
目的:应用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初产妇产后早期盆膈裂孔的大小形态及尿道移动度的运动变化,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132例(其中自然分娩组70例,剖宫产组62例)于产后6周...
李丽鹏
关键词:盆膈裂孔分娩会阴
文献传递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产后女性尿道移动度的评估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初产女性产后尿道移动度。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并足月分娩的初产妇132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70例)及剖宫产组(62例)。同...
马燕李丽鹏陈立宏马海英周锋
文献传递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正常未育妇女盆膈裂孔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通过经会阴三维超声对正常未育妇女盆膈裂孔的观察,探讨盆腔器官下降与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面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20~36岁未育妇女65例,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获取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容积数据成像。离线分析测量肛提肌平均厚度(Tm-PR),盆膈裂孔前后径(AP)、左右径(LR)、面积(HA)及盆腔器官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结果①静息状态下肛提肌的厚度为0.58-1.15cm[平均(O.89±0.13)cm],Valsalva动作时其厚度为0.56-1.11cm[平均(0.76±0.11)cm];静息状态下AP、LR及HA分别为3.31-5.31cm[平均(4.56±0.54)cm]、3.03-4.29cm[平均(3.62±0.36)cm]、7.16~15.64cm2[平均(12.59±2.77)cml;Valsalva动作时AP、LR及HA分别为3.62,6.40cm[平均(5.25±0.89)cm]、3.32~4.77cm[平均(3.92±0.45)cm]、7.40~28.51cm^2[平均(15.70±4.68)cm^2];②Valsalva动作时AP、LR及HA均较静息状态下增大,肛提肌平均厚度较静息状态下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膀胱颈、宫颈及直肠壶腹部下降与H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484、0.487,呈中度相关(P〈0.05)。结论盆腔器官下降与Valsalva动作时HA呈中度相关;经会阴三维超声对盆膈裂孔各参数的测量可靠性高、重复性好,是观察女性盆底结构的一种有效的新影像学技术。
李丽鹏马燕陈立宏马海英陈敏华周锋
关键词:超声检查盆膈裂孔肛提肌未育妇女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测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对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TransvaginalThree-DimensionalUltrasound,3D-TVUS)检测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Junctional Zone, JZ)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应用3D-TVUS对128例接受IVF-ET的不孕患者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进行JZ测定,在3D-TVUS获得的子宫冠状切面上评估JZ形态和厚度,测量JZ最大厚度(dJZmax)、JZ最小厚度(dJZmin)及JZ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差值(?dJZmax-min)。根据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128例患者临床妊娠58例,妊娠率56.25%。与妊娠组相比,非妊娠组dJZmax及?dJZmax-min显著增加(P<0.01),dJZmax截止值为6.75 mm时,诊断敏感度94.4%,特异度62.5%,阳性预测值72%,阴性预测值92%,准确性94%;■dJZmax-min截止值为3.75 mm时,诊断敏感度91.7%,特异度69.6%,阳性预测值75%,阴性预测值89%,准确性92%。JZ形态异常IVF-ET妊娠失败的可能性是正常的5.42倍(比值比RO=5.42,95%可信区间为2.45~11.97)。结论:JZ可作为IVF-ET妊娠结局的常规预测指标,JZ异常可能会导致IVF-ET妊娠失败。
陈丽荣黄静张步林程立雪李丽鹏肖维维黄彦妮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容受性
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系统评价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对宫骶韧带、直肠阴道隔、子宫直肠陷凹及直肠乙状结肠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诊断价值。方法 系统检索关于TVS诊断DIE的中英文文献,根据诊断准确性试验质量评价工具-2(QUADAS-2)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Disc 1.4软件分析TVS对不同部位DIE的诊断效能;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分析TVS诊断宫骶韧带、直肠阴道隔、子宫直肠陷凹、直肠乙状结肠DIE的曲线下面积。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0篇,其中6篇文献在病例选择方面存在较高偏倚风险,8篇文献在病例流动和时间方面存在较高偏倚风险。TVS诊断宫骶韧带、直肠阴道隔、子宫直肠陷凹及直肠乙状结肠DIE的合并敏感性分别为0.77[95%可信区间(CI):0.65~0.86]、0.55(95%CI:0.42~0.67)、0.89(95%CI:0.80~0.94)、0.86(95%CI:0.75~0.93),合并特异性分别为0.92(95%CI:0.89~0.94)、0.98(95%CI:0.95~0.99)、0.96(95%CI:0.83~0.99)和0.94(95%CI:0.90~0.97),合并阳性似然比分别7.74(95%CI:5.80~10.34)、14.27(95%CI:7.28~27.95)、10.56(95%CI:4.90~22.76)和10.94(95%CI:6.17~19.39),合并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5(95%CI:0.16~0.38)、0.48(95%CI:0.34~0.66)、0.14(95%CI:0.08~0.24)和0.17(95%CI:0.09~0.31),合并诊断比值比分别为37.02(95%CI:21.71~63.11)、34.87(95%CI:16.35~74.36)、117.97(95%CI:37.34~372.69)和70.78(95%CI:26.99~185.59);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95%CI:0.91~0.96)、0.88(95%CI:0.85~0.91)、0.96(95%CI:0.94~0.98)、0.97(95%CI:0.95~0.98)。结论 TVS对宫骶韧带、直肠阴道隔、子宫直肠陷凹及直肠乙状结肠DIE的整体诊断效能均良好,可作为其常规检查方法。
李丽鹏唐枝陈丽荣张步林
关键词: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META分析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产后女性尿道移动度的评估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评估经会阴三维超声对初产女性产后尿道移动度。方法 选择单胎妊娠、定期在该院产科检查并分娩的初产妇132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70例)及剖宫产组(62例),两组患者作为产后组。同期选择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因月经不调、阴道炎等疾病就诊的正常未育女性6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三维阴道探头经会阴获取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容积数据成像,待后期离线分析。沿着尿道走行,将尿道分为五等份、六个标志点,即膀胱颈内口为标志点1(U 1)、U 2、U 3、U 4、U 5、尿道外口为U 6,分别测量这六个标志点到耻骨联合下缘的位移,再计算出六个标志点的移动度。由2名观察者对10例正常未育女性尿道移动度进行重复测量。结果 不同观察者对尿道移动度的测量结果重复性高、一致性好,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0。Valsalva动作时,产后女性及未育女性尿道远端U 5~6移动度均小于尿道近端U 1~3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组尿道整体移动度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U 1~5移动度较剖宫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能够有效评估女性尿道移动度;Valsalva动作时产后女性及未育女性尿道远端移动度均小于尿道近端移动度;产后女性尿道整体移动度增加,自然分娩组U 1~5移动度较剖宫产组增大。
马燕李丽鹏陈立宏马海英周锋
关键词:不同分娩方式三维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