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平
- 作品数:53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 废塑料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废塑料再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直接再生利用、再生造粒、煤与废塑料共焦化以及催化裂解技术.再生造粒技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在废塑料分选工艺中,浮选法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其不足之处在于...
- 李二平胡晴邱亚群陈浩云盘樱蔡金玲
- 关键词:废塑料
- 文献传递
- 高砷硫铁河道尾砂脱砷综合利用的方法
- 高砷硫铁河道尾砂脱砷综合利用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矿砂中砷的脱除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矿石脱砷方法应用于河道尾砂时砷的脱除率低,不能满足冶炼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向河道尾砂中添加膨润土,加水混匀后造球,然后放入氧化炉...
- 邱亚群李二平向仁军成应向
- 文献传递
- 湖南省“无废城市”建设路径研究——以长沙市为例被引量:9
- 2020年
- “无废城市”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建设试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可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文章以基础条件较好的长沙市为例,分析长沙市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开展顶层设计、加大政策引领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回收体系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实践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无废城市”建设路径。
- 邱亚群李二平余志元周亮亮漆燕
- 关键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 用于处理砷渣的稳定化药剂的设计方法及处理砷渣的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处理砷渣的稳定化药剂的设计方法及处理砷渣的方法,用于处理砷渣的稳定化药剂的设计方法包括:获取砷渣的基本参数;根据所述砷渣的基本参数,确定稳定化药剂的混料组分;利用不同配比的混料组分配制的稳定化药剂,...
- 余志元李二平杨厅李瑾戴欣
- 文献传递
- 一种垃圾热处理装置的烟气循环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热处理装置的烟气循环系统,其自左至右依次包括空气预热腔、循环水冷系统、第一烟气循环管道、垃圾热解炉、水平布风管道及垂直布风管道、第二烟气循环管道、冷凝装置、尾气管道和净化装置;其中,循环水冷系统设...
- 邱亚群李二平陈浩云胡晴熊如意
- 文献传递
- 从河道尾砂中综合回收有价矿物的方法
- 从河道尾砂中综合回收有价矿物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回收有价矿物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河道尾砂中的多种重金属只能回收单一元素,综合回收困难,而且回收率低的技术问题。河道尾砂预选抛尾后球磨,得到矿浆;矿浆磁选后得到铁精矿和...
- 尤翔宇向仁军成应向邱亚群漆燕张青梅姜平红刘湛李二平陈灿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自循环热解气对空气进行预热的垃圾处理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循环热解气对空气进行预热的垃圾处理设备,包括进料口、垃圾热解炉炉壁、第一水平导热板、垂直导热板、第一烟气循环管道、顶部烟气循环管道连接口、尾气管道连接口、第二水平导热板、第二烟气循环管道、第一引风机...
- 李二平陈浩云邱亚群余志元熊如意
- 文献传递
- 中国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双解”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热重-红外光谱连用分析技术对生活垃圾中六种典型成分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垃圾中食物残渣、木屑及纸三种生物质类组份的主要热解温度区间为150℃~600℃,热解过程中的主要挥发分为H_2O、CO_2、CO及含-COOH等多组分气体。PP、PVC及皮革三种人造制品的主要热解温度区间为200℃~500℃,热解过程中的主要挥发分包括CH_4、CO_2及CO等小分子气体等。根据热解特性研究结果,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处理规模的生活垃圾的"双解"(热解气化+富氧分解)工艺,同时基于本工艺设计出一种新型卧式"双解炉"。
- 陈浩云陈浩云潘军李二平胡晴
- 关键词:生活垃圾红外光谱热解气化
- 一种焦油气化循环装置以及气化系统
- 本发明涉及固体燃料气化和气化收集利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焦油气化循环装置,其包括用于连接气化炉的分离器、焦油气化管以及过滤装置。焦油气化通道设置有第一液体入口、用于与气化炉的干燥室连通的第一液体出口以及用于与气化炉的气...
- 李二平胡晴余志元陈浩云蔡金玲
- 文献传递
- 酸碱法及酸碱联合低温热处理法对污泥磷释放的影响
- 2024年
- 采用酸碱(pH为1.0、3.0、5.0、7.0、9.0、11.0)法和酸碱联合低温(5、25、45、65、85℃)热处理法处理市政污泥24 h,通过对比处理前后污泥液相中正磷酸盐(PO43--P)的质量浓度变化和固相中总磷(TP_(s))、无机磷(IP_(s))、有机磷(OP_(s))的质量分数变化,研究处理过程中污泥磷的迁移规律;通过对比处理前后污泥液相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变化,研究酸碱处理及酸碱联合低温热处理对污泥破解的影响,并探究污泥释磷的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1.0、11.0,酸碱处理污泥24 h时,释磷率和破解程度均分别达到酸处理和碱处理中的最高;液相中PO_(4)^(3-)-P的质量浓度由处理前的5.87 mg/L分别提升至217.58、136.87 mg/L;SCOD由处理前的267 mg/L分别提升至4369、6548 mg/L;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由处理前的119 mg/L分别提升至1649、2861 mg/L;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浓度由处理前的138 mg/L分别提升至1813、3064 mg/L;污泥TP_(s)的释放率分别为58.03%和30.05%;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的释放率分别为78.36%和54.79%;pH为1.0的磷灰石无机磷(AP)释放率为95.71%,OP_(s)的质量分数上升了13.11%,而pH为11.0的AP质量分数上升了44.21%,OP_(s)的释放率为15.42%,可见,在酸处理条件下,污泥磷的释放主要来源于NAIP与AP的释放,而在碱处理条件下,污泥磷的释放主要来源于NAIP的释放。当pH为1.0、11.0,联合热处理温度为85℃,处理24 h时,污泥液相中PO43--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23.52、220.10 mg/L;SCOD分别为6400、9470 mg/L;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质量浓度分别为2696、5015 mg/L;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浓度分别为3562、4258 mg/L;污泥总磷的释放率分别为62.67%和51.32%,污泥的释磷量与污泥破解程度均达到最高;NAIP的释放率分别为86.22%和87.94%;pH 1.0联合85℃的AP释放率为96.14%,OP_(s)的质量分数上升了13.62%,而pH 11.0联合85℃的AP质量分数上升了77.25%,OP
- 赵文博颜智勇戴欣李二平余志元余志元李子雄
- 关键词:市政污泥磷释放酸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