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颈动脉支架后三维体素模型分析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过一种可以根据颈动脉的三维形态有效分离血管壁、血管腔和支架的一种颈动脉支架后三维体素模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CT数据获取步骤;S2血管提取步骤;S3血管形态分析步骤;S4支架分析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李颖胡俊陈伟李可熊宣淇张小勤刘丽
- 文献传递
- 犬急性心肌梗死e-Speed电子束CT心肌灌注及心功能评价实验研究
- 目的
研究e-Speed电子束CT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灌注特点,初步探索犬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改变的特点,结合正常心肌与急性梗塞心肌灌注指标和心功能的差异,检验电子束CT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为电子束...
- 李可
- 关键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心肌灌注心脏功能
- 文献传递
- 影像诊断肝内胆管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1例
- 2002年
- 李可王玉锦王文献
- 关键词:影像诊断病例报告影像学表现
- 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探讨
- 本文对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呼吸伪影是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相位有关,多相位成像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 梁开运邹利光姜纯蓉文利廖翠薇李可李龙辉
- 关键词:CT诊断动脉成像成像质量
- 文献传递
- 一种颈动脉支架后三维体素模型分析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过一种可以根据颈动脉的三维形态有效分离血管壁、血管腔和支架的一种颈动脉支架后三维体素模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CT数据获取步骤;S2血管提取步骤;S3血管形态分析步骤;S4支架分析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李颖胡俊陈伟李可熊宣淇张小勤刘丽
- 文献传递
- 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梗死模型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讨应用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学及可行性。方法: 杂种犬11只,2只犬麻醉后经右侧颈总动脉置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堵闭120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
- 李可
- 文献传递
- 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应用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杂种犬11只,麻醉后经右侧颈总动脉置入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至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堵闭120min,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型;注入手术逢线或细颗粒状明胶海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及正常区域取标本进行TTC大体染色及HE染色观察。结果3只犬成功建立了急性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型,5只犬成功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存活3d,TTC染色发现梗死范围与左前降支供血范围一致,HE染色证实心肌梗死区域。1只因麻醉过量死亡;1只误栓入右冠状动脉;1只误栓入左冠状动脉主干,栓塞后4min诱发心室颤动而死亡。结论闭胸式冠状动脉插管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具有创伤小、动物生存时间长,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可重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电生理检查等优点,此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 李可刘卫金邹利光戚跃勇张启川
- 关键词:医学实验动物学心肌梗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e-Speed电子束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总结e-Speed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探讨EBCT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4月~2006年7月疑诊冠状动脉疾病或健康查体来我院行e-Speed电子束CT冠状动脉检查病例356例,所有受检者均行EBCT冠状动脉平扫,319例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以容积再现(VR)和曲面重建(CPR)图像为评价主要依据,参考其他图像后处理结果,将EB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分为6个等级。优良(6~4分)图像为270例,占84.6%,3分图像37例,占11.6%,2分以下图像12例,占3.8%,2分以下图像不能进行诊断。能进行诊断的307例中,冠状动脉未见异常者211例(68.7%),冠状动脉狭窄者95例(30.9%),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1例。结论EB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判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其程度,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筛选方面可部分取代传统的导管法造影检查。
- 邹利光孙清荣文利戚跃勇梁开运李龙辉李可
-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脏病电子束CT
- 电子束CT和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为先心病的患者进行EBCT心血管造影检查,与导管法心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2例患者中,EBCT总体诊断符合率87·5%(28/32),TTE诊断符合率78.1%(25/32)。EBCT对心外及大血管与房室连接诊断准确率为96.6%(57/59),明显优于TTE的66.1%(39/59)。而TTE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97.7%(43/44),高于EBCT的81.8%(36/44)。EBCT与TTE两者结合,可将诊断准确率提高为96.9%(31/32)。结论EBCT对先天性心脏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心外及大血管与房室连接关系诊断准确率较高。将EBCT与TTE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各种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 李可邹利光孙清荣文利梁开运廖翠薇
- 关键词:心脏病心脏缺损先天性X线计算机超声心动描记术
- 电子束CT心肌灌注成像的研究现状
- 2006年
- 李可邹利光
- 关键词:心肌灌注电子束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