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响

作品数:60 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心肌
  • 7篇心肌梗死
  • 7篇梗死
  • 6篇血管
  • 5篇介入
  • 4篇血流
  • 4篇预后
  • 4篇介入治疗
  • 4篇老年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血压
  • 3篇造影
  • 3篇随访
  • 3篇综合征
  • 2篇导管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李响
  • 6篇蒲连美
  • 6篇李红
  • 5篇朱小玲
  • 4篇艾辉
  • 4篇段小春
  • 4篇杨铎
  • 4篇王春梅
  • 3篇米玉红
  • 3篇陆艳辉
  • 3篇刘子军
  • 3篇闫树凤
  • 3篇金泽宁
  • 3篇马骏
  • 3篇高海
  • 3篇屈超
  • 3篇齐疏影
  • 3篇叶明
  • 3篇屠琛琛
  • 2篇贺晓楠

传媒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应用Guardwire Plus与Diver CE两种装置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单中心前瞻性随机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施行 PCI 前应用Guardwire Plus 与 Diver CE 两种血栓去除装置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方法比较发病<12 h、TIMI 血流0~1级 AIMI 患者施行直接 PCI 前应用 Guardwire Plus 与 Diver CE 两种血栓去除装置的有效性。主要终点是 PCI 后1 h 内 ST 段回落程度。结果 122例患者人选本研究。Diver CE 组和 Guardwire Plus 组的年龄[(59.6±14)岁比(60.1±13)岁]、男性(82%比84%)、糖尿病(31%比28%)、既往冠心病(25%比23%)、症状发作到直接 PCI 时间[(550±185)rain比(345±180)min]和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11%比13%)等基线资料均匹配。两组 ST 段回落(70%)率(57%比59%)、慢血流和无再流发生率(8%比7%)、TIMI 血流3级率(95%比97%)和心肌染色血流3级率(70%比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临床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54±0.12)比(0.53±0.11)]、死亡(3%比3%)、再次心肌梗死(2%比0)和靶血管重建(2%比2%)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 Guardwire Plus 装置比较,在 AIMI 患者施行支架术前应用 Diver CE 装置去除血栓,同样可以降低远端栓塞、促进 ST 段回落并改善心肌灌注。
李南颜红兵朱小玲高海艾辉王健李响叶明迟云鹏张宏
关键词:心肌梗塞
环泊酚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23年
环泊酚是一种新型非巴比妥类全身静脉麻醉药,现有的临床试验表明环泊酚具有起效快、恢复快、注射痛少、效价高及安全窗宽等优势,与丙泊酚相比具有较少发生呼吸抑制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环泊酚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应用环泊酚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环泊酚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李玲瑶李术榕李响马骏
关键词:全身麻醉
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6例行CAG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血管封堵器的成功率、止血时间、指压时间、留置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卧床时间。结果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的成功率均较高(98.06%和9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发生局部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止血时间、留置时间、指压时间及卧床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G及PCI术后,在术中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对Boomerang血管封堵器的应用无明显影响,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均能安全有效止血。
李南祖晓麟李响叶明颜红兵
关键词:血管封堵器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造影
便于调节穿刺角度的心内科临床用穿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便于调节穿刺角度的心内科临床用穿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针对穿刺装置进行支撑调节以及在对病人进行穿刺的过程中,缺少针对手掌进行定位的装置,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缺点,其穿刺装...
李响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率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心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住院的ST段抬高AMI患者417例,根据术后第1份心电图心率水平,分为≤80次/min组及>80次/min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水平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PCI术后心率≤80次/min组患者心肌酶峰值、发生心源性休克、室颤室速、心力衰竭,以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比例显著低于心率>80次/min组患者,且护理过程中自觉全身不适、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显著减轻,而左室射血分数、自觉胸痛症状缓解明显。结论 PCI术后心率>80次/min患者预后差,应在护理过程中重视患者心率的变化,配合临床治疗,改善预后。
张立新李响陈红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率护理
院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期预后与随访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评估院内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随访再发出血和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并分析随访再发有临床意义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PCI治疗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老年ACS患者1780例,根据PCI术后院内是否发生UGIB,将患者分为出血组(43例)和对照组(1737例),分析并比较两组间的基线资料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6月30日,主要终点是评估再发有临床意义出血的情况,出血事件参照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出血定义。结果:ACS行PCI治疗的患者1780例中,年龄为60-80岁,中位年龄为68.7岁,43例(2.4%)院内发生UGIB,中位出血时间为PCI术后2.9 d,出血主要原因为胃溃疡(24例,55.8%)和十二指肠溃疡(11例,25.6%)。与对照组相比,出血组患者年龄更大(69.5©s.67.2)岁,合并慢性肾脏病(11.6%©s.3.0%)和消化性溃疡(9.3%©s.3.0%)病史比例更高,入院前阿司匹林(65.1%©s.40.2%)、替格瑞洛(20.9%©s.12.0%)和口服抗凝剂(14.0%©s.5.8%)使用率更高(均P<0.05)。住院期间,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两组的罪犯血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5.4±4.3)个月,发现出血组的BARC 5型(4.7%©s.1.1%)、严重出血(9.3%©s.2.9%)、有临床意义的出血(20.9%©s.9.4%,X2=6.408,P=0.011)和MACE事件(34.8%©s.21.5%,X2=5.364,P=0.021)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70岁(HR=1.837,95%CI:1.076-3.251,P=0.039)、消化性溃疡病史(HR=2.186,95%CI:1.173-4.136,P=0.017)、慢性肾脏病(HR=2.672,95%CI:1.3583.907,P=0.003)、口服抗凝剂(HR=2.458,95%CI:1.156-3.710,P=0.021)均为再发有临床意义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PI的使用可降低再发出血风险(HR=0.589,95%CI:0.405-0.974,P=0.042)。结论:ACS患者行PCI术后院内发生UGIB的风险较高,UGIB可增加随访再发有临
齐疏影李响屈超刘潇潇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良心血管事件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营养不良风险及其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不良风险及其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CHF患者683例。入院24 h内应用2002年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分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根据结果分为高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和低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随访2年,主要观察终点MACCE,为心血管死亡、因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新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脑卒中的复合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MACCE发生风险,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临床指标与MACCE的相关性。结果683例老年CHF患者中,605例(88.6%)患者为低营养不良风险(低风险组)、78例(11.4%)患者为高营养不良风险(高风险组)。2组年龄、体重指数、心力衰竭病程、缺血性心力衰竭比例、糖尿病比例、慢性肾病比例、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蛋白、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住院时间以及噻嗪类利尿剂和硝酸甘油使用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随访22.1个月,失访53例。随访期间,高风险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发生率和MACCE总发生率均高于低风险组(Log-rankχ^(2)=4.526、6.818,P=0.031、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评分与MACCE发生风险呈正相关(风险比=1.715,95%置信区间:1.121~2.624),此外,年龄(风险比=1.506,95%置信区间:1.118~2.029)、体重指数(风险比=1.347,95%置信区间:1.102~1.647)、心力衰竭病程(风险比=1.559,95%置信区间:1.198~2.029)、糖尿病(风险比=1.481,95%置信区间:1.034~2.121)、白蛋白(风险比=1.392,95%置信区间:1.075~1.803)、NT-proBNP(风险比=2.017,95%置信区间:1.136~3.581)�
祖晓麟王成钢李响曾亚平高海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
艾司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12 h内)并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622例(溶栓治疗103例,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19例),观察组(228例)于入院诊断明确后及再灌注治疗期间静脉或口服应用予艾司洛尔,对照组(394例)再灌注前或再灌注时不应用任何β受体阻滞剂,其他治疗同观察组,比较2组再灌注时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对心率、血压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再灌注时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加速性自主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房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艾司洛尔(OR=2.343,95%CI:0.998~3.247,P=0.035)是再灌注过程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687,95%CI:1.006~4.034,P=0.009)。结论: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能显著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保护作用,安全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张倩王春梅张立新朱小玲李响刘子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艾司洛尔
压力记录分析法在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研究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与肺动脉压力在正常产妇择期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北京安贞医院诊断合并有心脏疾患并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4例,根据患者肺动脉压力分为重度肺高压组(S组,12例)与正常组(N组,1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情况;麻醉前(T1)、麻醉后3min(T2)、胎儿剖出前(T3)、胎儿剖出后5min(T4)和出室时(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记录临床转归。结果:术前S组患者的NYHA分级差于N组患者(P<0.01)。S组SysP在T1及T2时刻显著低于N组;S组Dic P在T1及T2时刻显著低于N组;S组HR在T4时刻显著高于N组;S组CCE在T2及T4时刻显著低于N组;S组Dp/dtmax在T1及T2时刻显著低于N组;S组PPV在T5时刻显著高于N组。S组总住院时间显著长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记录分析法可以较为准确及客观的反应,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产妇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产妇,分娩前其血流动力学更不稳定,对于血流动力学的调节能力更差,围手术期需要更精细的管理。
林培容李响马骏赵丽云
关键词: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
直接介入治疗中影响血栓抽吸效果的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分析能够改善前向血流,进行有效血栓抽吸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直接介入治疗术并于术中应用了血栓抽吸导管的患者共226例,将抽吸后TIMI血流改善>1者178例为有效组,而无明显改善者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ST段回落率、直接支架率;发生无复流/慢血流比率;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率;术后冠状动脉TIMI 3级血流率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抽吸有效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有效组吸烟史、糖尿病史、术前TIMI 0级血流比例、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直接支架置入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1.551,95%CI:1.018~2.154,P=0.012)、糖尿病史(OR=1. 132,95%CI:0.276~3.562,P=0.044)、术前TIMI0级血流(OR=0.544,95%CI:0.368~1.911,P=0.035)是血栓抽吸有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直接PCI中有效的血栓抽吸能够显著提高术后TIMI 3级血流率,重视影响抽吸有效性的因素,尽早控制,改善预后.
王春梅朱小玲张丽艾辉李响刘子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血栓抽吸慢血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